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第一章合同法概述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8540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学第一章合同法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经济法学第一章合同法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经济法学第一章合同法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经济法学第一章合同法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经济法学第一章合同法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学第一章合同法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学第一章合同法概述(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的,合同法学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学科。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合同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合同法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 合同法概论,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大陆法系合同的定义合同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 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 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2、英美法系合同的定义,合同是一个允诺或一系列允诺,违反该允诺将由法律给予救济,履行该允诺是法律所确认的义务,(一)合同的概念的两种观点 观点一: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仅发生债权债务关系而不发生其他民事关系; 观点二:尽管合同是产生债的原因,合同关系也是债的一种形式,但合同不仅仅产生、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而且也是物权关系、共同关系等非债权债务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原因。,我国合同法第2条并没有采纳债权协议的观点,而是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可见,我国合同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各种合同关系,而不仅仅是债权合同关系。,3、我国的合同定义,“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

3、的规定”,合同的定义,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 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事实。,二、合同的特征,民事法律事实,人的行为,事件(自然现象),在人的行为中,合同属于 适法行为,人的行为,适法行为,违法行为,2、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或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在民事法律行为中,合同 属于双方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双方行为,单方行为,多方行为,3、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

4、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合 同,财产合同,人身合同,债权合同,物权合同,小结:,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意,练 习: 下列哪种情形中,在当事人之间产 生合同法律关系?,A.甲拾得乙遗失的一块手表 B.甲邀请乙看球赛,乙因为有事没有前去赴约 C.甲因为放暑假,将一台电脑放到乙家 D.甲鱼塘的鱼跳进乙鱼塘,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合同的分类,(一)以法律是否设有规范并赋予一个特定的名称为标准:,有名合同(典型合同),无名合同(非典型合同),(二)根据合同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和手续来划分,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三)根据合同成立是否须交付标的物 或完成其他给付,将合同分为,诺成合同,实践合同,(四)根据当事人

5、双方权利义务的 分担方式,将合同分为,双务合同,单务合同,(五)根据当事人取得权益是否须支付 相应代价为标准,将合同分为,有偿合同,无偿合同,(六)以合同相互间的主从关系为标准,将合同分为,主合同,从合同,(七)以合同的效果在缔约时是否确定将合同分为:,确定合同,射幸合同,(八)以时间因素在合同履行中所处 的地位为标准,一时性合同,继续性合同,(九)以合同约束的对象不同将合同分为:,束己合同,涉他合同,第三节 合同法的概念和特点,一、 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二、 合同法的特点,一、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有效和无效及合同的履行

6、、变更、解除、保全、违反合同的责任等问题。 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合同法的适用范围。,这一范围具体为: (一)合同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二)合同法所适用的合同包括各类民事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等原则所订立的民事合同 (三)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既包括当事人设立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也包括当事人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如下关系不应当由合同法调整: 一是政府依法维护经济秩序的管理活动,属于行政管理关系,不是民事关系

7、,适用有关政府管理的法律,不适用合同法。二是法人、其他组织内部管理关系,适用有关公司、企业的法律,也不适用合同法。 三是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条的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因为身份关系并不属于交易关系,当然不应受合同法调整。,四、劳动合同这是由于劳资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劳资双方的地位处于实质的不平等状态。,二、合同法的特点,(一)合同法的特点 第一,合同法具有任意性。 第二,合同法强调平等协商和等价有偿原则。 第三,合同法是富于统一性的财产法。 第四,合同法是创造财富的法律。,(二)合同法和物权法,合同法与物权法都是调整社会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二者之间的区

8、别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物权法旨在反映并维护特定社会的所有制关系,保证财产的静态安全。而合同法主要反映商品交易关系,并旨在维护财产的动态安全。,第二,就保障的权利范围来看,物权法主要保护的是物权,包括所有权和其他物权,而合同法主要保护的是合同债权。第三,物权法在保护和确认社会财产占有关系时,最鲜明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阶级关系。而债权法不同,一般只要求债务人承担民法上的财产责任。,第四,由于物权法主要反映特定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同时也深受历史习惯和传统的影响,因此一国的物权法往往具有国别性。而各国合同法在反映商品交换关系内容上,随着现代社会国际间的经济往来的发展,各国合同法在很多方面具有统一性的倾向

9、。 第五,在物权法中,各国法律一般都采取法定主义原则,物权法的规定大多是强制性的,当事人不得排除其适用。在合同法中,法律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合同法的规定大多是任意性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其私人意思改变法律的规定。,第四节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一、合同自由原则 二、诚实信用原则 三、合法原则 四、鼓励交易原则,一、合同自由原则,所谓合同自由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自由决定缔约、缔约伙伴和合同内容,自由决定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等问题的自由。 合同自由原则具体体现在合同法第4条中。 合同自由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一) 确认当事人的合法的合意具有优先于法定的任意性规范适用的效力。 (二)尊重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确定合

10、同内容和形式、确定违约责任等方面的选择自由 。,二、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在大陆法国家,它通常被称为债法中的最高指导原则或“帝王规则”。 我国合同法要求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的各个阶段,甚至在合同关系终止以后,当事人都应当严格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三、合法原则,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法原则是基本的民事活动准则。,合法原则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合法原则

11、要求当事人在订约和履约中必须遵守全国性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第二,在合同订立方面,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考虑,当事人不得拒绝依据指令性计划和订货任务的要求订立合同。合同法第38条 第三,合法原则还包括当事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四、鼓励交易原则,合同法采纳鼓励交易原则,不仅在于其以规范交易关系为目的,而且还在于如下方面: 1、鼓励交易是促进市场发展所必需的。 2、鼓励交易是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积累 的手段。 3、鼓励交易与维护合同自由、实现合同当事人意志和订约目的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合同法在如下几个方面贯彻鼓励交易的原则,1、严格限制无效合同的范围2、通过规定合同订立制度体现出鼓励交易的原则3、倡导变更而非撤销合同4、合同法严格限制违约解除的条件,合同法在如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鼓励交易原则: (一) 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 (二) 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无效和可撤销 (三) 严格区分了无效和效力待定的合同 (四) 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生效 (五) 合同订立制度充分体现了鼓励交易原则 (六) 合同法将合同的形式作为证明合同存在的标准 (七) 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合同的解释制度 (八) 合同法严格限制了违约解除的条件,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