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486998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肢动物(1)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节肢动物(1)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节肢动物(1)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节肢动物(1)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节肢动物(1)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肢动物(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肢动物(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节肢动物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动物,与人类生活、健康、经济等各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节肢动物是在无脊椎动物进化中,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一门动物。,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 ) 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 ) 第三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 第四节 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发达坚厚的外骨骼 1、体壁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角质膜(cuticle)、上皮(epithelium)和底膜(basement membrane)。 角质膜,从外至内依次为,上角质膜(上表皮)(epicuticle)、外角质膜(外表皮)(

2、exocuticle)、内角质膜(内表皮)(endocuticle)。 角质膜的成分为几丁质(chitin)和蛋白质。,几丁质的外骨骼是节肢动物所特有,具有保护内部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功能。 节肢动物几丁质的体壁的某些部位向内延伸成为肌肉的附着点,故称外骨骼。 2蜕皮现象(edysis=moulting): 节肢动物外骨骼的发达,限制了身体的生长,因而发生蜕皮现象。一旦旧外骨骼脱去,动物由于吸水、吸气或肌肉伸张而身体膨胀,柔软褶皱而又富有弹性的新外骨骼便随之扩张,这样身体也就生长。 这种间歇性生长的效果并不差于连续生长。3蜕皮受激素控制 蜕皮素(ecdysone) 保幼激素(juvenil

3、e hormone=neotenin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二、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1水生种类以鳃呼吸。 2有些以体表渗透呼吸,而无呼吸器官。3陆生种类形成了另一种呼吸器官气管(trachea)。 气管是体壁内陷物,不会使体内水分大量蒸发 气管可直接供应氧气给组织,也可直接从组织排放碳酸气,因此气管是动物界高效的呼吸器官。,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三、简单的开管式循环,1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非常简单,其构造及血液流程与呼吸系统有密切关系。 一般为心脏动脉体腔心孔心脏 。 其低血压与分节的附肢极易折断相适应。2混合体腔(mixocoel),其内充满血液,又称血体腔(haemoco

4、el)。3昆虫等大多数节肢动物的血液只输送养料;氧气和碳酸气的输导全籍气管。,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四、异律分节和身体分部,1节肢动物的身体自前而后分为许多体节,且是异律分节(heteronomous),体节发生分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2机能和结构相同的体节常组合在一起形成体部(tagmata)3总之身体既分化,又组合,从而增强了运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的趋避能力。,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五、分节的附肢,1节肢动物的每一个体节几乎都有一对附肢,这对于运动的增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附肢是实心的,内有发达的肌肉有活动的关节 称为节肢(arthr

5、opodium) 3节肢的结构: 双肢型:原肢,内肢和外肢。 单肢型:外肢已完全退化,只保留原肢和内肢。,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六、强有力的横纹肌,肌肉发达是动物增强运动的关键。 节肢动物的横纹肌肌原纤维多,肌原纤维常集合成束,附着于外骨骼,常按体节成对排列,相互拮抗。 相比扁形动物的平滑肌、环节动物的斜纹肌,节肢动物的运动能力大为提高。,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七、灵敏的感觉器和发达的神经系统,1灵敏的感觉器官和发达的神经系统,使节肢动物能及时感知多样和多变的环境因子,并迅速作出反应。 2节肢动物有触觉器、化感器和视觉器等主要感觉器官,有些具有听觉、平衡器等。 3中枢神经系统为

6、链状,神经节有十分明显的愈合趋势。 神经节的愈合提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和信息、指令运动的机能。,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八、独特的消化系统和新出现的马氏管,1发达的消化系统,与较高的新陈 代谢水平相适应。 一部分种类还有储存养料的结构如中肠突出物和回收水分的结构如直肠垫(retcal papillae)。这些对于陆栖生活至关重要。2产生了新的排泄器官马氏管(Malpignian tube),位于中肠和后肠之间,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已知有110120万种现存种,占动物总数的4/5。现存动物分为2亚门,6纲。,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节肢动物门,原节肢动物亚门:,真节

7、肢动物亚门:,肢口纲 蛛形纲 甲壳纲 多足纲 昆虫纲,此外,还有化石种类三叶虫纲,有爪纲,三 叶 虫 化 石,一、有爪纲(原气管纲)(Onychophora),1形态介于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兼有这两门动物的特征。(1)相似于环节动物的特征:皮肤柔软具环纹及皮肌囊,躯干、附肢无关节,排泄器官按节排列,输卵管内具纤毛等。 (2)相似于节肢动物的特征:大颚由附肢变成,开管式循环,心脏管式而具心孔,混合体腔,以气管呼吸等。,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2雌雄异体,多为胎生,直接发育。 3陆栖,夜行,肉食。 4种类稀少,地理分布不连续。,代表动物:栉蚕,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二、甲壳纲 (Crus

8、tacea),(一)代表动物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ese) 1. 外形:身体原有20体节,组成两个体部:头胸部和腹部 1)头胸部由13个体节组成,具有头胸甲(carapax) 2)腹部6节,还有1节为尾节,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3)附肢,除尾节外,每个体节具有一对附肢,共19对。 头部具5对附肢,依次为:小触角,司嗅觉、平衡及前方触觉;大触角,司两侧及后方触觉; 大颚,为咀嚼器官; 第一小颚,是抱握食物的器官;第二小颚,又称颚舟片,其功能是扇动鳃腔内的水流,以利呼吸。 胸部具8对附肢: 前3对为颚足。,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后5对为步足

