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管理2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878996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务管理2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水务管理2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水务管理2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水务管理2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水务管理2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务管理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务管理2(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讲,第三部分 水法律制度,第四章 河道管理 第五章 水资源管理 第六章 水土保持第七章 防汛与抗洪,人类对水的管理,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 即兴利与除害,二者不可偏废,洪水对人类的危害洪水对人类的危害是巨大的,从古至 今,洪水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 要威胁之一。,解放前据历史资料的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 的2155年间。我国发生的较大水灾就有3092次,平均每 两年就有一次。历史上的洪水泛滥给广大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各族人 民同洪涝灾害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对江河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建成了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

2、施 组成的防洪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顺利进行,维护了社会稳定。,防洪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对防洪建设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而目前防洪工作面临的 形势却十分严峻。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上通过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并于1998年1月1日起施 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中,防治自然灾害方面的第一 部重要法律,对依法防治洪水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具有重 大意义。,第七章 防汛与抗洪,一、防洪工作的原则 二、防洪规划 三、防汛责任制与防汛组织机构 四 、防御洪水方案五、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 六、防洪

3、工作有关法律制度七、汛期和紧急防汛期的防汛与抢险,防洪是指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研究并采取各种对 策和措施,以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1.人类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进程,在原始社会,人类对洪水主要采取逃避的方 法;,一、防洪工作的原则,1.人类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定居的生 产生话方式的改变,人类开始采取筑堤堵截的方 法防御洪水,这是人类防洪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减少了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鲧治水)但是,对于较大的洪水,堤防的作用也是有限 的,于是,出现了疏导与堤防堵截相结合的方法。(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防洪工作的原则,又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防

4、 洪治理发展成为由局部治理到整个流域的治 理,并将单一的防洪同排涝、灌溉、供水、 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开发治理相结 合。同时,由于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提出,人类对 洪水的防御斗争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防洪工作的原则,2.防洪工作的原则总结人类与洪水斗争的经验教训,防洪法第二条规定,防洪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 全局利益的原则。,所谓全面规划,是指要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流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 洪水规律、洪灾特点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 析,然后,根据该地区或者流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 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国家对防洪工作的要求 等,结合国土

5、整治,确定经济合理的防洪综合治理方 案,形成完整的综合性防洪系统。同时也要考虑到该地区或者流域的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洪工作实行统筹兼顾的原则,是指要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的关系,一般防护与重点防护的关系等。 例如,在工程建设中,既要考虑工程的具体选址,同时也 要考虑到该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在建设行洪区、滞洪区、蓄洪区时,要同时考虑行洪区、 滞洪区、蓄洪区内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安排,安全设施、 预报和警报系统的建设等。总之,防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 统筹兼顾,任何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做法,都有 可能给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6、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所谓预防为主,是指在防洪工作中不能麻痹松懈,临时抱佛 脚,要“未雨绸缪”,根据防洪工程现状,制 定防御洪水方案,落实非防洪工程措施(如洪 水预报警系统建设,洪泛区的管理、开展洪 灾保险等),尽可能地减轻或消除洪水给人类 造成的损失。预防为主是防洪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至于综合治理,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相互结合进行治理。如搞好小流域治理,注重水土保持;修建堤防、水库等水利工程,拦蓄洪水;疏浚河道,以利行洪;建立蓄滞洪区等。,关于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问题,主要是强调防洪工作要全局一盘棋,以全局利益为重。目前我国整体防洪体系的标准还不高,防洪能力十分有 限,不能完

7、全抵御超标准洪水,因此,不得已时要采用牺 牲局部利益来保全全局利益的做法。对于被牺牲的局部地区,灾后要给予经济补偿或救济,这 是总结多年来防洪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一条基本 原则。,又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防、 洪治理发展成为由局部治理到整个流域的治 理,并将单一的防洪同排涝、灌溉、供水、 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开发治理相结 合。同时,由于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提出,人类对 洪水的防御斗争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防洪工作的原则,制定防洪规划的意义:为了防治江河洪水灾害,需要对江河、湖泊进行治 理,修建防洪工程,包括水库调蓄工程、挡潮排涝水 闸工程、河道疏浚工程、堤防挡水工程等等,

8、以提高 江河、湖泊抵抗洪水的能力。为了有序地进行上述工作,减少盲目性,避免失误, 事先应对流域和保护对象的自然与社会特点、历史洪 灾成因、洪灾损失和现有防洪标准等进行调查研究, 制定防洪规划,提出治理目标和任务,防洪措施和实 施方案,划定出洪泛区、蓄滞洪区及防洪保护区的范 围,规定蓄滞洪区的使用原则。,二、防洪规划,1、防洪规划的定义、种类防洪规划 是指为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涝灾害而制定的 总体部署。它是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 本依据,包括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防洪规划,其他江 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规划以及区域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区域的综合规划,

9、并与国土 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区域防洪规划应当服从 流域防洪规划。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应当制定城市防洪规划。,2、防洪规划的编制、审查及批准权限,国家的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 部门依据该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会同国务院计划 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地矿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和有关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如编制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除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外,还 要会同四川、重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 徽、江苏、上海等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并报国务院 批准。,3、防洪规划的编制原则和主要

