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度高中政 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 会 主 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7753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政 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 会 主 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政 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 会 主 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政 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 会 主 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政 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 会 主 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政 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 会 主 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度高中政 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 会 主 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度高中政 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 会 主 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从此,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带领人民走向文化自强,创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思考 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是什么?当前,我们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提示,走进生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当前,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

2、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目标导航 1.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明确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通过自主学习,识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重点) 3.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来源、表现和要求,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难点),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教材 独立思考问题,当堂检测 检测学习效果 体验成功快乐,互动探究 合作探究重点 互动撞

3、击思维,内容索引,自主学习,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中华文化在近代出现衰微 (1)中华文化曾有过 的历史,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到了近代却经历了 的过程。 (2)原因: 制度日趋没落,而此时西方 正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并给中华文明带来了冲击。,辉煌,衰微,封建专制,工业文明,2.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1)在近代的文化求索中出现了两种观点:“ ”论和“_”;结果是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重振标志: ,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盘西化,文化复古,主义,马克思

4、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内涵: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 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的大众的 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_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 的梦想。,马克思主义,世界,科学,社会主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强国,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 (1)目标:建设社会主义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原因:这个目标,与 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5、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_ 和丰富 相匹配。,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底蕴,文化资源,判一判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提示,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必由之路:走 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原因:这个路径,是由我国 、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 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_ 的现实需要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制度,优秀历史文化,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文化软实力,3.

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具体要求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 为指导。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 服务的方向。 (3)坚持 的方针。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的原则。 (5)坚持把 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6)坚持以 促发展、促繁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贴近群众,社会效益,改革,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_的关系。 (2)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_、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_的

7、必由之路。,路径和,目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判一判 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错误。经济建设始终是国家的中心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示,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 的深刻认识、对文化 的正确把握、对 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的来源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 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 的充分肯定、对 的坚定信念。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对 前途充满信心,对 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 目标充满信心。,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发展文化,中国特色社会

8、主义伟大实践,自身文化价值,自身文化生命力,中华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 ,树立高度的 和文化自信。 5.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 文化,最重要的是用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文化创造活力,文化自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

9、一。,(3)文化自信,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这是文化自觉。,1.判断 (1)实现文化重振的伟大转折,必须抛弃传统文化资源。( ),提示,提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实现文化振兴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资源。,提示,2.思考: “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守旧主义”是什么关系? “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实际上就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的两种具体表现。前者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后者一味固守本民族文化而拒绝外来文化和新文化。,提示,互动探究,文化是

10、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棵参天大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造文化新辉煌的伟大创举,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究点一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答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

11、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的关系如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答案,全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12、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3)在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5)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

13、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例1 下列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 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A. B. C.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题干要求回答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的正确理解,正确表述了二者的关系,符合题意; 未涉及二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颠倒了二者的关系,不选。,探究点二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自哪里,材料一 历史名村、名镇、名城是不可复制的民族珍贵文化财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中,科学记录和保护名村、名镇、名城具有重要作用。冯骥才指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对自己的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认定,这体现了国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眼光。 材料二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宝贵资源。我们要提升文化自信,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切实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普及力度。 (1)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