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详解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7673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6.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手法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推拿手法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推拿手法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推拿手法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推拿手法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手法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手法详解(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拿,讲授:张会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何谓推拿?,推拿古称按摩,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的体表穴位、部位,或者运动患者肢体关节,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推拿的起源,推拿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与自然环境和疾病作斗争时,体会到“手法”对机体的有效作用,通过长期的自身验证,成为当时人民防治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1、秦汉时期,黄帝内经时代已将其定为中医的五大治疗手段之一。 按摩器具:九针中的“圆针”“踶针”即是当时的按摩工具。,2、魏晋隋唐时期,设有按摩科,有了按摩专科医生。隋代设有按摩博士。唐代又将按摩医生分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自我按摩盛行,膏摩之法盛行。小儿

2、推拿已见倪端。,3、宋金元时期,推拿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庞安时成功运用手法催产,使推拿方法延展到妇产科。手法的分析是这个时代的又一趋势。儒门事亲提出汗吐下三法宜对推拿临床具有重要的作用。,4、明清时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小儿推拿体系。 第一部现存最早的推拿学专著小儿按摩经问世。 推拿经验日益积累,理论上也有很大的提高。,5、建国以后,1956年上海开设推拿训练班,1958年成立推拿专科门诊,建成专科学校。60年代我国建成一支推拿队伍,推拿麻醉已初见成效。,5、建国以后,1956年上海开设推拿训练班,1958年成立推拿专科门诊,建成专科学校。60年代我国建成一支推拿队伍,推拿麻醉已初见成效。 70

3、年代,推拿学术活动逐渐恢复。之后,全国中医院校相继成立了推拿专业、推拿系。,推拿手法,一、手法的概念:,用手或肢体其它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称推拿手法。,二、基本要求,有力,持久,均匀,柔和,深透,以上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刚柔并举”在临床运用时,力量是基础,手法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有,缺一不可。,三 手法的特点,经济简便 无毒副作用 疗效显著 易掌握和推广,四、手法分类,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推拿手法可归纳成为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

4、类六类手法,每类各有数种手法组成。,五、注意事项,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精神集中,手到神到。 2、医者要保持双手清洁和适当温度,勤剪指甲。 3、诊断明确,辨证施治,合理选用手法。,4、操作时,手法由轻而重,压力因人、因病、因部位而异。 5、操作时间掌握得恰当与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一般从两方面考虑:(1)病在经脉关节或是在脏腑气血。前者一般1020分钟,后者1530分钟或更长。(2)选用手法,使用摆动类及轻柔缓和的手法,时间可稍长些,而压力大、刺激强的手法,如按、压、点等手法,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不良后果。初次治疗,时间不宜太长,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治疗部位的大

5、小和多少而灵活地掌握操作时间。,六、手法的禁忌证,推拿手法具有比较广的临床适用范围,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禁忌证,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恶性肿瘤部位 一般不应使用手法,以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使病情加重。 2骨折部位 骨折经手法复位或骨折经包扎固定后在骨折部位的远端应用轻柔手法,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折后遗症的发生。,3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 不宜用手法治疗。脑出血的患者,亦应在出血停止后2周再行手法治疗。4皮肤疾病(湿疹、癣、疙疹、脓肿等)患处 不可作手法治疗。5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患处 不能行手法治疗,以免引起局部感染。局部扭伤,同时伴有皮肤破损者,应在创面愈合后,再作手法治疗。6骨与

6、关节结核患者 不宜手法治疗。,7化脓性关节疾患 不宜用手法治疗,以免加重病情。8妇女妊娠期、月经期腰骶部和腹部不宜作手法治疗,也不宜在四肢感应较强的穴位处采取强刺激手法,其他部位需要手法治疗,也应以轻柔手法为宜,以免出现流产和出血过多。9剧烈运动后极度劳累、饥饿状态等,或极度虚弱者 不宜立即作手法治疗,以免发生晕厥现象。10醉酒后神志不清者 一般也不立即作手法治疗。,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以指、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的摆动,称摆动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一指禅推法、缠法、扌衮法和揉法。,一、指禅推法,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因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治疗范围广泛,故有“手法宗一指禅”之说。,

7、指实,(一)动作要领,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手握成空拳状,四指不着掌面,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定作用。拇指伸直,使,除大拇指以外 的其余四指及手掌都要 放松,切不可挺劲。,掌虚,肩关节放松,肩部不要耸起用力,肩部下垂。,上臂肌肉 放松,肘部自然下 垂,略低于腕部。,沉肩,垂肘,手腕自然垂屈,不可将腕关节用力屈曲。腕部放松。,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二)操作要求,1、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2、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3、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4、在拇指端或

8、其罗纹面能吸定的基础上,再练习在腕部摆动时,拇指端作缓慢直线往返移动,即所谓紧推慢移。,(三)临床运用,本法接触面积小,压强大,渗透度大,可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二、 法,法是 法推拿学术流派主要手法,由丁季峰老师在继承祖传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创立的。,以手背部在体表进行连续的滚动,称为滚法。以其滚动之力作用于体表,刺激平和,安全舒适,易于被人接受,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一)动作要领 肩关节 放松, 肩部不要耸起用力, 肩部下垂。,上臂肌肉 放松,肘部自然屈 曲1201400 。,沉肩,垂肘,手腕