10、内容,编制防洪规划,应当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以及防汛和抗旱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洪涝规律和上下游,左 右岸的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对防洪的要求,并与国 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确保重点是指确保大中城市、重要铁路、公路干 线、大型骨干企业,使洪水灾害减少到最小。,3、防洪规划的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工程措施是指采用修建各种建筑物防御洪水的措 施。非工程措施是指在洪水发生前,事先作好周密安 排,完善防洪、防汛措施,通过行政、法律、技 术、宣传等手段,预防发生灾害的可能。主要是通过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和蓄滞 洪区的管理等手段,来完善洪水保险、洪灾救济 和紧急

11、防洪,防汛抗洪工作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大事,需 要动员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加,需要加强各级人民政 府对防汛工作的领导,落实防汛责任,健全防汛组织。1、防讯责任制防洪法第38条规定:“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 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这是因为洪水灾害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 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威胁严重,而防汛 抗洪又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非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能胜任,因此,担当这一重任的 也只能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首长。,三、防汛责任制与防汛组织机构,2、防汛组织机构为了加强防汛工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根据我国防汛抗洪需要

12、和多年来的实践,防洪法对防汛组织的设置作了一些具体规定。设立防汛指挥机构防汛指挥机构的职责,三、防汛责任制与防汛组织机构,1、概述防御洪水方案是在现有防洪工程设施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对可 能发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洪水预先制定的防御对策和 计划安排。它是防汛抗洪战略部署重大决策的指令性文件,是各 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实施防洪调度决策和抢险救 灾的依据。,四 、防御洪水方案,为了避免防汛抗洪重大决策的失误,防御洪水 方案应建立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且要有科学 的依据。防御洪水方案的确定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根据流域综合规划,参照规划中的洪水分析、 防洪方案以及工程措施;,四 、防御洪水方案,防御洪水

13、方案的确定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研究防洪工程的实际状况,分析已成工程的 现有防洪能力和运行状态;根据社会经济建设,防护对象的重要性和防 洪工程安全等级,确定实际达到的防洪标准;进行风险分析,通过测算,确定优化调度方 案。,四 、防御洪水方案,防御洪水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况、资料分析、防御任务、洪水调度方式和实 施措施等。目前各地已制定的方案有:防御洪水方案或预案,防 台风暴潮灾害预案,防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预 案,防冰凌洪水灾害方案;防溃坝洪水灾害预案以及 河道、水库、蓄滞洪区防洪调度计划等。这些方案和预案在实际防汛抗洪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 作用。,四 、防御洪水方案,2、防御洪水方案的制

14、定和审批防洪法规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防御洪 水方案由国家防汛指挥机构制定,报国务院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江河的防御洪水方案,由有关流域 管理机构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报国务院 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批准,防御洪水方案经批准后,有关 地方人民政府必须执行。”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范围以内的江河的防 御洪水方案的制定和审批权限,可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四 、防御洪水方案,防洪区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洪水泛滥时可能淹及,受到洪水的威胁。在我国有100万km2国土、5亿亩耕地、6亿人口 所处的地面高程低于江河洪水位之下,有90 以上的城市受到洪水威胁,防洪区

15、安全保障是 国计民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五、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防洪区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洪水泛滥时可能 淹及,受到洪水的威胁。在我国有100万km2国土、5亿亩耕地、6亿人 口所处的地面高程低于江河洪水位之下,有90 以上的城市受到洪水威胁,防洪区安全保障 是国计民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五、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1、防洪区的分类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 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洪泛区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的地区。 在我国,大江大河的许多支流、中小河流基本未设 防,因此洪泛区范围相当大。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 时贮存洪水的低

16、洼地区及湖泊等。,五、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1、防洪区的分类防洪保护区是指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 地区。我国现在堤防约24万多公里,保护耕地483亿亩, 保护人口36亿人。如黄河下游的河堤,长江的荆江大堤,淮河的淮北大 堤、洪泽湖大堤以及钱塘江海塘等都是历史悠久、规 模宏大的著名堤防(海塘)工程。,五、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2、防洪区的土地管理防洪法规定,国家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 理,其目的是使防洪区内土地的利用、开发和各项建 设既符合防洪的需要,又能实现土地的合理、有效利 用,减少洪灾损失,使防洪区内的土地利用与防洪区 的不同类型、洪水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相协调。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中对蓄滞洪区内的 土地利用和产业活动作了如下限制:,五、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2、防洪区的土地管理(1)在指定的分洪口门附近和洪水主流区域内,不允许 设置有碍行洪的各种建筑物。(2)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要按照蓄滞洪的机遇及其特 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开展多种经营。(3)蓄滞洪内工业生产布局应根据蓄滞洪区的使用机遇 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使用机遇较多的蓄滞洪区,原则上不应布置大中型项目;使用 机遇较少的蓄滞洪区,建设大中型项目必须自行安排可靠的防洪 措施。禁止在蓄滞洪区内建设有严重污染物质的工厂和储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