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 6.中国的农业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5781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9.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 6.中国的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区域地理 6.中国的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区域地理 6.中国的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区域地理 6.中国的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区域地理 6.中国的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 6.中国的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 6.中国的农业(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农业,水稻种植业,渔业,牧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农业:,林业,副业,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季节性、周期性,原则:不违农时,练习: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地域性,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科技,政策,1、自然因素,气 候,地形,土壤,水源,热量,光照,水分,农作物种类、复种指数,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农作物类

2、型及分布,农业类型及分布,种植业: 畜牧业:,农作物的种类及产量,茶叶酸性土壤 东北大米黑土肥沃,苹果、梨、柑橘、椰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分布,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湿润半湿润地区:种植业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畜牧业,棉花,平原,山区,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劳动力、生活习惯、技术,最终决定 农业的类型和规模,市场范围, 农产品销售,推行技术、增减面积、 调整布局和结构,商品粮基地建设,鲜奶、蛋禽、 花卉等鲜活产品,供求变化,3、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二、农业分类,农业,农业,(一)中国种植业,概念,种植业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分布,土地:,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气候:,

3、适宜的光照、热量、水分,水源:,灌溉水源充足,湿润、半湿润的平原、 丘陵、盆地地区,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生产部门,种植业,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油菜,花生,棉花,糖料作物,甘蔗,甜菜,大豆、芝麻,亚麻,蚕丝,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喜食偏好。 不利因素: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早稻春种夏收,晚稻夏种秋收,云贵高原,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水稻:喜高温多雨、地势低平、水分条件较好平原地区 南方(集中):长江流域(最

4、大)、珠江三角洲等华南各省、台湾西部平原 北方(分散):华北的河湖洼地、东北一些河流及山间平原、西北灌溉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小麦,生长习性: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小麦,区位选择:(商品谷物农业) 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利因素: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按生长季节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秋季播种,越冬,春末收获。 春小麦:春季播种,夏季收获。,冬

5、小麦,春小麦,春小麦,春小麦,冬小麦,长城,我国小麦生产以冬小麦为主。 长城是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界线。,春种秋收,秋种夏收,春小麦:长城以北 ,岷山、大雪山以西的东北平原、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北方: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最大)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主要分布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以南也有种植,小 麦 优 势 产 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大兴安岭沿麓平原,玉米,生长习性:喜高温,适应性强,分布广,我国是世界玉米的产销大国,总产量仅次于美国。,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松嫩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

6、,江淮地区,三江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中国商品粮基地,形成条件: a、粮食生产条件较好,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较大,余粮较多; b、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多.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 c、粮食生产集中成片; d、以粮食生产为中心,交通运输方便.,分析南方 、东北商品粮基地各地的优势?,南方优势:水热资源丰富,复种指数高。 东北优势:地多人少 ,粮食商品率高,提供的量大,机械化水平高。,南疆地区,长江下游沿江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南疆生产优质长绒棉的优势?,热量资源丰富(暖温带),光照资源充足,绿洲上有一定的灌溉水源,对棉花的生长采摘非常有利。,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棉花的条件?,有

7、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与收摘。 不利;播种时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麻是夏布的原料。我国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蚕桑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甘蔗、甜菜、油菜、花生,甘蔗: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热量、需肥量大、生长期长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云南等省。 甜菜:喜凉爽、耐旱、喜盐碱。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油菜:喜温喜湿。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北移南迁”趋势(图) 花生:疏松的沙土、砂砾土或砂壤土,耐旱。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渤海、黄海沿岸。山东产量最多。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油料作物中,在我国分布最

8、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分布地区;长江流域,花生,生长习性:喜高温干燥,不耐霜,适宜微碱性砂质壤土。原产巴西。生育期100150天,个别晚熟品种可达180天。,中国油料作物分布,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东北平原 内蒙古东部,芝麻:喜温怕涝。淮河流域,汉水流域,江汉平原。,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甜菜,40,o,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糖料 作物,甘蔗,甜菜,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分布: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分布:黑龙江

9、、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寒温带),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南蔗北甜,甜菜,甘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新 疆,总结: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甜菜,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甘蔗,糖料作物,东北地区,大豆,主要在河南,芝麻,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油菜,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

10、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花生,油料作物基地,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商品棉基地,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分 布 地 区,基地类型,我国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水田,旱地,水稻、冬小麦,春小麦、冬小麦,棉花、甘蔗、油菜,棉花、甜菜、花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林业,东北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森林区 。 西南

11、林区:包括横断山区,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也是以天然林为主。 南方林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以人工用材林为主 。,目前存在的问题:天然林采伐过度,森林面积缩小。 措施:(1)控制采伐量,加强营林、造林,建设速生丰产林。(2)开展全民性义务植树。(3)除营造用材林、薪炭林,大力发展经济林。,主要林业生态工程,141”绿色工程,1个基地: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4个体系:,“三北”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发生, 改善生态环境。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

12、暴雨的侵袭。 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1个工程:治沙工程,经济林产品,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辽宁等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 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渤海湾苹果带 西北黄土高原苹果带,长江中上游沿岸地区 南岭地区 武夷山地区,柑橘优势产区,3.经济林木,茶叶、毛竹、樟树(主产于南方各省丘陵山区),3.经济林木,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椰子(热带,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3.经

13、济林木,天然橡胶 (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海南岛、雷州半岛),我国是茶叶原产地茶叶生长环境:气候温和湿润,多云雾,光照强;排水良好的坡地;酸性土壤。我国茶区辽阔,广泛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山地和丘陵地带,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产量最多,是我国著名的五大产茶省,其次是云南、广东、湖北等省。,3.经济林木,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牧区(图)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郊区畜牧业:为城市提供乳、肉、蛋、禽。分布在城市郊区。,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

14、牧草生长。 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利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受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内蒙古三河马,内蒙古三河牛,牦牛,新疆伊犁的细毛羊,五.,A 我国草场资源利用现状: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沙化和碱化面积增加;草场载畜量越来越少,一些地区已达到饱和状态。 B 保护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大力建设人工草场。,水产业,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15、: 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大陆架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夏季墨鱼讯,冬季带鱼讯。,海洋渔业,1.渤海海区渔场: 渔场条件: 存在问题:捕捞过度、水质污染 2.黄海海区渔场: 渔场条件: 主要渔港:大连、烟台、青岛,3.东海海区渔场-我国最大渔业区,捕捞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渔场条件: 最大渔场:舟山渔场“天然鱼仓” 主要经济鱼类 :带鱼、黄花鱼(90%以上) 主要渔港:上海、沈家门、宁波 4.南海海区渔场深海鱼类 渔场条件: 主要经济鱼类

16、:金枪鱼、鲨鱼 我国主要远洋渔场:西沙群岛海域 主要渔港:广州、汕头、湛江,复习: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海洋渔场的自然条件,1.位处暖流与沿岸冷海流交汇处。 2.长江、钱塘江在此入海,带来丰富的饵料。 3.海底平坦多泥。 4.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冬暖夏凉。,淡水渔业,1.资源丰富,淡水鱼类居多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鲤鱼、鳙鱼 2.分布: 长江、淮河流域 最发达地区,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珠江流域 第二产区,养殖淡水鱼类的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1.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异 由于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导致农业地域类型随之发生改变;由于南北跨纬度多,热量自北向南增加,农作物的熟制也由东北的一年一熟到南方的一年三熟;在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则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域分异。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