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辨析课件(新人教)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56077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辨析课件(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辨析课件(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辨析课件(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辨析课件(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辨析课件(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辨析课件(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辨析课件(新人教)(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词语辨析 1暴发爆发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山洪暴发”不能用后者,“火山爆 发”“爆发革命”以及“爆发力”等,不能用前者。,2混混沌沌浑浑噩噩原句: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故都的秋)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浑浑噩噩:形容混沌无知的样子。,3萧索萧条原句:足见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故都的秋)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如“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条萧索的荒村”。萧条:可用以形容经济衰微,经济不景气;也可形容景象的寂寞冷落,毫无生气。,4刻

2、不容缓迫不及待两个成语都形容十分紧迫,但有区别,“刻不容缓”是一分一秒也不容许拖延的意思,多形容情势紧迫。“迫不及待”是“急迫地不能等待”的意思,多形容心情迫切。,5嗜好癖好原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灯下漫笔)嗜好:指特殊的爱好。癖好:指习惯性的偏爱,因为有偏爱,多用于贬义。,6数见不鲜数不胜数原句: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灯下漫笔)数见不鲜:指经常看见,不再新奇,偏重次数。数不胜数:形容很多,数不过来,偏重个数。,7遏制遏止原句: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一种

3、感情。(我为什么而活着)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8否则“否则”等于“如果不这样,那么”,后面不能再出现假设的情况,直接跟结果。,9反而“反而”是语气副词,它表示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所预料的 或按常情在某前提下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反而”可用在单句中,但更常见的是用在复句中。例如:有些演员唱 歌、演奏必伴之摇摆、扭屁股的动作,以为可以赢得观众,谁知不但没有博得喝彩声,反而引起了多数观众的议论和指责。,10不免难免 两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两词常换用。 “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副词,一般作后一小句的状语。老栓见了这样子,不免皱了皱展开的眉 心”。“难免”,

4、指不容易避免,后可以跟否定词,意思不变, 如“一个人难免不犯错误”,另外,“难免”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如“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占一点农田是难免的”。注:“未免与“不免难免”意义不同。“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一、通假字1(诗经)三首于嗟鸠兮 于,通“吁”。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说怿女美 说,通“悦”;“女”通“汝”。,2离骚(节选)来吾道夫先路也 道,通“导”。3孔雀东南飞(并序)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4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 列,通“裂”。,5词七首一尊

5、还酹江月 尊,通“樽”。6六国论暴霜露 暴,通“曝”。读p,冒着。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读yn,满足。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7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读f。8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读m。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读zh。,9项脊轩志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你的。10五人墓碑记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资财,钱。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通“又”。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通“捂”,插。,11登泰山记须臾成五采 采

6、,通“彩”,彩色。多平方,少圜 圜,通“圆”。二、古今异义 3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荒唐。今义:水大的样子。 4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约束。,5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6感君区区怀。古义:真情挚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8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9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水陆运输的总称。,10老大徒伤悲。古义:年龄大了。今义:排行第一。 11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容貊。今义:色彩。 1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古义:智慧、力量,此是偏义复词,强调智。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

7、察、想象、思考、判断等。,15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 16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 1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2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古代分数的表示法为母数、子数连用,中间不用“分”和“之”。今义:数词,基数词。2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2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支: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起 一事。 2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所以,古义:“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

8、义: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 连词。 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24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今义:合用为连词。 26抑本其成败之迹古义:或者。今义:常用于动词“抑制”等。27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义:到去。今义:适合,舒服。,28空中而多窍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指“天空中”。33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常指回来。 3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古义:品行。今义:举动。38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义:心腹之人。今义:个人和个人之间的或属于个人或以个人身份从事的;非公家的。,41素不闻诗书之训古义:诗经书经。今义:泛指诗

