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发展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86496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思想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儒家思想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儒家思想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儒家思想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儒家思想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思想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思想的发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对于它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从这个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 冯友兰(我国著名哲学家) 请思考: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一门注重解决人世现实问题的伦理政治学说),说到社会责任,可以用一个譬喻来说明:一个国家就像一辆游览车,领导人负责开车,带我们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观赏享受,但是车开到一半,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倒下来了,请问在这时候车上的人有谁可以继续开车?是有钱的吗?有权的吗?力气大的吗?还是想开车的人呢?都不是。这时有个孔子,把开车的原理

2、及车的构造都学会了,自然是他这个会开车的人有使命和责任把大家带到一个理想的世界去。这就是何以知识一定带来使命,何以读书人要有一种责任感,在饱读经典,了解过去几千年社会发展的历程之后,能够总结经验,引领大家走上正途。这就是儒家的入世情怀。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准备有了才华学问之后,可以造福社会,负起社会责任。,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明清之际,基本主张:,仁、礼、为政以德,思想核心:“仁” ,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春秋)儒家思想内容,“礼”:“克己复礼”,恢复“周礼”的权威,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3、立国立身的基础(保守),早年当过管理仓库和畜生的小官;中年时做了三个月司寇;晚年从事教育。孔子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仁政”:,孟子名轲(前372-前289),邹国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其言论录为孟子(后被列为四书之一)。, “民贵君轻”,“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1.孟子的思想:,“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赋敛, 民本:,伦理观:“性本善”, “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2.荀子的思想 “仁义”与“王道”,“以德服人” 民本:(君舟民水)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礼法并施 伦理观:性恶论 学习礼义,荀子名况(前313-前238),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的

4、思想家,他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其言论集为荀子。,去恶,向善,(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背景,3、思想: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在争鸣中融合吸收,1、政治:分封制崩溃,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放弃王道:仁、德,崇尚霸道:武力),封建制度逐步确立。,2、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社会变革,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在当时地位和影响,1、蔚然大宗 2、未受重视,其学说强调道德感化,重视伦理亲情,脱离当时奴隶制渐趋崩溃、战国纷争的现实,无助于实现统一,不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1、吸收其他学派思想,体系更完整 2、开始与政治相结合,西汉董仲

5、舒的新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晚年著春秋繁露创制新儒学体系.,“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辞之说减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西汉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历史背景,1、由于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加强,无为而治”的思想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2、社会危机严重,威胁西汉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王国问题

6、 边患问题 土地兼并,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地位和对当时影响,影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积极:,消极:,儒学独尊,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是一种文化专制,宣扬封建纲常伦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束缚人性,神学迷信色彩浓,地位:独尊、正统思想、主流思想,确立过程(汉武帝措施)?,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编订“五经”作教科书 建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以儒学为核心,糅合道家、法家、阴阳 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外儒内法) 2、神化君权(神学化) 3、经学化,程颢 1032-1085,程颐 1033-1107,宋朝的程朱理学思想,二

7、程思想:,1、理是万物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朱熹思想:,3、认识论:格物致知,探究万物,1、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2、“存天理,灭人欲” 3、认识论: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不是求科学 之真,宋明陆王心学的思想,南宋:陆九渊的心学,1、“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 2、格物致知:穷理只需反省内心,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核心)和“知行合一”,明中后期:王阳明的心学,背景,政治:宋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思想:佛、道盛行挑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儒学复兴的成果,宋明理学的地位和影响,地位:,宋明理学可取的一面:强调道德修行,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

8、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 片面强调尊卑等级观念; 思想压制,束缚人性,影响,官方哲学,宋明理学的特点,1、哲学化 2、唯心主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的思想:,1、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 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2、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黄宗羲的思想:,1、批判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 3、限制君权 4、工商皆本,顾炎武的思想:,王夫之的思想:,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2、主观认识是有客观对象引起的 3、朴素的辩证法思想,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思想

9、2、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1、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3、思想:理学束缚人性,崇尚空谈 4、阶级: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明清之际儒学活跃的背景,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影响 促进了儒家思想焕发生机,对近代反封建专制斗争起积极推动作用,地位:焕发生机,1、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性(中国的启蒙思想) 2、注重实学(经世致用) -体现了时代特色,特点,小结:1、四大阶段,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明清之际,先秦:原始儒学,汉代: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吸取其他思想,不断发展 迎合了封建专制

10、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统治者的推崇; 强调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2、为什么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落?,1、儒家自身: 2、政治因素: 3、内涵因素:,启示:历史上的儒家学说能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自我更新,已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儒学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毕竟与当今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多有抵牾(精华、糟粕)。,当代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综合创新,内容: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并主张把探讨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放到首位。,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1、论语雍也,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论语十则,孔子的哲学思想:,敬鬼神,重人事,敬畏: 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足,远之:强调关注现实社会,把处理现实问题放在首位,体现了孔子的现实主义、实用主义精神。,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人概括)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2、,为社会建立精神价值体系,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3、儒学思想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1、仁义、孝、诚信、义利观等: 2、仁政、德治、民本思想等: 3、大一统思想: 4、正身自省、修己安人等: 5、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荣辱观、和谐社会 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国家统一 个人修养 教育理念,1、(2013年重庆高考1题)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2、(2013年福建高考16题)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

13、,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3、(2013年高考全国卷25题)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练习,4、(2013年广东高考14题)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5、(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54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心外无物 C吾心即是宇宙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典例展示,请你依据上面四个历史遗存之照片,简要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时期、儒学代表人物、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地位)。,儒家文化精神: 一是担负历史责任、注重整体利益 二是崇尚气节、正道直行 三是求是务实、自强不息 四是讲求道义、关心他人 五是贵和持中,宽忍平和 六是豁达乐观,以道制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