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885279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点,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因对学生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全面而深受命题人的青睐。但从历年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在古代诗歌鉴赏题中的得分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有的读不懂诗歌,有的找不到答题方向,有的答题不规范。为此,二轮复习重在提供给考生一套可操作的解题流程,教考生依据流程答题,一步步缩小思考范围,一步步检索加工。抓关键词句,明诗歌意旨;抓设问角度,明答题指向;抓答题规范,明表述逻辑。做到步步为营,稳“抓”稳“答”!,1.看标题(结合注释) (1)标题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春、秋

2、)、节日(如除夕、重阳);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总之,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 (2)注释。有些诗歌后面有对作者、写作背景或是诗词中偏僻语的解释,有的是一些典故的出处及其解释等等。要注意,任何一个注解对解读诗歌都是有用的,特别是在高考的试卷中。,两步教你读懂诗歌,2.看作者(知人论世) 即看作者生平事迹、思想、写作风格、时代背景等信息来全盘考虑诗歌主旨,这有赖于考生平时的了解与积累。如李白的豪放飘逸,诗中多流露出自信达观、傲视权贵、追寻精神自由之思想;杜甫诗的沉郁顿挫,多抒写忧国忧民之思;陶渊明的恬淡闲适;再比如婉约派的柳永,豪放派的苏辛

3、,一生忧国忧民矢志北伐却又壮志难酬的陆游等。,3.看情语 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牢牢把握,这是理解诗歌情感的一条命脉。如2015年全国卷残春旅舍颈联中的“愁”、尾联中的“免被尘埃污”“待眼明”,都是“情语”;2015年江苏卷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首联中的“爱”“暂开颜”,也是“情语”。 情语多出现在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阕,有时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哀”字。 当然,不是诗中所谓的“情语”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故意用反语。当然,这种情况很少。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读懂诗歌的王道是读懂语

4、言。要遵循诗歌的语言逻辑,深入语言内核。在景与情构成的“阅读场”中,就诗论诗,咬文嚼字,把高度凝练含蓄的语言“泡开”“还原”,不可太倚重背景资料而知人论世,更不可空凭经验感觉而主观臆测。,对于那些无标题(或标题不含重要信息)、无明显情语的诗来说,读懂它只有靠品语言了。例如清词人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学生读这首词,常为词牌名“梦江南”(又名“江南好”)所迷惑,以为词人写此词时心旷神怡,饶有兴致。这样一来,作品的基调就完全搞反了,回答任何问题皆是枉然。这首词中“江南好”是事实,“城阙嵯峨”也是事实,仿佛高峻威严的形象呼之欲出,但词人笔

5、锋一转,“陵前惟石马”“陌上有铜驼”两句将一派衰颓之气道出,瞬时收敛了开篇的高峻之象,转而铺开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慨。最后以“玉树夜深歌”作结,引典入词,更是增添了朝代更迭的哀伤。,由此可见,树立“语言意识”,深入诗歌文本的语言内核,对正确解读诗意,尤其是揣摩诗人微妙的情绪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在考场上读懂诗家语的直接办法是翻译全诗。如果不能笔译,起码在脑海中把它翻译一遍。,【即时小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

6、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1)读懂诗歌: 题目(注释)提供的信息:_ 翻译诗歌正文:_ _ 拎出“情语”:_ _,答案 “独游西岩”即“独(于)西岩游”。点明了人物(独自一人)、地点(西岩)、事件(游览)。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 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喜欢欣赏你呢?(青山回应)岁暮寒冬,常到山中溪边来吧(让咱们相互为伴,面对风寒)。山头一轮明月悄悄升起,才发现它早已从地平线升起,眼下已是高悬中天,遍洒银辉照大地的景象。明月、山峦、清澈的小溪,仿佛都在静听(我)

7、朗诵的离骚(但愿它们能明了我的心志,人同此情,心同此景)。 “偃蹇”。(“寒”及“离骚”也暗示了一部分情感),(2)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答案 本词刻画了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虽然词人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3)有人评价这首词中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作具体分析。 答案 青山感念岁暮天寒“劝我溪边住”,对“我”深切关怀;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听读离骚去”,

8、更是视“我”如知己,词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洁,物我之间亲密融洽。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画面凄清幽独,与独游西岩的词人孤寂、忧愤的内心情感融合无间。,以下各表将古代诗歌中的“常考题型、常见设问、审准要点和答题定向”四个方面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归纳汇总,旨在教给考生在考场上快速审准题,明确答题方向。,明确诗歌答题方向,一、形象类,【即时小练】 1.(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一)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二)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

9、木峥嵘明月中。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第一首诗中直接描写陈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临风寻诗。第二首诗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写陈居士:饮酒喜欢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烦恼时喝酒大睡,醒来推窗赏着月色寻诗。从陈居士喜爱饮酒,可见出其性格中的洒脱;“亭角寻诗”和“推户寻诗”则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 答案 行为洒脱。从“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诗句中,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情趣高雅。从“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诗句中,写陈居士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

10、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蝉 虞世南 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尽,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两首诗,同是咏蝉,但所咏事物的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 答案 虽是咏蝉,托物言志,但两首诗喻意却有所不同。 虞诗表面上写蝉声远传,一般人以为蝉声凭借了秋风的传送,而在诗人看来,则是居高而自能致远。它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骆诗则是借蝉来喻自身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

11、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二、语言类,【即时小练】 3.(2016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内宴奉诏作 曹 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尝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曹翰(923992),宋初名将。六韬:古代兵书。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此题是两问,第一问表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也就是分析诗歌炼字之妙

12、。鉴赏诗歌炼字技巧,应从形式(修辞等手法)到内容(表面意思),再到表达的情感作出赏析。若选“弱”“昏”好,先分析“臂弱”“眼昏”写出了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若选“健”“明”好,先分,析“臂健”“眼明”写出了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答案 (观点一)作“弱”“昏”好。 (1)“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

13、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2)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1)“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2)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

14、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三、技巧类,【即时小练】 5.(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 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解析 本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首先,题干中的句子由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句构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雪、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的情景,渲染了一种豪壮的气氛。其次,“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中,用“争先”“鏖战”等描述人的词来修饰“诗豪”“风

15、”和“雪”,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和雪缴缠”中,用“缴缠”形容无形的“诗”,使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将“诗”具象化,写出了风雪交加的壮美之景,表现了作者迸发的诗情。概括答案时要注意,因为题干明确指出这三句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所以要把拟人和拟物归结为“比拟”这一修辞手法。,答案 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6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雍 陶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前四句写“途中经历”时,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可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答题时,既要答出表达技巧,也要举例简析。 答案 借景抒情。如“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表达出旅途步履维艰的慨叹。描写和议论相结合。前四个句子中,第二句是议论,其他三句是描写。逐层推进。“剑峰重叠雪云漫”为第一层,“大散岭头春足雨”是第二层,“褒斜谷里夏犹寒”是第三层。景色随时间地点转换,层层推进。铺陈渲染。“剑峰重叠”“雪云漫”“岭头春足雨”“谷里夏犹寒”等,表现了途中的万般惊险与艰难。对偶。如“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一联。(答出两条即可。如有其他有创见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