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蒸发与结晶设备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852914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04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化学蒸发与结晶设备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天然药物化学蒸发与结晶设备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天然药物化学蒸发与结晶设备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天然药物化学蒸发与结晶设备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天然药物化学蒸发与结晶设备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蒸发与结晶设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蒸发与结晶设备(2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1-1 植物体内物质代谢与生物合成过程,目的要求: 生物碱的定义、分类 理化性质(溶解度、检识反应、碱性、 C-N 键的裂解反应) 提取分离方法 波谱鉴定,一、生物碱的定义及类型 二、生物合成 三、分类 四、理化性质 五、提取分离 六、结构鉴定,1803年:Derosones首先从鸦片中分离出第一个生物碱那可汀 (narcotine) 1806年:德国学者F.W.Serturner 从鸦片中分出吗啡碱 (morphine) 1810年:西班牙医生Gomes从金鸡纳树皮中分得结晶, 是奎宁(quinine) 和辛可宁(cinchonine)的混合物 1817年:发现士的宁 (strychnin

2、e) 、吐根碱 (emetine),一 生物碱研究历史:,第一节 概述,1819年:发现马钱子碱 (brucine)、胡椒碱 (piperine)、 咖啡碱 (caffeine) 1820年:发现奎宁、秋水仙碱 (colchicine)等 1870年: 确定第一个生物碱毒芹碱的结构式 我国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 17世纪初白猿经一书中即记述了从乌头中提炼出砂糖样毒物作箭毒用,用现代的观点分析,该物质为乌头碱(aconitine)。这比欧洲科学家发现的生物碱要早二百年左右。,现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中收载的药物及其 制剂达六十余种 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

3、理活性,比较重要的具生物活性的生物碱: 镇痛作用:吗啡(morphine) 止咳作用:可待因 (codeine) 平喘、抗哮喘作用:麻黄碱 (ephedrine) 松弛平滑肌作用:罂粟碱(papaverine) 抗菌消炎作用:小檗碱(berberine),解痉和解有机磷中毒的作用:阿托品(atropine)、 莨菪碱(hyoscyamine) 降压作用:利血平(reserpine) 抗疟作用:奎宁(quinidine) 抗癌作用:长春碱(vinblastine) 长春新碱(vincristine) 喜树碱, 美登木素等,比较重要的具生物活性的生物碱:,关附甲素 抗心律不齐,近年来,我国自主开发

4、研制的成为新药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石杉碱甲 防治早老性痴呆症,广义 指天然产物中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 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 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二 生物碱的定义,例外,秋水仙碱几乎没有碱性,氮原子不在环上,胡椒碱为含氮杂环的衍生物,但不易与酸结合成盐,麻黄碱氮原子不在环上,应属于芳烃胺衍生物,*新的定义:,指含有负氧化态氮原子 存在于生物有机体中的 环状化合物,负氧化态氮原子: 胺(-3)、氮氧化物(-1)、酰胺(-3)和季胺 排除 NO2(+3)、NO(+1) 生物有机体: 限于植物、动物、其他生物有机体 排除合成的等 环状结构: 排除

5、小分子胺类、非环的多胺和酰胺,三 生物碱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植物界,在动物中发现的生物碱极少。 1、系统发育较低级的类群中生物碱分布较少或无 藻类、水生植物、异养植物-无生物碱 菌类-少数:麦角菌含有麦角生物碱类 地衣、苔藓-少数:简单吲哚类生物碱 蕨类-简单型生物碱除外,结构复杂者集中于小叶 型真蕨:木贼科、卷柏科、石松科等,2、生物碱集中分布在系统发育较高级的植物类群 裸子植物:少数科属:紫杉科红豆杉属、麻黄科麻黄属等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少数科:百合科、石蒜科和百部科等 双子叶植物-较多科:毛茛科、木兰科、小檗科、 防己科、罂粟科、茄科、夹竹桃科、马钱科、芸 香科等 3、生物碱极少与萜

