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法律专题复习课件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86013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法律专题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政治法律专题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政治法律专题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考政治法律专题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考政治法律专题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法律专题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法律专题复习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件,法律专题复习 知法用法守法 过安全的生活,中考命题趋势,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尤其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期,随着未成年人问题的增多,这部分内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考查内容与法律的基本知识及初三国情中“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整合,多以选择题和背景材料题出现,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命题形式向开放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运用辨证的方法分析所给材料中主人公的行为危害,造成的后果及相应的启示等,检测考生的是非立场及实践能力。,课标要求,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

2、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3.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思。,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考点内容上侧重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机关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以及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义务教育法”考查考生对法律规定的四种特殊保护的认识,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与应承担的义务。通过案例、漫画、背景材料等形式,考查考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自我保护对策。,能力要求,(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生活中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本知识点常以选择题、概括题的形式出现。,(2)法律的特征

3、及作用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形式出现。,(4)违法行为的种类、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一般违法与犯罪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犯罪的危害性、加强自我防范,自觉遵纪守法、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考点,命题时常常结合时政热点创设具体情境(案例),考查考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题型多样。,(3)犯罪的特征、刑法的作用及刑罚的种类,常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3、考点预测,法 律 一,1.定义/特点,国家制定、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具有普遍约束力,体现人们意志、利益,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违法),一般违法行

4、为,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违法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标志) 刑法当罚性(必然后果),主刑,附加刑,违法和犯罪之间的关系,2.未成年人和法律,专门针对位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保护(基础)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为什么青少年需要特殊保护?,(1)一方面,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给予了无限的关怀和特殊的保护。,青少年怎样自我保护?,(1)杜绝

5、那种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错误想法。,(2)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3)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4)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3.远离不良诱惑,拒绝黄、赌、毒。,条件,8、法律的三个特征 P87,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的特征:

6、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9、法律的作用及表现 P8990,(1)法律的作用之一是规范作用。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法律的作用之二是保护作用。法律的保护作用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

7、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11、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法律?,(1)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2)如果道德是人民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要守规则,做到不违法。,1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后果。P93,(1)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2)违法行为的分类: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宪法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简称违宪行为。,(3)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

8、为;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4)违法行为的后果:任何一种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相对于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的情节恶劣,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13、正确认识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2)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关系,14、刑法的含义及作用(P94),15、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P94),16、刑罚的含义及种类(P95),18、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关系,

9、19、如何正确理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17、犯罪的原因?(P97、98第一段),20、在今天的法治社会里,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我们应如何远离犯罪?)(P99-P100),(2)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3)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4)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1)杜绝那种认为

10、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错误想法。,21、党和国家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1)一方面,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给予了无限的关怀和特殊的保护。,2、我国是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党和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制定了两部法律,即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置了“四道保护防线”,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22、家庭保护的重要性及要求。P104,23、学校保护的要求、原因及内容 P

11、104,24、社会保护的要求及内容 P106,25、司法保护的要求及重要措施 P106,26、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二、整合核心知识,1、我们身边的诱惑有哪些?,领奖台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的诱惑,邪教的诱惑。,2、我们应如何拒绝不良诱惑?,拒绝不良的诱惑,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去克服。方法如下:(1)避开诱因法。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交流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2)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3)专时专用,改正不良的习惯。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一

12、)单选题,1、对电子游戏的诱惑,正确的态度是,A、每天只玩一个小时 B、内容惊险刺激,要全力以赴玩下去 C、电子游戏开发智力有利无害 D、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来坚决抵制这一诱惑,D,四、典型例题精选,(一)单选题,云南省一些中小学校开展了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如参观戒毒所和禁毒教育图片展览、观看禁毒教育影视和召开主题班会等。回答23题。,2、通过活动,同学们产生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有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对人体和社会有高度危害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应依法严惩 禁毒与云南边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关系不大 青少年要珍爱生命、拒绝和远离毒品 A、 B、 C、

13、D、,B,(一)单选题,3、参加学校组织的禁毒教育活动,提高了我们的认识,也要求我们自觉做到不吸毒、不贩毒、不种毒 向亲朋好友宣传毒品的各种危害 发现毒品或贩毒人员,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学校报告 积极参加惩治毒品罪犯和禁毒立法活动 A、 B、 C、 D、,A,(一)单选题,5、下列不属于毒品基本特征的是,A、成瘾性 B、娱乐性 C、违法性 D、危害性,B,6、我国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下列做法体现这一要求的有清缴和销毁盗版、色情光碟 查处和关闭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打击聚众赌博,取缔迷信活动 清理整顿非法占用农民耕地,A、 B、 C、 D、,A,(一)单选题,7、2005年

14、7月,文化部游戏产品内容审查委员会审定第一批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产品。并向社会公布。这一举措表明青少年所受到的是 A、国家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B,四、典型例题精选,12、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查处的违法犯罪案件中,被绳之以法的既有普通百姓,也有领导干部和社会名人等。这表明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我国法律是专门用来惩处违法犯罪的 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 B、 C、 D、,C,四、典型例题精选,13、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多高、功劳多大,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

15、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这说明法律是,D,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B、规定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规范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D、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的行为规范,四、典型例题精选,14、“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律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C,A、法律必须依靠社会舆论来保证实施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必须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的行为规范,四、典型例题精选,15、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D,A、在校中

16、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B、小李见义勇为 C、12月4日被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D、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犯受贿最被依法判刑,四、典型例题精选,16、下列事件能体现出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A,A、捡到银行卡冒领存款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 B、城管执法人员上门调解邻里因房屋翻新所产生的纠纷 C、2007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开幕 D、农业部补贴苹果套袋关键技术示范项目,四、典型例题精选,20、我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对行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如行人闯红灯最高可处50元罚款。行人闯红灯的行为是,D,A、违宪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四、典型例题精选,21、犯罪分子应受到刑罚的处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的两大种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