2017-2018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85439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9.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7-2018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7-2018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7-2018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7-2018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版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件 岳麓版必修2(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目标导航,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1.服饰的变化 (1)原因 鸦片战争前后, 传入中国。 清政府对 实行改革。 民国政府颁布 的形制。 (2)特点 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 长袍马褂与 并行不悖。,一、“断发易服”,西式服饰,官定服饰,男女礼服,西服革履,(3)影响 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 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 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 和 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

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 (1)特点:“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2)断发: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 的法令。 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审美情趣,中山装,旗袍,自由剪发,辛亥革命,(3)不缠足运动 原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进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 ,成立了“不缠足会”,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思维点拨,知识点拨,易混易错,女权运动,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中山装寓意民主、法制,“断发”带有与清政府决裂的象征意义,不缠足运动有利于

3、妇女解放,因而都是进步的、革命的表现。,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社会生活变迁不仅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而且与政治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断发易服是反对清王朝的表现,废止缠足和提倡婚姻自由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表现,改用公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力图与西方国家接轨的表现。,1.报刊 (1)出现: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2)发展 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 1872年创刊的 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1884年创办的 ,开新闻画报之先河。,二、报刊与电影,太平天国起义,申报,点石斋画报,(3)高涨 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

4、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电影 (1) ,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2)1905年京剧短片 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 (3)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4)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摄制完成。,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19世纪末期,定军山,歌女红牡丹,3.作用 及时传播 ,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思维点拨,时事信息,1.报刊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影视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

5、活。 2.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思潮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电影工作者和影片。,1.礼仪的革新 (1)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等级森严的日常礼仪。 (2)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3)礼仪的简化,显示出 等文明精神。 2.婚姻变革 (1)新文化运动和 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 (2)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 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三、移风易俗,民国之初,平等、自由,国民革命,通商口岸,3.丧葬礼仪,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

6、了国人注目。 4.认识 (1)反映着近代社会 的进步。 (2)折射出人文精神和 。 (3)有些还成为 的重要标志。 (4)发展极端不平衡, 相对闭塞和贫穷。,思维点拨,易混易错,19世纪中期,物质文明,民主意识,妇女解放,农村,近代社会习俗风尚变化最大的时期不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而是在辛亥革命以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具有双重性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社会生活被迫出现了西方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色彩。,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主题一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材料

7、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史料解读 表明社会生活变迁的时代背景。 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提示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提示,2.近代妇女的解放 材料 (江浙一带)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呼

8、朋引类,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1888年4月申报,史料解读 划线句子中反映妇女踊跃进厂的现象,结合所学解释现象。,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提示 现象:广大妇女走出家门,纷纷放弃耕织生活而入厂做女工。 原因:随着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和近代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提示,史论总结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入我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2)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政府在

9、不同程度上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发生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 (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和开风气之先。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吸收国外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潮流。,主题二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

10、会生活变迁,史料解读 对表格左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直观看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 说明近代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指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提示 变化方面: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 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 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提示,2.社会运动的推动 材料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

11、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蓄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史料解读 材料中划线句子分别从外交、工业、军事、外貌四个方面说明了断发易服的理由。,问题思考 依据材料,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的理由。,提示 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不利于机器化大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提示,史论总结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12、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深化提升,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社会影响和认识 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2.认识

13、(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二、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4.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和思想近代化的进程。,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2

14、016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1859年,英国人呤俐在广州街头散步,“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这反映了 A.习俗变迁实现女性解放 B.西方文明影响生活习俗 C.政府明令废止女子缠足 D.习俗变迁促进经济发展,1,2,3,4,答案,解析,5,6,1,2,3,4,5,6,解析 根据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可知西方文明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故B项正确;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答案,解析,2.(2016云南学业水平测试)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C.西方文明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提倡,1,2,3,4,5,6,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时间“1912年3月”,可知引起材料中描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故A项正确。,答案,解析,3.(2017海淀期末)右图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画面能够明确、充分体现的是 A.经济发展导致妇女地位提高 B.社会政治运动带来男女平等 C.社交方式和社交礼仪的变化 D.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