6、类和挥发油共存于同一植物类群中 4、类型越特殊的生物碱,分布的植物类群越窄 如二萜生物碱主要分布于毛茛科乌头属和翠雀属,同种植物中往往含有数种甚至数十种结构类型相 同或不同的生物碱; 同种植物中,生物碱的有无或含量的多少受到生 长条件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含生物碱 类植物药材的采收应注意产地与季节; 不同植物中生物碱的存在部位不同,如可能存在 于皮、茎、根、花、种子等。,在植物体的分布,麻黄生物碱:麻黄-髓部含量高 防己生物碱:防己-根部较多 黄柏生物碱:黄柏-树皮 三尖杉酯碱:三尖杉-枝、叶、根、种子 三棵针:小檗碱- 9% 金鸡纳树皮:生物碱- 1.5% 长春花:长春新碱-百万分之一

7、 美登木:美登木碱-千万分之二,存在部位,含量,在植物体的分布,1. 游离碱:碱性极弱,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四 存在形式,那可丁 narcotine,2. 成 盐: 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琥珀酸等; 特殊的酸:乌头酸、罂粟酸、奎宁酸、绿原酸、延胡 索酸、黎芦酸、白屈菜酸、千里光酸等; 无机酸:硫酸、盐酸、硝酸等。,小檗碱盐酸盐,另外,尚有生物碱苷存在,3. 酰胺类:如秋水仙碱、胡椒碱; 4. N-氧化物:如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colchicine 秋水仙碱,5. 氮杂缩醛类(O,N混合缩醛):如阿替生; 6. 其它:如亚胺(C=N)、烯胺(N-C=CN-CN)等。,阿替

8、生,N-cyano-seco-pseudo-strychine geneserine (N-CN) (-N-O-),xylostostidine N,S杂环,其他类,一、概述 二、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分离 五、结构鉴定,第二节 生物碱的分类及生源关系,1. 按植物来源分类; 如:石蒜生物碱,长春花生物碱; 2. 按化学结构分类; 如:异喹啉生物碱、甾体生物碱; 3. 按生源结合化学分类; 如:来源于鸟氨酸的吡咯生物碱。,(一)来源于鸟氨酸的生物碱 主要分为: 简单的吡咯烷类、吡咯里西丁类和托品类。,1. 简单吡咯烷类 (pyrrolidines) 结构较简单,数目较少,生理活性不太显著

9、。,吡咯烷 水苏碱(stachydrine) 党参碱(codonopsine) 益母草:祛痰镇咳 党参:降压作用,红古豆碱 cuscohygrine,红古豆苦杏仁酸酯,(无活性),(有活性),似阿托品作用 散瞳, 舒张平滑肌等,1. 简单吡咯烷类 (pyrrolidines),野百合碱 monocrotaline 农吉利:,有(抗癌活性),吡咯里西啶,2. 吡咯里西丁类 (pyrrolizidines) 这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较强,但毒性也较大,特别能导致肝中毒。主要分布在菊科千里光属植物中 。,3. 莨菪烷(tropane)衍生物 分:颠茄生物碱(belladonna alkaloids) 古

10、柯生物碱(coca alkaloids),莨菪碱是由莨菪醇(tuopine)与莨菪酸(tuopic acid)缩合而生成的酯:,莨菪醇,莨菪酸,莨菪碱(阿托品),+,缩合,颠茄生物碱(belladonna alkaloids),解痉镇痛 解有机磷中毒 散瞳,莨菪碱 hyoscyamine,阿托品 atropine,东莨菪碱 scopolamine,山莨菪碱 anisodamine,樟柳碱 anisodine,颠茄生物碱(belladonna alkaloids),古柯生物碱(coca alkaloids),爱康宁 ecgonine,古柯碱 cocaine,哌啶类 吲哚里西丁类 喹诺里西丁类 p

