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5630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7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商业银行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商业银行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商业银行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商业银行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教学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商业银行,案例:日本大和银行事件,大和银行是日本名列第12位的大型国际性商业银行。1995年9月25日,该行纽约分行主管交易的执行副总裁井口俊英坦言自己在长达11年的时间中累计隐瞒了高达1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随即,大和银行被迫对外宣布其亏损。井口俊英成为继巴林银行交易员里森之后又一个令国际银行界为之震惊的人物。,案例:日本大和银行事件,早在二战结束时,日本就通过了证券交易法,其中第65条严令禁止日本的银行参与国内证券业。该法案类似于美国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旨在保证存款人利益不受证券市场大幅度波动的影响。然而,日本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因此大受限制,在

2、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中也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于是,日本银行业纷纷积极拓展国际证券业务,通过国际渠道进行国内证券投资,以此增加利润,积累经验,等待国内金融管制的放松。许多日本银行将其海外分支机构作为对国内人员进行证券交易培训的基地。由于膨胀太快,交易人员缺乏必要的素养和经验,交易机构又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机制,这就为恶性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案例:日本大和银行事件,井口俊英1976年始在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工作,三年后被提升为交易部主任,从此负责前台交易、后线结算和债券保管。如此三权集于一身,显然违背了资金交易中前线和后线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的风险管理原则,为井口俊英的违规交易提供了机会。自从19

3、84年井口在美国的政府债券市场上亏损20万美元后,他便开始利用职务之便篡改客户账目,把客户账上的债券出售,再造假账说明这些债券并未卖掉。年复一年,假账和亏损积聚迅速,然而大藏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及大和银行总行均未曾检查出问题,直到井口俊英自感难以为继才主动坦白。,案例:日本大和银行事件,大和银行事件实际上已宣告了自80年代以来日本向国际证券市场扩张的努力惨遭失败。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各大银行大面积亏损,纷纷为巨额呆账所困,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已加快了金融改革步伐。1993年出台了日本金融制度改革法,银行与证券业混合经营已成定局。但是,国际证券经营的风险仍是日本银行业面临的长期挑战。,主要内

4、容:,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特征与职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认识商业银行的性质;(重点) 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重点) 了解商业银行的类型; 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重点和难点) 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特征与职能,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的类型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1、银行的起源,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2、银行的产生 近代银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威尼斯银行) 最早

5、的现代商业银行产生于英格兰(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的诞生),(二)商业银行的发展 1、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 从旧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 按资本主义组织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的现代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 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模式的商业银行 德国式综合银行模式的商业银行,3、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银行业务的全能化 业务经营出现了证券化趋势 通过金融创新开发出许多新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获取手续费收入 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证券、保险等各个行业,金融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银行资本的集中化 购并浪潮 全能银行的产生 追求目标为巨型的金融超市,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 目前广

6、泛使用的银行自动化服务系统,包括现款支付机、自动柜员机以及售货终端机等 信用卡的普及,全球性信用卡维萨卡、万事达卡、运通卡、大来卡的广泛流通为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带来了众多的客户和丰厚的收益 银行内部业务处理和银行资金转账系统的自动化,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服务的金融企业。,企业,特殊企业,特殊金融企业,(一)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拥有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独立的财产、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经营,按公司法的规定程序设立; 经营目标是追

7、求利润最大化;,(二)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经营的内容特殊 与一般工商企业的关系特殊 对社会的影响特殊 国家对其管理特殊,(三)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与央行相比: 服务对象不同 从事金融业务目的不同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 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全面、范围更广。,案例:中国工商银行的企业文化,使命:提供卓越金融服务 服务客户 回报股东 成就员工 奉献社会 愿景:建设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 价值观:工于至诚,行以致远 诚信、人本、稳健、创新、卓越,三、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 支付中介 信用创造 信息中介,(一)信用中介,把借贷双方巧妙地联系起来,成为借贷双方的中介人

8、。 最基本的、最能说明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一)信用中介,意义: 通过信用中介形成银行利润。 通过信用中介增加社会货币资金总量、提高社会货币资金增值能力。 信用中介实现货币使用权的改变、优化资源配置,调节产业结构。,(二)支付中介,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意义: 减少现金的使用量和流通量,节约社会费用。 加速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增加了生产资金的总量,促进社会再生产。 使得商业银行拥有持续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三)信用创造,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 包括两

9、层意思: 信用工具的创造,如银行券或存款货币; 信用量的创造,信用创造过程 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 单位:万美元,(三)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过程由央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完成。 意义: 能够发挥货币对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调控的杠杆作用。,(四)信息中介,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 发生在交易之前,指那些最有可能不归还贷款的人最积极地争取贷款,并最有可能获得贷款。 例:冒险者或骗子急切获得贷款,增加不良贷款,促使贷款人减少贷款。,道德风险 发生在交易之后

