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858386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第二讲 自觉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智商一定成功吗?,一、健康概念的演变,医学模式:关注生理健康 医学-心理模式:关注生理、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标准 精力充沛,能应付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能够抵御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

2、颜色正常。 头发有光泽。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医学-心理-社会模式:全面健康观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989年,WHO,二、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 1、结构、内涵标准:内在要素健全,结构完整,和谐统一。 2、功能标准:良好地适应环境,包括社会适应,有胜任生活角色的能力。 3、发展标准:心理行为与年龄等人生发展阶段协调。,二)大专生心理健康标准,1、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2、具有健全的统一人格 3、具有开朗轻松的心情 4、具有坚强的个人意志 5、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6、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7、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你有哪几个

3、?差什么?为什么?,三、心理异常表现,层次 1、一般心理失衡 2、常见心理障碍21%-32%,16% 3、精神疾病14%,13.7%,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学业问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障碍、学习成绩不良、学习压力、考试焦虑等; 适应问题:自我认知失调、自我中心、环境应激差、耐挫能力弱、生活能力差等; 情绪问题:抑郁、焦虑、自卑、悲观、无助感;,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不适、社交不良、自我封闭等; 恋爱与性问题:异性交往困难、失恋、多角恋、性生理适应不良、同性恋倾向带来的困扰等; 神经精神障碍: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和社交恐惧等。,四、心理问题的一般原因,1、生理因素和遗传因素 2

4、、客观环境因素 自然、社会、家庭、个人生活 3、主观个体因素性格(人格)缺陷:是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问题:,具体原因,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心理发展滞后,社会化程度低。 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与客观现实有一定的距离。 在行为方面,如,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独立性等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要求。 意志品质,耐挫折力等方面较弱。,2、在新环境的适应上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学校环境 学习方法 人际关系 饮食习惯 语言、习俗,3. 交往能力较弱,无法很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卑,害怕被人瞧不起,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自我中心,对他人的行为反感; 自私,不关心他人,遭到同学的排斥; 语言

5、表达能力差,害怕与别人交往; 性格内向,独来独往。,4、学业压力,对学习成绩定位过高,按照中学的排位来要求自己; 学习方法不当,仍然延续中学的学习方式; 忽视自己的学习特点,以他人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为标准; 补偿心理:把成绩当作成功的成功的唯一标准和途径,以弥补自己其它方面的欠缺; 专业问题。,5. 家庭经济困难所带来的压力:截至2001年5月,共有53.4万名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金额为33.37亿元,其中17万学生已经与银行签定了贷款合同,占申请人数的31%。但有近70%的申请者无法得到贷款。,6. 异性交往与恋爱问题 异性交往的自卑与紧张; 恋爱与学习矛盾而导致的焦虑; 对自己体态

6、、性征的担忧; 失恋导致的情绪障碍; 不当性行为带来的困扰。,7. 双刃剑:网络心理障碍 网络交际成瘾; 色情成瘾; 游戏成瘾。,8. 家庭、社会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 家庭不和 社会风气 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人才标准 社会竞争与大学生就业压力,五、心理健康调适的主要途径,一)学会处理生活中的压力 压力是个体面对具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技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1、没有压力就不是现代人 2、压力过度 生理、心理、行为,缓解,了解自己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目标; 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分; 建立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自信豁达

7、,知足常乐; 通过想象、静坐、放松等方法学会松弛。,二)承受挫折,原因 1、外因:天时地利人和? 2、内因:1)心有余(期望太高、太多)2)动机冲突3)能力、条件不足4)脆弱,敏感,感情易受伤害5)不合理的信念与心理反应模式,动机冲突类型,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4、双重趋避冲突:,不合理信念,1、绝对化: 2、至善主义: 3、以偏概全:,挫折的必然性,挫折的双重性,承受挫折,可以有如下方式:1、隐忍、忍耐。但防积郁成疾。2、适度宣泄。但防造成伤害。3、转移情绪。4、化解烦恼,想得开。5、求助:亲人、好友、心理医生。,三)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1、合理宣泄2、情绪的转移 3、改变认知 4、自我暗示,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五、关于心理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