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3-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52527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3-2 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版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3-2 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版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3-2 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版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3-2 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版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3-2 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3-2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人教版地理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13-2 (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纲点击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教材回顾 1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1)分布及现状 分布:,现状:急剧减少,_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 经济价值:重要的_,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_,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3)森林破坏的后果 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_锐减。,原始森林,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生物多样性,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_,有“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_,调节全球_。 (3)世界_宝库。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

2、林的生态优势 _强烈、_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碳氧平衡,水循环,水平衡,生物基因,光合作用,生物循环,(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_。 (3)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_最容易遭到破坏。,贫瘠,地上植被,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雨林面临的两种前途,(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要点 森林的生态效应 1森林资源的作用 (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2)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差异,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

3、衡,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3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其后果不堪设想。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 (2)使大气中二氧

4、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对点演练 (2017余姚模拟)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14)显示,全球每年丧失数百万公顷的森林,许多物种濒临灭亡,可再生的水资源也变得更为稀缺,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努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具体目标。据此回答12题。,1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 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 B C D,2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

5、业经济效益 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伐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 第1题,目前森林破坏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如开垦、采伐、建设等。第2题,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该伐育结合,综合利用。 【答案】 1.A 2.D,下图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34题。,3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地震 4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 ) 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 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 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解析】 第3题,怒江位于长江上游,以山

6、地为主,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第4题,长江上游的森林资源以保护为主,减少采伐。怒江大峡谷的自然风光好,可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答案】 3.B 4.C,知识构建,关键点拨 1热带雨林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水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全球意义。 2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3在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中,应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热带雨林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考向 植被的作用及植被对当地生态的影响 1(2016课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

7、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若赞同,其理由可从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旅游开发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若反对,其理由可从旅游开发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并会导致污染等方面来回答。,【答案】 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

8、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24题。,2.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

9、 A B C D 3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4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解析】 第2题,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地上生物量中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生物量都增加,而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生物量略有下降,草本植物生物量增加,故总体生物量提高;植株数量中,灌木植物植株数量不变,而草本植物植株数量增加,故植株密度改变。第3题,由表中地下生物量数据可知:灌木植物地下

10、生物量逐渐下降,而草,本植物地下生物量逐渐上升,呈现此消彼长的竞争。第4题,从实验结果来看,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增加,草本植物将会更加繁茂;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生物量增加,而地下生物量减少。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未来由于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的持续下降,将会影响其生存,其将萎缩。 【答案】 2.A 3.D 4.D,5(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

11、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2)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解析】 桉树移植前、后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第(1)题,从图b中可以看出植被较移植前稀疏、沼泽的面积较移植前缩小。从图中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可以看出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是桉树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第(2)题,该问本质上是考查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差异。,【答案】 (1)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 (2)(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