10、,指借款人可能掩盖借款的真实用途,从事对贷款人不利的活动。 例:借款人获得贷款后改变初始用途,增加还款风险。,四、商业银行的类型,(一)职能分工型模式 (二)全能型模式,五、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一)单一银行制 业务完全由总行经营,不设任何分支机构; 以美国为代表; 优点:防止银行垄断,利于自由竞争;利于协调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业务经营的灵活性较大,容易管理。 缺点:规模较小,经营成本较高,难以取得规模效益;业务相对集中,经营风险较大;银行的实力和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差。,案例:美国单一银行制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上,美国单元制的成立是由于恐惧金融权力的集中。反对分支行制度者认为,如果银

11、行可以任意开设分支行,则势必引起金融托拉斯吞并小银行的现象。因此,各州通过银行法,禁止或限制银行开设分支行。虽然美国禁止任何银行在本州以外开设分支行,但在本州之内开设分支行的限制,则因各州而异。,案例:美国单一银行制的形成与发展,在1900年,美国商业银行共有8738家,分支行仅有119家,当时几乎纯粹是单元制。 近数十年来,开设分支行的限制逐渐放宽。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瑞格尼尔跨州银行与分支机构有效性法案,允许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但由于历史原因,至今美国仍有不少单一制银行。,(二)总分行制 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 大多数国家实行总分行制,英国最为典型。 优点:扩

12、大经营规模,增强实力;分散风险;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资金周转;便于宏观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缺点:易形成垄断,不利于自由竞争,增加了银行内部控制难度。,(三)持股公司制(集团银行制) 由某一集团首先成立一家持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一家或几家银行。 各银行具有互补性,经营实力增强。 美国最为流行,原因是商业银行试图借此逃避法律上对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的限制。 优点:资金利用效率更高; 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客户关系;可以同时经营非银行业务,增加盈利。 缺点:易引起金融权力过度集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活力。,(四)连锁银行制 又称连锁经营制或联合制,指由同一个人或集团控制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

13、,原因在于逃避法律上对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的限制。 垄断性强,利于统一指挥;但不易获取银行所需的大量资本,不利于银行的发展。 与持股银行制的区别:大银行控制力较弱,(五)代理行制 又称往来银行制度,指银行相互间签有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的制度。 银行代理关系是相互的,互为对方代理行。 代理制在实行单元银行制的美国最为发达,在实行总分行制国家的银行之间也存在。,(六)跨国联合制 又称国际财团制,指拥有广泛的国外金融机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组织形式。 特点:不同国家的若干银行联合经营,按各自股份所占比例分配红利、承担风险,任何一家股东银行都不能拥有50以上的股

14、权。 优点:能克服本国银行向跨国业务发展时,在资金实力、知识技能、业务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可降低国内银行单独在国外设置分支机构的成本和费用;拥有国际银行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一、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外来资金。存款在吸收外来资金中占较大比重,是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一)自有资本,自有资本是其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初始资金 主要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以及未分配的利润。 自有资本表明商业银行的实力,表明商业银行的清偿能

15、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巴塞尔协议,1987年12月,12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在瑞士巴塞尔开会讨论加强对经营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资产的监管问题,会议通过并发表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该协议规定了对银行资本和资产之间比例的计算方法和确定比例的目标。,1、关于资本的组成 银行资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股本+公开准备金, 附属资本=非公开准备金+资产重估准备金+普通准备金+呆账准备金+长期次级债务和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2、风险加权的计算 资产负债表的各种表内和表外项目的风险采用五个风险权数(0%、10%、20%、50%、1

16、00%)来度量。 3、资本衡量标准和标准比率目标 资本的衡量标准:用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来评估资本充足程度,即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的标准比率为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为4%。,(二)吸收存款业务,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以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 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三大类,1、活期存款 指那些可以由存户随时存取的存款。 存款目的:用于交易和支付。 特点: 很强的派生能力; 流动性大,存取频繁,手续复杂,风险较大; 相对稳定部分可用于发放贷款,2、定期存款 指那些具有确定的到期期限才准提取的存款。 存款目的:价值储存。 存入时,银行一般是向存户出具存单或存折。 特点: 投资性; 存款准备金率较低; 手续简单,费用较低,风险性小。,3、储蓄存款 指个人为了积蓄货币和取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 储蓄存款也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特点: 存款目的多为积蓄购买力; 金融监管当局管理严格,要求银行对其负有无限清偿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