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7182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 和认知运作机制,1. 引言,转喻研究相对于大量的隐喻研究来讲是很少的。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喻和隐喻一样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为是一种心理机制, 这一心理机制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Lakoff & Johnson 1980, Lakoff 1987, Lakoff & Turner 1989)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的研究。(Goossens 1990, Croft 1993, Dirven 1993)。从90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Panther

2、 & Radden 1999, Barcelona 2000, Dirven and Poring 2003)。,2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转喻的定义最早的是源自修辞和解释一书,它指出“转喻是一个词格,它从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邻接的概念也反映在Roudet ( 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的定义中,他指出,转喻是以观念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但Roudet的

3、关于转喻是概念联系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大部分的关于转喻的研究都集中于Jakobson的横向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他把转喻看成是在横向轴上“语义特征”之间的邻近关系。数十年后,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转喻的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被描写成为ICM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的一种形式。一个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知识域。Lakoff 和Johnson(1980)首先把转喻说成是一个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可让我们通过与其它事件的关系对另一件事件进行概念化。,在La

4、koff和Turner(1989)中,他们把转喻说成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conceptual mapping), 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stand-for)关系主要是指称。,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reference point phenomena)。Alac 和Coulson(2004)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突显(relative Salience)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基本的观点是,中心的和高度突显的项目作为认知参照点,来唤起其它不那么突显的项目。,一个参照点是语篇中突显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语境。在这一语境中,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c

5、onceptualizer)与语篇中其它不那么突显的成分建立了联系。这些突显的和不突显的成分构成了参照点的范围,对这些成分的识解(construal)取决于与参照点的联系。通常由转喻词语指定的成分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目标提供了心理可及(mental access),并把听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上面来。,I am parked out back. (Alac and Coulson 2004) 在这个转喻中,汽车的拥有者扮演了参照点的角色,注意的目标是汽车本身,我们在心理上通过汽车的拥有者可及汽车。由于其足够的突显性,汽车的拥有者可以把注意力引导集中在目标上来,并扮演了认知参照点的角色。,

6、Ruiz de Mendoza等人把转喻看成为意义详细描述(meaning elaboration)的过程,这一过程要么包括一个认知域距阵(cognitive domain matrix)拓展,要么包括一个认知域距阵的减缩。,根据Ruiz de Mendoza的观点,转喻可根据两个参数来进行描写:(1) 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2) 来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现过程的类型。,就第一个参数而言,转喻总是建立在域/次域(domain and subdomain)关系基础上的。在这个关系中,主要的认知域称为距阵域(matrix domain)。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类型的转喻:一种是来源域是目标域的一个

7、次认知域。第二种是目标域是来源域的次认知域。,目标域包含来源域的转喻(source-in-target metonymy),是在认知域扩展的基础上进行运作的, The sax wont come today. 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target-in-source metonymy), 主要是用于认知域的减缩 。He always enjoys Shakespeare.,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利用了内容较丰富的距阵域来指称或说明内容不那么清楚的次域。因此当说话人无法表达想要表达的指称物或无法决定其性质时,来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就成为说话人可选择的最好的交际资源 Chrysler has la

8、id off a hundred workers.,“Chrysler”实际的指称物他可能是部门的头或整个董事会等等。通过唤起距阵域,我认识到是整个公司而不是某一个人将对解雇工人这一事件负责。这里有了一个转喻转换(metonymic shift), 即内容丰富的距阵域比其他域中的任何成分在听话人头脑中都要突显。而在目标域包含来源的转喻中,两个域都是内容丰富的域,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交际效果。,就映现过程而言,有两种映现的类型:多次对应(many-correspondence)和一次对应(one-correspondence)。隐喻的特征是多次对应,主要用于描写,而转喻主要是单一对应映现,主要用于

9、指称。(张辉、承华 2002, 张辉 2003),通过语言上体现出来的转喻关系中,来源义通过语言形式与目标义联系在一起。转喻映现在一个认知域或ICM中发生。目标义并没有湮没来源义,来源义在概念上还仍然存在或处于激活状态。目标义不一定是常规化的意义,也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新的意义,但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这些新的意义也会常规化,并分别储存在人们大脑词库之中。,转喻关系本质的显著特征是偶然性(contingence). 所谓偶然性是指认知域之间的关系在概念上没有必然(not conceptually necessary)。,The piano is in a bad mood. 根据概念转喻“参照点”现

