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意见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56024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意见(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塘埠镇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意见,2,一、复习工作特点,1、复习时间长。 2、复习任务重。 3、复习要求高。 4、复习层次强。,3,二、对毕业班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的分析,1、单纯地讲授知识。 2、上成了练习课。 3、给学生空间不多。,4,三、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适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2、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5,三、复习教学目标,3、使学生对简单几何体、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2、以及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有进一步的掌握,熟练掌握图形变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测量、识图、作图等技能。,6,三、复习教学目标,4、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获得进一步的体验,能正确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7,三、复习教学目标,5、让学生进一步经历用数、字母或图表描述信息、作出推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及抽象思维能力、合情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8,三、复习教学目标,6、在整理与复习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与设计的过程中,进一

3、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7、经历对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9,三、复习教学目标,8、在知识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9、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10,三、复习教学目标,10、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11,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 复习目

4、标,以“1”为基础整理数的意义 。,以数位顺序表为依据疏理整数、 小数的读写方法。,数的改写。,用好“应用与反思”中的题目, 了解复习的知识点、不遗漏。,12,范例点评:数的意义与计数单位,举例1、据最新数据统计,广东省是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有一千五百零六万四千八百三十八万人。这个数是一个( )位数;这个数中5在( )位上,表示5个( )。 举例2、为改善城区交通问题,某市投资十一亿九千八百万元扩建道路,这个数写作(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13,范例点评:数的有关性质和互化,( )1234 12:( ) ( )( )(填小数) 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比之间

5、的关系;并能联系分数基本性质、比的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 这是小考的考点,已引起命题人与教学一线教师的关注,但仍然有学生出错。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教师在复习时必须注意有关“扩大”与“缩小”等有关概念的表述方法及有关大小不变的问题,14,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一)数与代数,2.数的运算 复习目标,注重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依据标准要求提高学生计算的技能,进一步培养其简算意识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15,考点分析:因数、倍数、奇数、质数、合数及2、5、3倍数的特征,、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及2、5

6、、3的倍数的特征(不出现整除的概念和分解质因数的知识)【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 、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100以内的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6,考点分析:数的计算,、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验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不出现专门介绍相关的定义,不出现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但有用互逆运算进行验算的知识) 、运算定律、简算算法、混算运算。(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利用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两步为主,一般不会超过三步,要以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主】,重点在六年级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为重

7、点。 、估算。(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17,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一)数与代数,3.量的计量 复习目标,(1)讨论计量单位互化的方法及对计量 单位的扩展。,(2)注重在生活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并建 立部分“标准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18,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一)数与代数,4.比与比例 复习目标,理解基本概念。弄清有关正比例新增 内容(将正比例关系描绘在有坐标系的 方格纸上)的要求。,注重沟通比和比例间的关系及与分数、 除法的联系 。,19,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一)数与代数,4.比与比例,20,考点分析:比和比例

8、,化简比和求比值:如 13:0.6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2:3:2,这是一个( )三角形。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减数的23,被减数和减数的最简比是( ),减数是被减数的( )。,21,考点分析:比和比例, 被减数是48,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 ),差( )。 打一份稿件,甲用了4小时,乙用了5小时,甲、乙工作时间比是( ),效率的比是( )。 在比例尺是1:100的平面图中,量得客厅的长是35cm,客厅实际长度是( )m。 如果a7b8,那么a:b ( ):( ),22,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一)数与代数,5.式与方程

9、 复习目标,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能用字母表示 数量关系,解简单的方程。,加强用方程解决问题和用算术法解决问题的 对比,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灵活多变的方法解 决问题。,23,考点分析:式与方程, 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常用的面积 周长 体积 表面积等计算公式、常用的单位名称。 解简单的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c或axbx c(abc)两种形式的方程,教师要特别关注含x作减数和除数类型的方程。 注意六年级总复习期间特别关注了解方程的简化步骤,一般情况下结合加、减、乘、除的关系进行解方程。,24,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二)空间与图形,1.图形

10、的认识与测量(1)复习目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应有系统的整理与认识。,注重对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回顾与整理,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思想与方法。,25,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二)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复习目标,学习确定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与提升。,26,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二)空间与图形,2.图形的位置与变换(1)复习目标,对称 平移 旋转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线路图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设计图案,27, 考点分析:各种图形的关系,通过图形的拼组、

11、在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形、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等活动,沟通平面图之间、立体图形之间以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在组合图形中数图形的个数,知道一些特殊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28,考点分析: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一些简单的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知识安排在六年级上册教学,是小学考试的重点。,29,考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和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或容积。 、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安排在六年级下册,是小学考试的重点。,30,考点分析

12、:简单的画图、测量及解决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测量、画图,能根据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注意教材在这方面的难度有所加大,重点在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测试难度与课本持平。,31,考点分析:图形与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辨认方向,描述简单的路线,能在方格纸中画出路线图。 、主要是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2,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三)统计与可能性 1、复习建议,、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别解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实际意义,从而感受

13、各个统计量在描述数据时的作用。,、让学生经历“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统计的过程。,、重视培养统计观念。,33,2、考点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新课标降低了统计的学习要求,只求出平均数,很少出现中位数和众数。 、让学生学会分析一组数据,根据数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34,(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一,获得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第二,获得综合运用

14、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第三,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新课标中没有单列的专题复习,贯穿在各部分知识点中复习 1、复习目标,35,四、各部分知识复习目标、考点分析及范例点评,(五)复习过程与方法,3、体会与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转化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通过回顾计算和一些公式推导,使学生系统地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2、数形结合(充分地利用“形”将数量关系形象地表达出来)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36,五、复习的具体要求,1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实施科学的复习指导。,2结合实际制订详实可行的复习计划。,3在自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合

15、作交流进行整理与复习。,4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培养综合能力。,37,五、复习的具体要求,5抓住重点,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复习效率。,一是选做题目,强调练习,切忌题海。,二是错题登记,知识积累,巩固提高。,6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8,五、复习的具体要求,7分层教学,做好课后辅导工作。,8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乐学。,9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0注重知识评价,过好各阶段的测 评或模拟考试,不断创新激励机制。,39,一冷静思考,正确填空。(20分)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5分)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5分) 四认真审题,灵活计算。(共30分)涵盖(直接写得

16、数、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解比例或解方程、列式计算) 五仔细操作,谨慎计算。(10分) 六综合应用,解决问题。(30分),六、考试中的主要题型,40,七、教材中值得关注的几个细节问题,1、关于几位数。 通常在自然数里,含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几位数。例如:2,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30,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405,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说数0是几位数。,41,七、教材中值得关注的几个细节问题,2、关于零分数。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是基于“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所以,一般所指的分数不包括分子为“0”的情况。 但在分数减法中,出现二分之一减去二分之一得二分之零,所以又给分子是“0”的分数冠名以“零分数”,零分数的分数值为“0”。课本中“分母是7的真分数”一共有6个,最小的是七分之一。最大的是七分之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