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5274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图书馆 为你打开城市 文化的一扇窗 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胡文华 副研究馆员,一、城市文化的概念,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1、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2、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 3、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内涵和水平的要素和内容主要三个方面:1、具有现代素质的城市市民;2、富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3、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二、高校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1、是城市高尚阅读行为的引领者。 2. 是保存、积淀城市历史文化的宝库。 3. 是展示、宣传城市文化发展

2、水平的窗口。 4. 是培育、弘扬城市市民文明精神的学校。,三、高校图书馆具备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所需条件,1、高校图书馆各种有形的知识财富能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2、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等院校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 3、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四、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主要方式,1、高校图书馆建筑外观己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大学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设施之一,其建筑本身就是人文环境的一部分,许多大学图书馆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收藏,独特的造型而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当地为人们旅游的新景点, 形成富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近年来,许多地方

3、高校纷纷对旧馆进行扩容改造,而且随着大量新校区的建设,一大批高校新图书馆也陆续建成。她们大都建在高校校园的中轴线位置,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她们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文化的熏陶,不仅成为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建筑文化景观,而且成为所在城市区域的重要城市文化景观。 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图书馆是市民参观大学时必去的地方;青岛大学图书馆前的花坛已成为青岛市新人结婚的必到之处;而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因其建筑以突出儒学思想并以其儒家文献的收藏而享誉海内外,因而成为中外来宾参观的必到之处。,北京大学图书馆,青岛大学图书馆,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2009年6月18日,汕头大学

4、图书馆新馆落成。新图书馆总体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整体设计概念取意自中国的线装书,外部观感造型体现了中国线装书书盒的雅致结构,内涵空间中则渗露出中国传统书院园林空间的精神理念。因此,最后的整体设计成品呈现出一种“中国古代知识盒子的现代演绎”的独特美感。 从正面看,一座宽宽大大的长方形建筑(横向),被深色玻璃等距离分割成9块长方形建筑(横向),深得黄金分割比率之妙谛,同时又被“” 、“”、“”(“ 汕头大学”的英语拼音缩略式)的等粗曲线所打破,构成奇妙的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呼应,映衬着岭南的湛湛青天和绿色草坪、树木,叫人见了拍案叫绝!甚至有权威评论指出,汕大图书馆是“全亚洲最美丽的大学图书馆”,

5、 成为汕头特区现代化新景象。,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图书馆,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图书馆于2006年9月正式启用,她是一座现代化的组合建筑和智能化大楼,位于闵行新校区的中轴线上,是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新馆由两幢建筑组成,(高12层的主楼和5层的裙楼)总建筑面积39029平方米。主楼为一椭圆型建筑,似一卷蓄势待展的竹简,浩瀚信息尽纳其中,裙楼似宁静湖畔的一品端砚,陈纳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新馆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主馆,奠基于2006年3月11日,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2008年9月1日正式开馆试运行。新馆气势恢宏、豪华气派,富丽堂皇的服务大厅,颇具创意的旋转

6、楼梯,在典雅静谧之中感受到了她的博大精深。 华东师大新图书馆和上海交大新图书馆均位于闵行区南端的老闵行地区,两馆隔莲花南路交相辉映,与上海紫竹科技园成崎角之势。两座图书馆成为老闵行地区的重要文化景观,大大增强了闵行地区的文化气势。显示了城市文化的无限魅力。,2、发挥文化展示功能,举办各类文化展览 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培养读者人文精神、增强读者人文底蕴、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的服务功能,近年来,上海许多高校利用馆内条件,开辟文化展示区,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展览。为城市文化建设增辉添彩,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自2009年以来,己举行各种展览15场。展览内容包括摄影、个人画展、戏剧艺术、国际

7、关系、古籍文化、世博知识等各个方面。如2009年6月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 “缤纷华夏”、“粉墨中国”舞蹈戏剧艺术展览。五十多幅展图描绘出了中国戏剧 “粉墨中国、菊坛春秋、流派纷呈、人才济济”的特色,让广大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华的璀璨斑斓,体会到了华夏文明的盛世辉煌,进而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为宣扬世博知识、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多方面展现师大人眼中的世博会风采,体现师大人参与世博、共享世博的精神,图书馆于2010年5月初起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世博会的摄影作品,举办“师大人看世博”摄影大赛和展览。本次摄影大赛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投稿者踊跃,共收到各类摄影作品近1000幅,作品反映了上海世

8、博会的多姿多彩,内容涉及场馆外景、人物活动、静物景观等各方面。图书馆择优评选出参展作品112幅,根据投稿时间先后分批在闵行校区图书馆一楼展厅展出。,旧版,新版(建设中),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在上海师范大学建校55周年之际,于2009年10月12日推出了“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藏馆老教材实物展览,回顾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成为近代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一个实证缩影。展览展出了该校图书馆馆藏的各类中小学教材数百种近3000册,包括许多珍贵藏本,如我国近代第一本自编的教科书1897年南洋公学率先出版的蒙学课本,我国近代第一套学科完整、品种齐全的自编教科书商务印书馆编写的最新教科书系列,此外还展