10、象的观点,名词“the piano”的意义为钢琴演奏者的概念提供了可及,使“the piano”具有了标准的转喻解释。 钢琴和钢琴演奏者之间的关系是偶然性的,没有概念上的必然联系,,The loss of my wallet put me in a bad mood. (Panther & Thornburg 2004) “the loss of my wallet”的意义为“非拥有性”(non-possession)提供可及。“丢失钱包”蕴含着“没有钱包”,它们之间有着概念上的必然联系,因此不是转喻。,2. Panther等人转喻的分类,从语用功能的角度,转喻可分为三类: 指称转喻(refe

11、rential metonymy)、 谓词转喻(predicational metonymy) 言外转喻(illocutionary metonymy)。,指称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这一类型的转喻是指称转换(referential shift)的现象,转喻与指称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辉哥)想干脆从头项上方敞开的亮窗爬进去。他没想到那里是女演员的换衣间,。糊里湖涂就成了流氓。辉哥更是没料到黄世仁和大春,这两个在台上的死对头,却在台下联合起来对付他。他屁股上先是挨了大春一脚,接着黄世仁一扫堂就把辉哥打倒在地,。(辉哥)分不清哪一拳是黄世仁打的,哪一拳又是心目中的偶像大春打的,只听得黄世仁用普通话吼

12、道:抓进去捆起来! 大春好像蛮听黄世仁的话,他不知从哪拿来一根红绸带,把辉哥包棕子一样绑在后台一根柱子上。(曹建泉爱情在1972载钟山2003年第一期),除了句外,其它句子中出现的大春和黄世仁都是指称转喻,分别指称扮演大春和黄世仁的演员。 第句中的黄世仁和大春不是指称转喻,纯粹是戏剧中的人物。 转喻和非转喻的语言形式混合使用,产生了极佳的幽默效果。,第二种谓词转喻指的是,一个陈述用来指称另一个不同陈述。 General motors had to stop production.,“必须停止生产”实际上唤起了“已经停止生产事件”。 Panther 和Thornburg(2004)指出,一个潜在

13、的事件(能力,可能和允许做什么事等等)转喻地与实际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事件被人们概念化为一个ICM,实现ICM的情态(modality)已成为ICM的一个子成分。“had to stop production”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转喻转换。,第三种转喻是言外转喻,基本的观点是,一个言语行为是一个言语场境(scenario), 言语场境可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可转喻地代表整个场境或言语行为。I would like you to close the window.,在这个例子中,就受话人将要“关闭窗子”的行为表示说话人的愿望转喻地唤起“关闭窗子”的要求(Gibbs 1999, Thornb

14、urg & Panther 1997, Panther & Thornburg 1998, 张辉、周平2002)。 这个例子说明,转喻分析并不排除语用分析,相反,语用明确义和隐含义的推导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转喻进行的。语用推理常常是由事先存在转喻原则(preexisting metonymic principles)所引导的。,3。对Panther等人转喻分类的补充,Panther 等人关于转喻分类的意义在于,转喻并不局限在指称转喻这一类,对转喻的研究应从更广的角度着手,这大大拓展了转喻研究的范围。但他们的分类不能涵盖转喻的所有类型。The poor dog left with its tail

15、between its legs.,Kovecses和Radden(1999)指出,在转喻映现中,存在着一组“产生转喻的关系”和一般原则,说明转喻需要在不同抽象层次上分别进行论述。他们在Panther和Thornburg 分类的基础上,把转喻分为低层次转喻(low-level metonymy)和高层次转喻(high-level metonymy)。,低层次转喻指在转喻激活时,该转喻使用了非类属的ICM(non-generic ICM)。 所谓非类属的ICM指的是基于经验的常规化的表征,这些表征详细标明了ICM的成分、特征和其之间的关系。,低层次转喻又可分为命题转喻(propositional

16、 metonymy)和情境转喻(situational metonymy)。 命题转喻就是指称转喻,即在一个认知域内部的关系中一个概念代表另一个概念。 在情境转喻中,某一具体的情境中高度突显的成分用来代表整个事件,高层次转喻是直接使用类属ICM (generic ICM)的认知映现,这些类属ICM是从许多非类属的ICM中抽象出来的。正是这种ICM类属的特征才使其能在一些高于词汇的语法和话语的层次上运作。(张辉、承华 2002)。,高层次转喻也可分为命题和情境转喻两种。高层次的命题转喻是语法转喻(grammatical metonymy), 即具有语法后果的转喻。 He hammered the nail into the wall. 由于转喻的原因,“hammer”的词类发生了从名词到动词的转变,从而引起了从句的意义重组。,高层次情境转喻就Panther 和Thornburg分类中的言外转喻。这种转喻一般用于间接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场境的一部分被用来转喻地代表整个场境。(Thornburg & Panther 1997, 张辉、周平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