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83857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影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海口市第一中学 王月磊E-mail:,摘要,“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在数学教学中落实发展观的一项战略考虑,也是素质教育赖以实施的前提。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依赖于教师、课堂,这样我们的教育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以一定的时间段内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数学思维及解题能力的多少来衡量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体会。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概念理解,情景创设,例题安排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了一定的阐述,希望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的研究有些许帮助。,一、 概念理解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数学是一门基

2、础学科,基础的基础就是构成这门学科的根基定义。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义隐去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举反例来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然而数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需要较丰富的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但是多数中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严谨的数学思维,对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学生对概念理解、或者理解得更好。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关键的作用。,案例:对解析几

3、何中椭圆的概念的理解,。,二、自主学习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控学习。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压力产生于内在需求的冲动,即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感的驱动,而不是外在的压力或急功近利的行为。 教师如何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有效学习的能力,就要提供给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和情景,使教学过程能充分实现学生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使学生能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在

4、发展中提高能力。,案例:正弦定理教学案例 做法: 学案制教学,三、例题与练习的安排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精选适量的例题与练习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要抓住教材重点、难点和知识网络,精选例题,使例题具有代表性,一例能引申出一类问题,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现代教学论认为: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形成各种数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活动作为学生的一项经常性的学习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能简单以完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为满足,更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去做盲目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而

5、是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培养与开发,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案例: 从1,2,3,10这十个数中任取三个数,使他们的和是3的倍数的取法有多少种?,分析:“倍数”问题即“整除”问题,它与所取的三数被3除后的“余数”有关,问题是我们如何对所给的是个数进行相关组合。在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发现,可把十个数按被3除后余数分类,构造子集;A=3,6,9,B=1,4,7,10。 C=2,5,8。于是得出取元的方法:(1)三个集合中各取一个数,取法有 种;(2)在某个集合中取三个数,取法有 种。所以共有种数为 + =42种。这种对元素的分类,可称为“同余”分类,该题的解决不仅解决了一个例题,而且由于渗透了数学分类

6、方法和集合的思想,使学生站在较高的角度上来看这类问题,培养了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四、情景创设与创新授课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创设情景必须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一目的,要使创设的情景真正成为促进整个学习任务的完成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设有效的情景。,案例一:巨人的手(弗赖登塔尔),案例二:二次根式的基本公式,五、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其他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生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应该是充分的认识学生,理解学生,充分的发动学生。教师要认识学生,只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措施才能得以有效的实施。教师要理解学生,不要过高的估计学生。很多老师往往认为问题很简单,就一带而过。教师要充分的发动学生,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尤其数学这门学科强调独立思考,只有自己想通了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这点学数学的人是深有体会的,知识没有成为自己的知识的时候,用起来就不会得心应手。,结束语,总之,学数学要探究,要发动学生积极的智力参与,仅有外部的热闹没有意义,大脑内部有激烈的思想活动才有意义。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活动中的学生智力参与了没有,独立思考了没有。,谢谢指导,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