11、iperidines indolizidines quinolizidines,(二)来源于赖氨酸的生物碱,1. 哌啶类 (piperidines ),哌啶 槟榔碱(arecoline) 烟碱(nicotine) 槟榔:驱绦虫 烟草:杀虫,胡椒碱 镇静、抗惊厥,石杉碱甲 抗老年性痴呆,2、吲哚里西丁类(indolizidines) 哌啶和吡咯啶共用一个氮原子的稠环衍生物。数目较少,但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吲哚里西丁 indolizidine,一叶萩碱 (securinine) 一叶萩: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娃儿藤碱 抗癌,3、喹诺里西丁类(quinolizidines) 两个哌啶共用一个N原子的稠环

12、衍生物。数目不多,主要分布在豆科和千屈菜科、石松科。,苦参碱(matrine) 苦参:抗癌,金雀花碱 (cytisine) 野决明:兴奋呼吸,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 抗癌、抗心律失常、平喘,(三)来源于邻氨基苯甲酸的生物碱,1. 喹啉类生物碱(quinolines),喜树碱 (camptothecine) 喜树: 抗癌活性 白血病、直肠癌,喹啉,奎宁(quinine) R=OCH3 金鸡宁(chiconine)R=H 金鸡纳属植物:抗疟活性,(三)来源于邻氨基苯甲酸的生物碱,1. 喹啉类生物碱(quinolines),2. 吖啶酮(acridone)衍生物,(三)来源于邻氨基苯甲酸

13、的生物碱,吖啶酮,(四)来源于苯丙aa和酪aa的生物碱,1. 苯丙胺类(phenylalkylamines),结构特点,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的一类生物碱。,秋水仙碱 colchicine,治疗急性痛风,并有 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1. 苯丙胺类(phenylalkylamines),(四)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碱,(四)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碱,2.异喹啉衍生物(isoquinolines),异喹啉 isoquinoline,分:四氢异喹啉型 苄基异喹啉型 双苄基异喹啉型 阿朴啡型 吗啡烷型 原小檗碱型 苯乙基四氢异喹啉类 菲啶类,2. 异喹啉类生物碱(isoquinolines),

14、1)四氢异喹啉类 (tetrahydroisoquinolines) 数量少, 分布散,萨苏林 R=H 萨苏里丁 R=CH3 鹿尾草 降血压,四氢异喹啉,(四)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碱,厚朴碱 (magnocurarine) 解痉,去甲乌药碱 (demethylcoclaurine) 乌头: 强心,罂粟碱 (papaverine) 解痉,苄基四氢异喹啉,2)苄基(四氢)异喹啉 benzyl(tetrahydro)isoquinolines,粉防己: 粉防己碱(tetrandrine) 镇痛、消炎,3)双苄基四氢异喹啉类 (bisbenzyltetrahydroisoquinolines)

15、 2分子苄基异喹啉通过 l-3 个醚键(C-O-C)或C-C相连接。以异喹啉为头,苄基为尾,则有头头相连、尾尾相连和头尾相连。,单醚 (1)尾尾相连,(2)头头相连,(3)头尾相连,二醚(1)头头、尾尾相连,(2)头尾相连,三醚,4)阿朴菲类(aporphines) 阿朴菲类生物碱数目较多,已近200多个。,阿朴菲 紫堇定(corydine) 木兰碱(magnoflorine) 番荔枝:抗癌 马兜铃:降压,5)吗啡烷类(morphanes) 具有部分饱和的菲核。,吗啡烷 鸦片: 吗啡碱 R=H 镇痛 可待因 R=CH3 镇咳,6)原小檗碱和小檗碱类(protoberberines and berberines) 可视为两个异喹啉环稠合而成,二者D环氢化程度不同。 D环饱和为原小檗碱类,不饱和为小檗碱类,多为季铵碱。,原小檗碱类 小檗碱类,D,原小檗碱型,四氢黄连碱 tetrahydrocoptisine,延胡索乙素 corydalis B,小檗碱型,7) 苯乙基四氢异喹啉类 (phenethyltetrahydroisoquinolines),奥特那明,8)菲啶类(phenanthridines) 苯骈菲啶类 吡咯骈菲啶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