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856081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六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 血清蛋白质,临床生化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泳分离的蛋白质的基本原理 2. 熟悉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技术,二、实验原理(一),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电泳技术: 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二、实验原理(二),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血清中各主要蛋白质的等电点均低于pH7.0,在pH8.6的碱性缓冲液中,电离成负离子,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 因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pI值不同,在同一pH缓冲液中带电荷量会有不同,此外,各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形状也不一致,所以在同一电场中,各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也不同。带电荷多、

2、分子量小者,泳动较快,反之则慢。,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可将血清蛋白分成五条主要区带,从正极端起依次为清蛋白/白蛋白Alb, 1-球蛋白,2-球蛋白,-球蛋白, -球蛋白。这些蛋白经过染色处理,可展示出清晰的蛋白电泳图谱。如下图所示。,二、实验原理(三),由于染色时,染料与蛋白质的结合与蛋白质的量成正比。因此可将实验图片扫描后,根据每个蛋白条带的光密度,采用软件计算每种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也可将各蛋白区带剪下,分别用一定量的NaOH稀溶液洗脱,进行比色,测出各蛋白质区带的相对含量。,二、实验原理(四),蛋白定量:,影响电泳的因素,三、实验器材,卧式电泳槽,DYY-2型电泳仪,醋酸纤维薄膜(CAM,2

3、 cm8cm):1片/人。 染色缸1个,公用。 漂洗缸3个,公用。 点样器:公用。 滤纸:公用。 镊子:公用。,脱色摇床,扫描仪,四、实验试剂,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0.06)染色液(丽春红S染液)漂洗液:3%(V/V)冰醋酸,迎着光辨别醋酸纤维薄膜(CAM)的光面和毛面。 在毛面的一端1.5cm处,用直尺和铅笔轻划一横线,做点样标记,并用铅笔标号。 将已经编号、标记的CAM膜以毛面朝下的方式浸入巴比妥缓冲液中,浸泡30 min。,五、实验操作,实验准备: 1)醋酸纤维薄膜的准备,电泳装置由电泳槽和稳压电源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有专门的连线连接。电泳槽的正负极各有一个装缓冲

4、液的槽,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 电泳槽置于水平台,两侧注入等量的巴比妥缓冲液,使其在同一水平面。用双层纱布搭桥。,2)电泳装置的准备,1)用镊子取出浸透的薄膜,夹在两层粗滤纸内吸干多余的缓冲液,然后平铺在桌子上(毛面朝上)。 2)在一次性手套上滴一滴血清(3-5l),用点样器在血清上蘸一下,再将点样器轻印在CAM膜的点样线上,待血清完全渗透到薄膜内后移开。,2.点样,1)将加样后的薄膜,毛面向下,垂直架于电泳槽的游杆两端,点样端置于负极,纱布将膜的两端与缓冲液连通 2)将电泳槽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泳仪的正极、负极连接,打开电源,低压,平衡5min。调节电压至90-150V (110V),稳压

5、电泳45min。 3)待电泳区带展开约25-35mm后,关闭电源。,3.电泳,电泳完毕后,取出薄膜,以毛面朝下的方式浸于丽春红S染色液中,染色5-10min。,4.染色,将染色过的薄膜依次放在漂洗缸1,2,3中漂洗,每次5 min,5.漂洗,将漂洗好的CAM薄膜放置在滤纸上,吸干水分,放入扫描仪中进行扫描,并用软件分析各种蛋白质的相对含量。,6.定量,各组分蛋白%=AX/AT 100%AX:各组分蛋白光密度值AT:血清各组分蛋白光密度值之和,7.计算,薄膜的浸润是电泳成败的关键之一。点样时,应将薄膜表面多余的缓冲液用滤纸吸去,但不宜太干。点样时,动作要轻、稳,用力不能太大。电泳时应选择合适的电

6、压,一般稳压在为110 V。通电时,不得接触槽内的缓冲液或CAM,以防触电。电泳槽缓冲液的液面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同时电泳槽两侧的液面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否则,通过薄膜时有虹吸现象,影响蛋白分子的泳动速度。,六、注意事项,七、实验结果,正常参考值,清蛋白 57-68% a1-球蛋白 1-5.7% a2-球蛋白 1.12-4.9% -球蛋白 7-13% -球蛋白 9.8-18.2%,九、临床意义,正常血清蛋白电泳一般可分为5条区带,即Alb,1,2,,球蛋白。 1. 脐带血清、胎儿血清、部分原发性肝癌血清在Alb和1球蛋白之间可增加一条甲胎蛋白带。 2.M蛋白血症 单克隆球蛋白(M蛋白)血症,主要见

7、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以及一些良性M蛋白增多症。在和球蛋白后区段的各部分出现一条致密浓集的M蛋白带。 3.蛋白缺乏症 主要包括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球蛋白缺乏症等。临床上较少见,电泳图表现为a1或球蛋白缺乏或显著降低。,异常的血清蛋白电泳可见以下疾病:,4.急慢性肾炎 表现为a1、a2、和三种球蛋白均增高。 5.肾病 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竭等。表现为Alb降低、a2和球蛋白升高。 6.肝病 包括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主要表现为Alb降低, 和球蛋白增多,出现和球蛋白难以分离而相连的“-桥”,主要是因为IgA的增高所致。IgA与肝纤维化有关。,临床意义,八、方法学评价,优点:CAM电泳具有灵敏度高,标本用量少,分辨率高,区带清晰,电泳时间短,操作简便快捷,CAM对染料不吸附,蛋白区带均匀,背景清晰,既易染色定量,又易透明后进行光密度扫描。 缺点:有轻微电渗现象,薄膜吸水性差,电阻容易增加,当电流较大时,薄膜中水分极易蒸发,造成蛋白质分子变性破坏。,电泳时,血清样品点在支持介质的哪一端,为什么? 电泳图谱清晰的关键是什么?,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