9、,其中前2对步足末端钳状,第二对特称为螯肢;其余步足末端爪状。 雌生殖孔位于第3对步足基部。 雄生殖孔位于第5对步足基部。 腹部6对附肢: 前5对为游泳足。 雄性第二对游泳足内肢内缘有一小突起为雄性附肢,有协助两性交配的功能。最后一对腹肢称为尾肢。,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外骨骼的关节,游泳肢,步足,腹部,触角,头,胸,头胸部,螯肢,口器,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2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消化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 前肠,包括食管和胃。 胃膨大呈囊状,分两部分,前面是贲门胃(cardiac stomach),用来研磨食物;后面是幽门胃(pyloric sto

10、mach),有过虑食物使之进入中肠的作用。 软甲亚纲的胃特别发达,胃内面的角质膜增厚为胃磨(gastric mill),具胃磨的胃特称为磨胃(masticatory stomach)。中肠,长,能吸收养料。 具有中肠腺(midgut gland)后肠,短,肛门位于尾节腹面。 在胃和中肠之间有一对不发达的盲肠。一对肝脏位于胃的两侧,肝脏不仅分泌消化酶,还通过其输出管储存肠内已经消化的食物。,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2)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发达,开管式。 包括心脏和动脉两部分。 由心脏发出7条动脉,血液通过这些动脉及分支,流入身体各部分和器官的组织间隙内。 狭小的组织间隙称为血腔

11、,宽大的称为血窦,血腔及血窦在体内分布有序,因此血液循环是定向而有规律的。 血腔内含动脉血,而血窦内含静脉血。 甲壳动物的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含血红蛋白(haemoglobin)和血蓝蛋白(haemocyanin)两种呼吸色素,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3)呼吸器官: 鳃,共7对。鳃的数目和结构因种类不同而异。 由于第二小颚的拨动,鳃室内的水不停地循环。 另外,鳃除呼吸外,兼有排泄功能 。 (4)排泄器官: 触角腺(antennal gland),也称绿腺(green gland)。 由环节动物的后肾管演变而来 。 小颚腺(maxillary gl

12、and),也称壳腺(shell gland)。 无论是触角腺还是小颚腺都是由环节动物的后肾管演变而来。甲壳纲的成虫仅具有其中之一。 甲壳动物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大部分为氨,称为排氨型代谢动物(ammonotelic animals)。,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5)神经系统和感官:中枢神经系统分脑、食管下神经节和腹神经链三部分。腹神经链有11个神经节。 脑和各神经节都发出神经到身体各部分。 第一对触角是味觉器官,第二对触角的触毛则接受机械刺激。此外还有平衡囊、复眼等感觉器官。 甲壳纲低等种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仍然保持梯形。 蟹类腹神经链上的所有神经节愈合成

13、一个大的神经团。,(6)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头胸部内中肠上方和心脏下方。 日本沼虾多在春夏两季繁殖。雌虾抱卵23周,孵化出蚤状幼体,经9次蜕皮变态为仔虾。 甲壳纲中极少数种类雌雄同体外,一般雌雄异体。除少数种类兼行单性生殖外,一般只行两性生殖。 多数种类有抱卵习性。 受精卵经过发育孵出幼体。幼体类型很多,因种类而不同;要经过几种幼体的连续发育变态,才变成成体。,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沼虾的内部结构模式图,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二)甲壳纲的主要特征:,1. 结构在节肢动物门中比较原始。 2. 身体

14、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3. 附肢对数较多,触角有2对;同时附肢大多保持 双肢型。 4. 用鳃呼吸。 5. 绝大多数种类水栖,海洋中种类特别丰富。,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三)重要类群:1鳃足亚纲(Branchiopoda):体小,胸肢扁平似叶。如 卤虫(Artemia)。,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2桡(rao)足亚纲(Copipoda):无头胸甲。如水蚤。,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3蔓足亚纲(Cirripedia):身体分节不明显如纹藤壶(Balanus amphitrite)。,第二节 节肢动

15、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4软甲亚纲(Malacostraca):为本纲最大的亚纲。甲壳坚硬,头胸甲特别发达。体节数恒定。两性生殖孔位于一定体节上。腹部有附肢。 软甲亚纲重要的目有:1)等足目(Isopoda),如栉水虱、海蟑螂等。,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海蟑螂,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海蟑螂之二,剑 水 蚤,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跳沟虾 Orchestia gammarella,2)端足目(Amphipoda),如跳钩虾等。,3)磷虾目(Euphausiacea), 如华丽磷

16、虾(Euphausia superba)。,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4)十足目(Decapoda),各种虾、蟹,如对虾,中华绒螯蟹,龙虾,三疣梭子蟹等。,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沼 虾,龙 虾,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日本对虾,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寄居蟹与海 葵,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三疣梭子蟹,招 潮 蟹 一 种,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二、甲壳纲,三、肢口纲 (Merostomata),(一)代表动物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