9、示了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编写的教科书等。,“馆藏老教材展览”一经推出,在校内外引起很大反响,立即引起了校内外媒体的关注,新华社、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等13家媒体相继进行了采访报道,各大网站纷纷转载。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闻讯专程赶来,作了长达近半小时的深度采访,并详细拍摄了珍贵的实物展品。10月28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以2分多钟的时间,详细报道了该校图书馆举办的“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馆藏老教材实物展览,展现了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和综合实力。校内外参观者在展览留言本上写下了感人至深的文字,称赞图书馆举办馆藏老教材展

10、览“彰显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命脉”;如此影响深远的一场展览,充分展现了高校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现代网络的作用,能让更多的用户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自由地观展每场精彩的文化展览,不少高校图书馆还开发设立了“网上展厅”。“网上展厅”将图书馆举办过的所有展览内容以网页形式展现出来,让广大用户通过网络领略各场展览的风采。如华东师大“网上展厅”主要分为当前展览、展览预告、展览回顾、展厅介绍、联系我们几个板块。展览预告栏目发布图书馆展览工作的最新动向。当前展览栏目结合最新展览,即时更新。展览回顾栏目,利用大量丰富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说明,把以往举办的所有展览内容,全部呈现在网上,

11、让广大师大在网上享受到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3、创造浓郁学术氛围,举办高水平学 术报告及讲座。 图书馆学术报告及讲座是传承学术、传播新知的载体,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近年来许多大学图书馆积极开展系列性的文化知识讲座活动,陆续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讲座品牌,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亮点。图书馆学术报告及讲座作为城市文化中富有活力的载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城市人文品味的窗口。,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自2009年以来,结合馆内实际情况,在闵行校区图书馆一楼开辟学术活动功能区。学术功能服务区吸引了广大的师生,校内各单位前来举办各类学术活动,让更多学生在这里感受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自

12、2009年以来至2010年上半年,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各类高水平学术报告60余场,参加学术报告者近20000人次。,学术报告者来自校内外各界人士,有知名学者、著名作者、资深文化名人及国外专家教授等。如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梁文道演讲中国传统文化,著名作者苏童谈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著名作家赵丽宏、李洱与学生交流文学创作体会,华东师大中文系终身教授陈大康谈从数学到文学的治学之路,华东师大长江讲座教授、金融与统计学院郑伟安教授介绍自己的自学之道,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讲述川剧艺术,誉为“演讲之父”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Stephen E. Lucas传授演讲技术等。 下面两图为著名作者苏童以我的文学时

13、代为题向广大师生介绍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和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梁文道演讲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报告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术报告厅有时“人满为患”。,为方便广大用户自由地领略各类学术报告的风采,图书馆专门制作了“网上报告厅”,华东师大图书馆近年来学术展览和学术讲座服务功能的拓展工作,提升了图书馆的学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在培养读者人文精神、增强读者人文底蕴、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为丰富校园学术活动、建设校园文化作出了较大贡献。各项工作得到校内广大师生的赞许和国内同行的好评。2009年9月,教育部网站专文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拓展学术服务新举措。充分肯定了华东师大图书馆通过学术讲座和

14、文化展览等学术功能服务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的积极作用。,4、拓展信息服务,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辐射功能,高校图书馆不仅担负着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还具有社会文明辐射功能,即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社会的知识文化结构、丰富充实市民的业余生活、繁荣整个地区的文化事业。,同济大学图书馆一直坚持“文献资源共享、服务汽车城企业”的理念,向社区开放资源和服务。目前,该馆已与上海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议,公司已办理同济大学校园一卡通的员工可享用该馆的资源、服务和设施。汽车专题阅览室是同济大学图书馆推出的向社

15、会服务的特色阅览室。该室是一个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位于嘉定校区图书馆十四楼屋顶花园旁,环境优雅、景色宜人。该室收藏有汽车类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标准、报告、年鉴、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多种文献资源及视频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与交流中心,同时图书馆服务也辐射社区、面向社会,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大发展作出贡献。,1)与上海市闵行区政府的区校联动发展基于学校与闵行区建立的区校联动发展框架协议,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享和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在上海闵行区和吴泾镇发放了300张借书证和阅览

16、证,提供该区政府机关人员、科技人员利用我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设施与服务,并将进一步扩大到周边的中小型企业。同时图书馆与闵行区图书馆建立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合作协议,开展区校文献资源共享活动。,2)为上海地区基础教育研究服务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长期以来为上海地区基础教育研究发展提供文献与情报服务。自2002年起编撰内部学术交流文摘刊物基础教育情报,现已经编撰了55期。刊物主要选择基础教育中热点研究主题和重要研究论文,报道及时、信息量较大,涉及理论研究、课程改革、国外动态等方面,主要为上海地区中小学教育研究和实践服务。服务范围遍及上海市10个区县,收到各区县教育局的欢迎和好评。同时,情报研究所还为上海及全国其他地区的中小学提供教育相关的课题检索服务,为各类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3)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提供科技查新服务,2004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该机构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自成立以来,图书馆情报工作人员在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和专利申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为本校科研服务为主,发展到本市其他研究机构和企业,并进一步拓展到长三角地区,近两年来,已经为校外中小型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科技查新服务300多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