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宪法讲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8514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检察院宪法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民检察院宪法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民检察院宪法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民检察院宪法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民检察院宪法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检察院宪法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检察院宪法讲稿(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捍卫宪法尊严 推进宪法实施,今天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以来的首个国家宪法日,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上必将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可庆可贺!,在儋州市检察院首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大会上的讲稿2014年12月4日,目的和内容,不作常识介绍,不作理论分析,与大家一起学习近平、张德江、曹建明同志关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方面的论述,一起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决策部署,引导大家将思想统一到统一到中央和高检院的精神上来,在检察工作中牢固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意识,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和推进宪法实施 。 一、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和意义 二、习近平在首

2、都各界纪念宪法实施三十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三、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维护宪法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的决策部署 四、曹建明检察长关于检察机关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论 述 五、几点学习体会,一、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和意义,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宪法日的由来,宪法日“前身”:全国法制宣传日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呼声在法律界由来已久。早在1982年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颁布之时,一些宪法学者就提出了将12月4日设为“宪法日”

3、的建议。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每年12月4日,全国各地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活动,每10年都举行一次隆重的纪念活动,并成为惯例,对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

4、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现在对12月4日准确的叫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2014年11月1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主要内容: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时间安排: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宣传重点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 工作要求1、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准确宣传解读四中全会精神,准确宣传解读宪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走中

5、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宣传活动要庄重大气,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务求实效。,3、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 弘扬宪法精神, 加强宪法实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普法的核心在于普宪(发稿时间:2014-12-02 14:18:00 来源: 光明日报 )在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我们也根据不同主题宣传宪法,但宣传宪法的内容并不集中,力度不够,全社会仍没有树立起完整的法治理念。一些社会成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宪法这部国家根本法的认识还非常欠缺,维护宪法的自觉性没有形成为社会的内在动力。社会生活中违宪现象不时出

6、现,损害了宪法权威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出发,为了加强宪法宣传、强化宪法观念的普及、突出公民意识和宪法意识的培养,非常有必要设立国家宪法日,意义可以概括为四个有助于: 有助于落实依宪治国,发挥宪法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助于普及宪法知识,有助于公民通过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感受宪法的价值,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 有助于落实201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国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扩大我国宪法的国际影响,设立专门的宪法日或者纪念日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一些国家设有固定的宪法节,还有许多国家都把自己国家通过、颁布或实施宪法的那一天确定为宪法日或宪

7、法纪念日,,国外宪法日纪念,丹麦 6月5日是丹麦纪念l849年通过的第一部丹麦宪法的法定节日。这一天,丹麦到处悬挂起国旗,政治家们发表演说,宣传政治见解,选民们则悠然自得地坐在草地上休息,享受宪法为他们带来的自由权利。 日本 日本宪法于1947年5月3日生效。每年这一天,国会议事堂会对游人开放,许多家庭会到这个平时不对普通人开放的大厅里漫步,并在建筑物前留影。 泰国 1932年12月10日,泰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这一天,在泰国国会大厦广场的第七世皇圣像纪念碑前,会聚集来自政府工作部门的公务官员、政治家及众多百姓,向第七世皇圣像敬献花环。泰国的皇室成员也会前往,并敬献花环。 挪威 5月17日是挪威

8、宪法日,也是挪威国庆日。1905年的这一天,挪威成立独立王国。每年这一天,挪威国王率领全家人,站在皇宫的阳台上接见游行队伍。成千上万的人穿着民族服装,欢度佳节。,美国 美国的宪法日是在每年的9月17日。新公民的入籍仪式也会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进行。在重要的周年纪念日,美国总统还会发表讲话。 波兰 5月3日是波兰通过国内第一部宪法的纪念日,也是波兰宪法日。波兰首都华沙会在当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总统也会向无名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并在总统府举行授勋仪式。 俄罗斯 12月12日是俄罗斯的宪法日。宪法日对于俄罗斯人民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节日里,俄罗斯会组织多种庆祝活动,从总统演讲到群众游行,甚至选美活动。

9、 据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副主委,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侯欣一介绍,2008年时全球已有30余个国家设有专门的宪法节日和各种纪念方式。,5、习近平在首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张德江讲话,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

10、宪执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司法部3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 : 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 。 深入

11、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目的是为了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一要坚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二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完备的法律法规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实施;三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四要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人民日报月日社论摘要:塑造共同的宪法信仰,实践证明,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

12、成果;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亿万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弘扬宪法精神,就是要让“依宪治国”从观念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动力。,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也是政治生活的教科书。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体系、职责权限和行为标准,确立了国家权力的分工和相互监督机制。保障和规范国家公权力的良好运行,加强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需要熟悉宪法。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当带头学好宪法,遵守宪法,真正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让宪法通过实施获得活的生命,使宪法真正成为塑造人们行为和观念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宪法目的、彰显宪法价值。

13、需要看到,目前我们的宪法实施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就是要让每个人奉宪法为准绳,通过有效的宪法实施,让宪法和宪法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信仰。,“宪法者,政府之构成法,人民之保证书也。”当前,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国家治理必须依靠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作为法律秩序中的最高规范,宪法是社会整合的基本依托,是凝聚社会力量的坚实载体。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能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社会公平正

14、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最根本的秩序保障与制度规范,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二、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年月日 习近平在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用曹建明检察长的原话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法学文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

15、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讲话的重要内容和精辟论断,再往前追溯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年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 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

16、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宪

17、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等,这些宪法确立的制度和原则,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