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884867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的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恢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到1952年,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 (1)侧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3)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三大改造 (1)时间:1

2、9531956年。 (2)内容:农民、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仔细观察下图,分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工业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提示:分布特点:主要建设项目集中在东北地区。原因: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苏联等国为邻,便于接受援助;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重工业比较发达,基础较好。,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主要内容: 主要矛盾:

3、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主要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中的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大跃进”: 特点: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

4、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4)失误的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直接导致1959196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纠正失误 (1)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2)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成效: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观察下面数据图示,该数据图示反映出当时的经济建设存在怎样的问题?原因有哪些?,提示:问题

5、:片面强调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的发展,造成农业总产值的下降。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的错误影响。,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并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3.调整 (1)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的状态。,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一,二,一、“一五”计划

6、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016全国甲)“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一,二,精要解

7、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考查计划经济体制和“一五”计划的关系。题干反映了我国减少住宅建设投资比重,并抑制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目的是节省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原有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国民经济结构处于不合理的状态,故B项错误。国家压缩的是基本建设中的住宅建设投资额,而不是整个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的工业企业大多建立在市郊,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故D项错误。 答案:A,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导学号5234004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

8、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按计划供应粮食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计划供应粮食没有改变粮食总量,故不能缓解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C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是经济发展期,不是经济恢复期,D项错误。按计划供应粮食可以保证城市居民和工人的需要,有利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故B项正确。 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一五”计

9、划的特点和实质 1.特点 (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4)渐进性和长期性。 (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运动涉及生产关系方面。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大跃进”的开展,反映了不尊重经

10、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等错误;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的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 956斤(18 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解析:本题考

11、查“大跃进”时期的“左”的错误。亩产36 956斤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是“左”的错误的表现,由此可排除B、C两项。此时,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而不是农业合作化运动,A项错误。农业“高产卫星”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迫切希望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D项正确。 答案:D,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958年一些农村吹哨上工,为此农民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

12、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解析:题干中材料反映了人们对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由于过于超前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A、C两项都是对材料的高度肯定;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B,一,二,精要解读,典题例解,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9561976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 3.不能机械地照搬外国经验,固守某种模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需要不断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制定经济建设方针要遵循经济规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

13、段的实际出发,坚持农、轻、重比例协调,兼顾效率与公平,切忌急躁冒进。 5.要发扬党的民主集中制,做到决策民主、科学。,一,二,知识架构,史料一中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研读由材料信息“工业化的速度”“国防工业”与“边打、边稳、边建”,可得出结论:当时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加强国防军事力量的需要。,史料二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 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 人教版教材必修2 研读材料信息“1 070万吨钢”“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到处建起小高炉”反映了“大跃进”的核心是大炼钢铁,这是高指标、瞎指挥的体现;“毁掉山林”则表明大炼钢铁既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又严重浪费了资源。据此可得出结论:“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建设的规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