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4874147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综合征 Encephalodema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概 念,脑水肿(encephalodema):在病理学中,脑细胞组织间隙游离液体的蓄积称为脑水肿;脑细胞内液体的增多则称为脑肿胀;在临床工作中二者难以区分,或为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到后期往往同时存在,故常统称为脑水肿,概 念,颅内高压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脑实质液体增加引起的脑容积和重量的增加,或其它任何原因引起的颅腔内容物的增加,均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正常颅内压,颅内容物脑、脑膜、血管和脑脊液维持颅内压的动态平衡,小儿颅内压正常

2、值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新生儿 0.0980.196Kpa(1020mmH2O) 婴儿 0.2940.784Kpa(2080mmH2O) 幼儿 0.3921.47Kpa(40150mmH2O) 年长儿 0.5881.76Kpa(60180mmH2O),颅内压增高分度,轻度: 1.472.67Kpa (1120mmHg,150270mmH2O) 中度: 2.805.33Kpa (2140mmHg,280550mmH2O) 重度: 5.33Kpa (40mmHg, 550mmH2O),颅内压的调节,脑组织、颅内血容量和脑脊液均有容量代偿作用 。,脑 组 织,新生儿370g,1岁900g,成人1500

3、g;细胞内液85%,细胞外液15%;当颅内高压时,脑组织水分可被挤压出来,起到一定的容积代偿作用,但十分有限。,血 容 量,颅内血容量:占颅内容积的10%,影响脑循环的因素: PCO2血流 PO2 血流 BP 血流 CPP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ICP 神经递质:植物神经,脑 脊 液,脑脊液: 80%由侧脑室的脉络丛产生, 1020%由脑组织其他部位产生 新生儿515ml, 婴儿4060 ml 幼儿6080ml, 学龄儿80120ml 成人130150ml,脑 脊 液,脑脊液:侧脑室室间孔三脑室 中脑导水管四脑室中孔、侧孔小脑延髓池环池、脑桥池、脚间池、视交叉向上大脑表面蛛网膜下腔蛛网膜颗粒吸

4、收 ;,脑 脊 液,脑脊液产生速度0.30.5ml/min,成人24小时约500ml,婴儿约100ml;每日可更换5次,其吸收速度与颅内压成正比;婴幼儿蛛网膜颗粒很少甚至没有,吸收脑脊液受限。,颅内压增高的机制,脑组织体积增加:脑水肿; 颅内血容量增加:碳酸血症、PCO2; 脑脊液过多:脑积水 异常占位:脑瘤、脓肿、囊肿等,病理生理 - 颅内压与脑损伤,继发性脑缺血: CBF=CPP/CVR CBF(脑血流量) CPP(脑灌注压) CVR(脑血管阻力) CPP=MAPICP MAP(平均动脉压) ICP(颅内压) CVR=8/.L/r4 (血液粘稠度) r(血管半径),病理生理-颅内压与脑损伤

5、,颅内压脑血流(正常平均44ml/100g) 正常40%脑电活动停止 正常30%缺血性脑水肿加重颅内高压 当ICP=MAP时,脑血流停止 脑组织完全缺氧5min或不完全缺氧达30min,即可造成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病理生理 -颅内压与脑移位,实验证明 ICP 700mmH2O 1小时脑疝症状;700800 mmH2O 30分钟脑疝症状 脑疝和脑移位可造成脑梗塞 天幕疝枕叶内侧面梗塞 大脑镰疝压迫大脑前动脉双下肢瘫痪 脑干移位脑干缺血、出血,分 类,按起病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按病因分类: 脑组织体积增加:脑水肿 颅内血容量增加:高碳酸血症 脑脊液过多:脑积水 异常占位:脑瘤、寄生虫,分 类,

6、按病理生理可分为四类 血管源性脑水肿 细胞性脑水肿 渗透性脑水肿 间质性脑水肿,血管源性脑水肿,血脑屏障受损通透性渗出脑水肿 见于脑外伤、感染、占位、出血、梗塞等,细胞性脑水肿,脑缺氧、缺血、炎症、脑病等ATP产生钠泵障碍Na+在细胞内堆积膜点位不能维持、神经冲动传导暂时停止氯离子进入细胞内形成NaCl细胞内渗透压水分进入脑细胞肿胀。,渗透性脑水肿,各种因素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水分进入细胞细胞内水分 常见病因: 急性水中毒、 低钠血症、 糖尿病酸中毒、 抗利尿激素分泌,间质性脑水肿,CSF分泌或 吸收 脑室内压力循环障碍 室管膜受压、细胞变平甚至撕裂CSF进入脑室周围间质性脑水肿(CSF),病 因