9、自然屈曲。腕关 节部放松。,松腕,小指掌指关节背侧 为吸定点,小鱼际 掌背侧着力于治疗 部位上(掌背侧中、 无名、小指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旋转和腕关节伸屈的复合运动 。,(二)操作要求,1、手法吸定部位 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 辗动或跳动。2、压力、频率、 摆幅度要均匀,动作要 协调而有节律。3、手法频率 120160次/分。,(三)临床应用,本法接触面较广,压力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地方。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可用于有些神经系统疾患,软组织损伤和运动系统疾患。,三、揉法

10、,吸附于一定部位或穴位,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作轻柔缓和回旋揉动,称为揉法。揉法分为掌揉,指揉两种。为多种流派的辅助手法。,(一)动作要领,1、掌揉法 (1) 用手掌大鱼际 或掌跟或手掌吸定于 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2) 腕部放松。 (3)以肘部为支 点,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腕做轻柔的揉动。,2、指揉法: (1)用手指罗纹面吸 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 上,有拇指揉;中指 揉;食、中、无名 三指揉等。 (2)腕部放松。以肘 部为支点,前臂作主 动摆动,带动腕和掌 指轻柔和缓的揉动。,(二)操作要求,(1) 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2) 频率120160次/分。,(三)临床运用,本法轻柔缓和

11、,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胃肠道疾患,以及因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以掌、指或肘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旋移动称摩擦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等。,一、摩法,用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作环形而有节奏的抚摩称为摩法。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一)动作要领: 1、掌摩法: (1) 用掌面附着于 一定部位上。 (2) 肘关节自然屈 曲,腕部放松,指掌 自然伸直。 (3)以腕关节为中 心,连同前臂作节律 性的环旋运动。,2、指摩法: (1) 用食中无名指指面

12、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 (2) 肘关节自然 屈曲,腕部放松, 指掌自然伸直。 (3)以腕关节为 中心,连同掌指作 节律性的环旋运动。,(二)操作要求:(1)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2) 频率120次/分左右。,(三)临床应用:,本法刺激轻柔缓和,适宜于胸腹及胁肋部。临床上常配合揉、推法,按法等使用。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对脘腹疼痛,食积胀满,气滞及胸胁迸伤等症常用本法治疗。有活血散瘀的作用,用于外伤肿痛。医宗金鉴:“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二、擦法(平推法),擦法是内功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之一。分为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侧擦法)。,(一)动作要领,1、掌擦法: (1)

13、掌面紧贴皮肤,手掌、指自然伸直,腕关节伸直或稍背伸,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 (2)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作前后或上下往返直线移动。,2、小鱼际擦法: (1)小鱼际部位紧 贴皮肤,手指自然伸 直,腕关节自然伸直。(2)以肩关节为支 点,上臂主动,带动 小鱼际和手指作前后 或上下往返直线移动。,3、大鱼际擦法: (1)大鱼际紧贴皮肤,掌指并拢微屈成虚掌,或手指自然伸开。 (2)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和大鱼际作前后或上下往返直线移动。也可运用肘关节屈伸往返直线移动。,(二)操作要求:1、直线移动,不可歪斜,否则难以擦热。2、向掌下压力适中,不宜太大,以皮肤不折迭为宜,用力要稳。

14、3、动作要均匀连续,往返距离要拉得长。频率100120次/分。,以上三法,以所产生的热量论,掌擦法较低,大鱼际擦法中等,小鱼际擦法最高。临床中,三者可以选择或配合应用,不必拘泥。,掌擦法,小鱼际擦法,大鱼际擦法,(三)注意事项:1、擦法应在在施术部位涂少许润滑剂,如冬青膏,红花油,按摩乳之类,这样既可保护皮肤防止擦破,使擦的热量深透,还可是手法和药物的作用相得益彰。2、擦法使用后,皮肤局部发红,不能再在该部使用其它手法,否则容易造成破皮。治疗时,擦法是在使用其它手法之后应用。但擦后可配合湿热敷,对提高疗效有一定帮助。3、擦法操作时,医者要保持呼吸自然,不可迸气,另外要把指甲剪平,防止戳破皮肤。

15、4、保持室内温暖,防止着凉。,(四)临床应用:本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内脏虚损及气血功能失常的病症。掌擦法接触面较大,适用于肩背、胸腹等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呼吸道疾患,消化道疾患以及体虚乏力等症。,(四)临床应用:,大鱼际擦法接触面较掌擦法为小,用于四肢部,尤以上肢部为多用。常用于治疗四肢伤筋。小鱼际擦法接触面积较小,如操作技术熟练,摩擦后可使局部产生灼热感,如擦腰骶部,可使温热透达少腹或至下肢。常用于治疗腰背风湿痹痛,筋脉拘急及脾肾阳虚等症。,三、推法,推法有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三种。,(一)动作要领

16、:,1、用指、掌、肘着力于一定部位上,(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指、掌或肘要紧贴体表。2、在着力部位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二)操作要求:1、用力要稳。2、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三)临床应用推法可用于人体各部,能增高肌肉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可用于腰肌劳损,四肢肌肉酸痛等症。推法可直接在人体练习。,四、搓法,(一)动作要领:用双手掌面挟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称搓法 (二)与操作要求:1、双手用力要对称。2、搓动要快,移动要慢。,病人坐势:手臂放 松,自然下垂。医生用双手 分别合抱其肩前后 部,相对用力作一 前一后的交替搓揉, 边搓边向指端方向 移动,如此往返数 次。,(三)临床应用:搓法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最为常用,是一种辅助手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放松肌肉的作用。可直接在人体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