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铜官窑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87424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铜官窑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长沙铜官窑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长沙铜官窑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长沙铜官窑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长沙铜官窑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铜官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铜官窑(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铜官窑,642班 2号杨雅瑜 6号李瞭19号谭思远 41号杨熠辉,目 录,谭家坡遗迹馆介绍,长沙铜官窑制瓷工艺流程,探秘“黑石号”,一、谭家坡遗迹馆介绍(1)场馆介绍,谭家坡遗迹馆建筑面积为2417.05平方米,总高度为8.55米,以38.77-44.1米大跨度钢结构为主体。,展馆内包含展教仪器设备12台,模型5座,展板25个,展柜17个,实物标本122件。,(2)序厅长沙窑区已发现龙窑遗存76处,而谭家坡龙窑是现存最 长最完整的窑炉之一。,(3)龙窑烧造区,谭家坡龙窑总长约41米,由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组成。窑为半地穴式,正南北向,依山而建,坡度9-23度不等。,龙窑的介绍龙窑是我国南

2、方出现最早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制瓷窑 炉,因斜卧山坡形状似龙而名。早期龙窑长度在15米以内。 目前考古发现最为完整的龙窑,年代在东汉晚期。龙窑的长 度在隋唐时期迅速增加。根据目前调查结果可知,长沙窑龙 窑最长的可以达到67米。,(4)制坯区制坯区包括成型区、装饰区和刮釉晾坯区。目前已发现 有拉坯工棚、陶车坑、化妆土池、釉缸、晾坯处等大量遗 迹,这些遗迹虽有时间早晚的差异,但功能分区一直延续未 变。,制坯区第一部分 成型区成型区包括拉坯工棚、陶车坑和排水系统等。窑工们在此练泥、制坯,存放烧窑燃料。拉坯工棚内可能也包括窑工的简易生活间。,两个陶车坑位于西部,是用来将圆形器物放在陶车 上拉坯成形的。,制

3、坯区第二部分 装饰区装饰区的范围较大,它位于作坊的中部,这一区域主要是完成对坯胎施化妆土、彩绘题诗、模印贴花、施釉等装饰工艺。,制坯区第三部分 刮釉晾坯区坯体施彩上釉后,需在这个位置进行刮釉、修坯、晾干,方能入窑,开窑后也需要在此进行中转和甄选。,(5)废品处理区废品处理区分别对应上、中、下三个窑门。从废品堆积中可了解谭家坡龙窑曾烧造的各种产品。,(6)龙窑复原模型窑头是瓷窑的燃烧装置,由火门、火膛和操作间 组成。窑室是装放坯体的地方,窑壁用青砖砌成。窑室 两侧设有投柴孔,用于添加燃料,提升窑室温度。为避免 坯体受火不均匀或窑灰对釉面的污染,一般将坯体置于匣 钵之中。,匣钵以耐火土制成,其高矮

4、、大小根据装烧的器物而定,可以重复使用。,谭家坡龙窑的装烧量非常惊人。通过遗留匣钵的数量和尺寸,以及对龙窑容量的分析,保守估算该窑一次能烧制瓷碗3万余件,如果是执壶则不少于5100件。,(7)展厅部分文物介绍,青釉褐绿彩莲叶纹盘口瓶,火 照,捏制造像,捏 塑,二、长沙铜官窑制瓷工艺流程长沙铜官窑拥有丰富的“东方白色黄金”高岭土, 窑工们从当地的采泥洞中,采集质地精细的瓷泥用作制瓷原 料,经浸泡、淘洗、踩踏、揉炼等多道工序后,方可送入制 坯区,制坯是瓷器成型的最初阶段,长沙铜官窑的制作方式 大多以轮制为主,瓷泥需在陶车上进行旋转拉坯,借旋转之 力,用双手将瓷泥拉成所需的造型。,瓷器成型后,窑工们在瓷胎上涂一层白色化妆土。,上过化妆土的瓷胎晾干后,再进行釉下彩绘的工序。,上完彩,接着是施釉,上完釉的瓷器便可入窑烧造了。,经过柴火1200摄氏度的焙烧使丰富的色彩从瓷器上呈现 出来。,(三)探秘“黑石号”,1998年,德国的一家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往返于唐朝和阿拉伯的独桅三角帆船,共打捞出6.7万件唐代瓷器、金银器等珍品,其中长沙铜官窑瓷器达5.65万件。,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