7、,ICP的病因 1. 急性感染 24小时即可发生脑水肿 颅内感染 颅外感染引起的脑病 2 脑缺氧 严重缺氧数小时即可脑水肿。见于 颅脑损伤、心跳骤停、窒息、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严重贫血、溺水、溺粪等,病 因,ICP的病因 3. 颅内出血:血管畸形、VitK缺乏、血液 病等 4. 中毒: CO、氰化物、铅、汞 ; 食物(如白果、霉甘蔗); 农药(有机磷) ; 兽用药(硝氯酚); 药物:苯巴比妥钠、四环素、VitA、 VitD、酒精 鼠药:有机氟、敌鼠强,病 因,ICP的病因 5.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急性低钠血症 水中毒 酸中毒 6. 颅内占位病变 7. 其它:高血

8、压脑病、Reye综合征、各种代谢病,慢 性 ICP 的 病 因,脑积水 颅内肿瘤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颅内静脉拴塞 颅腔狭小症,病 理 变 化,主要是充血和水肿 大体标本:脑肿胀、脑膜充血、脑沟回浅平、切面灰质与白质分界不清,白质明显肿胀,灰质受压,侧脑室体积减小或呈裂隙状 血管源性脑水肿湿脑 细胞性脑水肿干脑 实际上多为混合性脑水肿,组织学改变,细胞外水肿: 细胞和微血管周围间隙明显增宽; 粉红色的水肿液(HE染色); 白质含水量增加呈海绵状。 电镜下:白质的髓鞘纤维束间细胞外液间隙加宽而透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处开放,基底膜增宽伴电子密度减少,渗出物为电子致密性絮状物质,组织学改变,细

9、胞内水肿: 灰质和白质细胞肿胀,尤以星状胶质细 胞最明显; 核淡染,胞浆内出现空泡,有时核固缩; 神经纤维髓鞘肿胀、变性或断裂 ;轴索可弯曲、断裂或消失微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甚至坏死; 电镜下: 灰质内有糖原颗粒增加的星状胶质细胞肿胀;质内星状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及轴索均肿胀; 缺氧后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酸性水解酶激活细胞自溶。,脑 疝 形 成,ICP脑移位脑疝 临床表现 : 与原发病的性质、部位、发生发展速度及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前囟膨隆紧张等 在小儿视神经乳头水肿较少见,脑疝形成-临床表现,头 痛 脑膜、血管及颅神经受到牵拉及炎性变化刺激神经而致;开始为阵发性,以后发展为持

10、续性; 以前额及双颞侧为主,轻重不等,常于咳嗽、喷嚏、用力大便、弯腰或起立时加重,严重可撕裂样感觉。 婴幼儿因前囟未闭或颅缝裂开,可缓解部分ICP,故头痛多不如成人严重,加之不能自述头痛,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打头等,脑疝形成-临床表现,呕吐: ICP刺激第四脑室底部及延髓的呕吐中枢而致;典型者呈喷射性呕吐,很少恶心,与 饮食无关,清晨较重 头部体征: 前囟膨隆紧张、骨缝裂开、面色苍灰 慢性者可头面部浅表静脉怒张,头围增大、出现破壶音,脑疝形成-临床表现,意识障碍 大脑皮质的广泛损害,脑干上行网状结构受累;表现为躁动不安、易激惹,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脑疝形成-临床表现,血压升高 I

11、CP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代偿性加压反应BP 惊厥 脑组织缺氧和水肿刺激大脑皮质运动中枢,脑疝形成-临床表现,肌张力改变 上运动神经元受压肌张力去皮层状态、去脑强直;如脑疝累及小脑(枕骨大孔疝) 肌张力可降低 。 呼吸障碍 脑干受压或轴性移位,影响到呼吸中枢: 呼吸节律不齐、暂停、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双吸气等, 多为脑疝的前驱征状,脑疝形成-临床表现,循环障碍 压力感受器受累周围血管收缩面色苍白、发凉、指趾发绀等 体温调节障碍 下丘脑受累高热难以控制,脑疝形成-临床表现,眼部体征 眼球突出:眼眶静脉回流受阻 复视:外展神经易受累 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底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小儿急性脑水肿罕见;表现:视

