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6219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大学校长对比,By校长组,中外大学校长对比,选拔任用,校长职权,角色定位,校长培训,学术背景,西方教育研究学者对大学校长的角色的描述: “勇敢的拓荒者”弗莱克斯纳 “博学首领”索尔斯坦维布伦 “文明世界出现的最常见的骗子和色彩斑斓的搪塞者”厄普顿辛克莱 “领导者”还是“官员”? 哈钦斯 “教育家”还是“看管者”?哈德W多兹,角色定位,克拉克科尔认为多元化巨型大学校长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掌权人、信息灵通人士”,这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长角色已由单一性变为多样性。,我国大学校长的类型演进大概可简要归纳为:政治家型科学家型综合型,随着大学功能多元化的发展,大学校长必须首先是出色

2、的管理者,既能运筹帷幄,做好全面规划,又要能协调内外,达到整体和谐;其次是大学者和教育家,了解学校特点、懂得办学规律并提供一切有利条件,这是大学校长的发展取向。,结论,选拔任用,美国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的最高管理机构都是董事会,董事会聘用校长和管理人员,并负责管理、检查、监督他们的工作。董事会倾向于从外部选取校长,一般来自于其他大学和学术机构,人员交流在性质和规模相近的学校间进行,或是高水平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向低水平大学流动。,美国大学校长的选拔,英国大学通常由理事会和评议会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向社会做广告,可以由个人申请,也可以由第三方推荐候选人,这样得到许多候选人名单,联合委员会选择一些条件较

3、好的候选人面谈,从中筛选23人作为校长最后候选人,然后对这最后候选人进一步考察,由校内和校外人士反复斟酌,最后确定校长当选人并由理事会任命。,英国大学校长的选拔,选拔任用,法国大学校长的选拔,法国政府将大学的所有教授、讲师都作为国家公务员进行聘任,但把选拔校长的权利交给大学的理事会,实行学术自治。法国大学的理事会由教师、学生、研究人员、行政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校外人士等的代表组成。教师代表中以教授为主。理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决定本校的重大事宜。,选拔任用,选拔任用,德国大学校长的选拔,德国在教育管理上实行分权制,各州在文化教育方面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联邦的权力有限。州教育部负责批准大学的章程,根

4、据各学院和系的提名任命教学人员,而把选举校长的权力交给大学内的最高权力机构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通常由四方面人员的代表组成,即:教授、助教或科学助手、其他职工以及学生。,中国大学校长的选拔,我国公有制大学校长的选拔制度为组织部门考核任命。在我国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下,高校校长的选拔、任命都属于行政领导干部管理的范畴,其选拔程序和选拔原则与行政干部任命程序基本相同,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高校校长选拔方式的特殊性。同时在校长选拔过程中,候选人的提名是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被缩小在极狭小的圈子内,往往实行的是等额候选,民意测常常是候选人基本内定以后才进行。,选拔任用,在大学校长的选拔过程中,校内委员会的民主选举

5、是关键性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政府对校长的任命通常只是形式而已;国家对大学进行控制不是通过行政干预而是通过法律和经费; “教授治校”是大学管理文化中的主流。从发展趋势来看,大学的社会职能将日趋复杂,校长的任职条件也会越来越高;在管理体制中,校长的权力越大,校长的任职条件越高,选拔程序越复杂。,启示,任期比较,人民日报于2007年8月24日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一项针对1792所高校校长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为4. 1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著名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为5. 9年,而美国同类大学的校长任期为12. 2年。,美国校长的一般职责应包括:,确定目

6、标;确定发展重点;建立或改组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助手班子;筹集、分配和重新分配经费;处理非常规事件;处理与董事会、教师、学生、职工、校友及其他外部组织的关系,校长职权,大学校长的权力跟他或她的特殊地位有关,他或她是评议会、政策和资源委员会等学校主要机构的主席,是评议会和理事会的主要负责人。可以对制定政策产生影响,对教师的晋升有很大的影响力。校长必备的主要能力是:对各种会议过程有高度的洞察力,引导会议进行,进行必要的总结,达成共识。安排好日程,处理争议,保证文件的准确。,英国校长的一般职责应包括:,校长职权,(1)结构领导 (2)人际领导 (3)教育和科研领导 (4)政治领导 (5)象征领导,中

