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佛教常识介绍苏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5630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27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佛教常识介绍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佛教常识介绍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佛教常识介绍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佛教常识介绍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佛教常识介绍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佛教常识介绍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佛教常识介绍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佛教常识介绍,宇宙观和世界观,佛教认为: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劫):劫为一个漫长的时间周期,劫有打劫,中劫,小劫之分,世界从形成到毁坏为一个大劫一大劫分为四中劫(成、往、坏、空),每个中劫分为五小劫,劫后重生 。,一、佛教的信仰。,生命观,六道轮回观: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鬼,地狱。前三者为三善道,后三者为三恶道。佛教认为:生命是在无尽的轮回当中。,二、佛教在中国传播。,佛教东传及其中国化。 取经与翻译。,中国佛教的特点与印度佛教相比,简易性成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认为佛性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先天智慧,因此又能觉悟本性而成佛,众生没有成佛,就是因为迷惑,一旦万念俱灰,真智显露,就能成佛。 顿悟成佛,与渐悟相对:提出一念觉悟,刹那成佛,以禅宗为代表。充分反映了中国佛教的简易。 称名念佛:净土宗,提出:“称名念佛”的易行道。实行称名念佛为外因,实想念佛、观想念佛为内因,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佛国。,敦煌莫高窟甘肃敦煌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石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