12、乳头边缘模糊,出现凹陷不清或隆起变红,静脉搏动消失静脉怒张、渗出及出血乳头灰白色、视神经萎缩视力障碍 。,脑疝形成-临床表现,Cushing 现象 库欣三联征:严重颅内高压时,意识障碍、瞳孔扩大、血压增高伴缓脉称为Cushing三联征,是 颅内高压危象,常为脑疝的先兆,脑疝的临床表现,小脑幕切迹疝(颞叶沟回疝)颅中凹的颞叶海马沟回疝入小脑幕裂隙内,并压迫中脑,单侧或双侧。 动眼神经麻痹: 瞳孔先缩小,或忽大忽小,继而扩大特 征:两侧不等大, 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则眼睑下垂、眼球固定。 昏迷:中脑受压,意识障碍加深,常呈深昏迷状态 呼吸衰竭:延髓呼吸中枢受压 肢体瘫痪:受压对侧或双侧肢体瘫痪

13、及病理反射,脑疝的临床表现,小脑幕切迹疝(颞叶沟回疝):颅中凹的颞叶海马沟回疝入小脑幕裂隙内,并压迫中脑,单侧或双侧。 动眼神经麻痹: 瞳孔先缩小,或忽大忽小,继而扩大特 征:两侧不等大, 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重则眼睑下垂、眼球固定。 昏迷:中脑受压,意识障碍加深,常呈深昏迷状态 呼吸衰竭:延髓呼吸中枢受压 肢体瘫痪:受压对侧或双侧肢体瘫痪及病理反射,脑疝的临床表现,枕骨大孔疝 小脑扁桃体疝):后颅凹的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所致 颈项强直:头后仰(未昏迷者以减轻延髓受压) 四肢强直性抽搐:延髓处锥体束受刺激 呼吸衰竭:常因中枢呼吸衰竭而呼吸骤停 瞳孔及眼球: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

14、定 意识障碍:昏迷迅速加深,诊 断,确定是否有颅内高压和脑水肿 确定是否有脑疝先兆或脑疝 确定颅内高压的原因,脑水肿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标准: 呼吸不规则 瞳孔不等大或扩大 视神经乳头水肿 前囟隆起或紧张 无其它原因的高血压,脑水肿的临床诊断标准,次要标准 昏迷或昏睡 惊厥或/和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 呕吐 头痛 给予甘露醇1g/kg静脉注射4小时后,血压明显下降,症状体征随之好转,具备一项主要指标及两项次要指标时,即可诊断,辅 助 检 查,测定颅内压: 腰椎穿刺测压(正常随呼吸、脉搏有搏动) 侧脑室穿刺测压:准确安全 前囟测压:适用于前囟未闭者 直接颅压监测法:感应器放在脑室、蛛网膜下腔、硬膜外

15、,辅 助 检 查,X线:慢性ICP,可见指压迹,骨皮质变薄,骨缝裂开,脑萎缩等 CT:急性ICP,脑组织丰满,脑沟回变浅,外侧裂缩小或消失,脑室受压缩小 MRI:T1加权像上呈长T1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像上呈T2高信号 EEG:慢波 TCD:频谱高尖,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和波动指数增高,病 因 诊 断,病史及查体 CSF检查 CT及MRI EEG(参考) 其它:毒物检测、病原检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生化等,治 疗 原 则,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对症处理:惊厥、高热、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 保持脑功能:吸氧、镇静、纳络酮、脑细胞活化剂等 病因治疗,一般治疗及护理,卧床休息、镇静、避免

16、躁动、不宜猛力转头 头肩抬高20。30。,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有脑疝症状时平卧为宜 纠正缺氧、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 加强护理 注意病情观察,降低颅内压,高渗脱水剂:20%甘露醇、25%山梨醇、15%甘油 利尿剂:速尿、利尿酸 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 白蛋白+速尿 其它措施:过度换气、CSF引流、巴比妥类、冬眠疗法等,甘 露 醇,作用机制: 其渗透压为正常血浆的3.66倍 渗透性脱水 减少CSF生成 促进CSF吸收,甘 露 醇,作用机制: 清除自由基 跨离子通道拮抗作用 保护脑功能 短暂地增加血容量,增加脑血灌注 降低血粘稠度,改善循环,甘 露 醇,用 法 0.51.0g/kg.次 30分钟内静脉推注 48小时1次,连用35天 严重颅内高压,可每次1.52.0g/kg,24小时1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