9、歌等书籍。43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义:头颅与脖颈。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46多平方,少圜古义:平正方直。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或指平方米。,三、常见实词归类 1(诗经三首士也罔极(无,没有。)罔罪尔众(不要,不可。)欺罔视听(欺骗,蒙蔽。)夙兴夜寐(早。)夙夜忧叹(日。)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夙,罔,故,2孔雀东南飞(并序),大人故嫌迟(总是,老是。) 知是故人来(老朋友,此处指原配丈夫。) 故作不良计(故意,有意地。) 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旧交情,老交情。),适,始适还家门(出嫁。)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适得府君书(刚才。)适彼乐土(往到。)多谢后世人(劝告,劝诫。

10、) 谢家来贵门(辞别。)阿母谢媒人(谢绝,拒绝。),谢,拔,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选取。) 项庄拔剑起舞(抽出。) 熊咆龙吟殷岩泉(yn,动词,震动) 民殷国富(yn,富足,富裕。) 期望甚殷(yn,深厚。) 殷红的花朵(yn,赤黑色。),3梦游天姥吟留别,殷,幽,别有幽愁暗恨生(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昏暗)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4琵琶行(并序),暗,华,早生华发(hu,形容词,花白。) 春华秋实(hu,动词,开花。) 光

11、华夺目(hu,光彩,光辉。) 朴实无华(hu,文采,外表的修饰),5词七首,暮色渐起(jin,副词,慢慢地。) 渐黄昏清角吹寒(jin,动词,渐进,逐步进入。) 防微杜渐(jin,名词,苗头,事物发展的开端。)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jin,浸湿,溅湿。),渐,暴,暴霜露(暴露,动词,读p。) 暴秦之欲无厌(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读bo。)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像,好像,动词。) 良将犹在(还,副词。),6六国论,犹,终,终继五国迁灭(终于,副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副词。) 始速祸焉(才,副词。),始,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

12、,连词) 并力西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则秦之所大欲(想,想要,动词。) 暴秦之欲无厌(欲望,名词。),欲,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不对。)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有。)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相,当与秦相较(互相。)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单向,可译为“我”或“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词,宰相,辅佐君主的大臣。),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其势弱于秦(实力。)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形状。),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通“纹”

13、。)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7游褒禅山记,观,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动词。)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名词。),谬,盖音谬也(错误形容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动词。),常,名,非常之观(平常,寻常,形容词。)常在于险远(常常,副词。),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说明,名词用作动词。,得,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助动词。)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 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归,8伶官传序,皆背晋以归梁(动词,归附、依附。) 君臣相顾,不知所

14、归(动词,返回。)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动词,归还。)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动词,返回。),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形容词,容易。)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形容词,轻易。)以乱易整,不武(动词,替代。) 天下事有难易乎(形容词,容易。),告,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动词,祭告、祷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动词,告诉、告知。) 惧其不已,告之于帝(动词,上报、报告。)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动词祭告、祷告。) 自告奋勇(动词,表明。),盛,盛衰之理(形容词,兴盛。)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形容词,兴旺、昂扬。) 方其盛也(形容词,强盛、兴盛。)盛以锦囊(chng,

15、动词,装。) 山寺桃花始盛开(形容词,繁盛。),与,与尔三矢(动词,给。)玉斗一双,欲与弧父(动词,给。)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与交好、亲附、亲近。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与战胜而得者(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介词。)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鼓,9石钟山记,微风鼓浪(动词,振动。)噌眩如钟鼓不绝(名词,一种打击乐器。)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动词,击鼓。),莫,至莫夜月明(名词,通“暮”,晚。)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伎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副词不。)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副词,不要。)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不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人。),殆,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形容词,危险。)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副词,大概,恐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且燕赵处桊革灭殆尽之际(副词,几乎,近于。),稍,10项脊轩志,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公家给的粮食。)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稍微。),书,借书满架(书,书籍,名词。) 或凭儿学书(字,文字,名词.),制,其制稍异于前(形式,规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一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 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