7、国校长的一般职责应包括:,校长职权,学 术 背 景,世界顶尖大学的校长一般具有在多个大学的求学经历,这一点从美国常春藤大学现任校长的教育背景中可以看出,8所大学中只有达特茅茨学院的校长詹姆斯怀特(James Wright)学士、硕士、博士都就读于同一所大学,其他校长至少拥有两个不同学校的求学经历。再比如世界著名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知名校长克拉克克尔,就曾就读于斯沃斯莫尔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做过研究。而中国校长学科背景相对单一。,一、学科背景的多元化,二、学科类别,为什么我国对理工科背景的人才担任大学校长有着特殊的偏好?,三名校学习的背景,艾略特毕业于哈

8、佛大学、赫钦斯毕业于耶鲁大学、克拉克克尔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实际上,世界最好的100所大学的校长全部来自西方著名大学。一般来说,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很多都具有名校背景,但目前我们还很缺乏在国外顶级大学学习过的大学校长。,四.学历层次,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这些大学校长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属于非常尖端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如世界最好的100所大学的校长都是博士学位获得者,排名前20位的大学,有6位校长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人士,其中3位还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中国校长的其就读层次还有待提高。,校长培训是一个世界各国关注的教育命题。美国、 加拿大、 英国

9、等西方国家历来重视大学校长的在职培训。 他们不但制定政策法规、 投入足额资金保障培训工程的实施, 而且还不断创新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校长培训,国外大学校长培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问题中心模式问题中心 (problembased) 模式最初出现在医学教学中,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引入校长培训中。 它要求校长理解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2 同伎互助模式同伎互助模式 (PeerAssisted Leadership,简称 PAL 模式) 是由美国旧金山远西实验室的教学管理研究所创设的。 该模式以教学领导特性、 校长需求、 成人为学习者等一系列设想为理论基础。,3 辛迪加

10、模式澳大利亚管理人员运用辛迪加 (Syndicate)模式为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培。“辛迪加” 是指为了某项特定任务而组合的团体。 辛迪加培训模式具体是指根据学员的不同经历而精心组织设计一项工作并促使学员合作。 4 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模式校长发展促进中心 (the Center for Ad-vancing Principalship Excellence, 简 称 APEX)依据医药、 建筑等行业的做法, 利用案例记录纠正校长培训与实践脱节的缺点, 并创设了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模式。,5 英国校长培训模式英国校长培训由 “国家校长专业资格” (简称 NPQH)、 “校 长 领 导 与 管 理 计 划

11、” (简 称HEADLAMP) 和 “在职校长领导计划” (简称LPSH) 三个层次组成。从这五种培训模式可以看出,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校长培训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 能够科学定位大学校长的角色和作用。 第二, 校长培训工作具有良好的制度保障。 第三, 培训机构的专业性强。,中国大学校长培训模式 1、课程进修模式。 课程进修模式常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对大学校长进行政治素质和教育管理素质方面的培训。 这种模式以短期集中为主。 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较系统地传授知识,具有 “低投入, 高产出” 的特点。 2、校长论坛模式。2002 年 7 月, 教育部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外大学

12、校长论坛”,3、海外研修模式。全球化的教育背景要求大学校长走出国门, 确立国际化与世界化的新视角、 新观念。 4、中外名校校长合作研讨模式。 从 2004 年起, 中国教育部和美国耶鲁大学多次联合举办暑期 “中国大学高级领导研讨班”,包括中国目前著名大学在内的高校主要领导赴耶鲁大学参加研讨。 在研讨期间, 中外名校校长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就两国的大学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探讨。,5、教育会诊模式。 这是一种实践导向的培训模式。它的操作流程是:理论学习研讨 参观考察学习集体教育会诊制定解决问题方案跟踪指导达到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培训内容差异外国校长培训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 这个特点反映了校长培训工作的时代要求。 虽然国外大学校长培训中会有部分理论学习的内容, 但是更多的是向学员传授解决学校管理问题的技巧,通常是以参加者的实际需要为导向来设计明确、具体的培训项目和内容。,中国校长培训内容学科化。这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 即培训的内容不适合校长学习, 不能针对校长实际需要, 不能切合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培训的内容缺少操作性。这种培训, 有的沉闷刻板, 有的也可能精彩, 但结果是“听起来很过瘾, 但实际上没有什么用”。,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