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届高中物理《导与练》必修1课件: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5060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18届高中物理《导与练》必修1课件: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7-18届高中物理《导与练》必修1课件: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17-18届高中物理《导与练》必修1课件: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17-18届高中物理《导与练》必修1课件: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17-18届高中物理《导与练》必修1课件: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18届高中物理《导与练》必修1课件: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届高中物理《导与练》必修1课件: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题课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课堂探究,达标测评,课堂探究 核心导学要点探究,【例1】 (2017黄冈质检)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1,2两点,1,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木块通过1,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求:,(1)木块经过位置1、位置2的平均速度大小;,核心点拨 (1)由平均速度公式求解木块经过位置1、位置2的平均速度大小.,(2)木块前端P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t.,核心点拨 (2)由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P端经过位置1,2时的速度v1,v2,再由速度公式求时间或由位移公式求出从出发点到位置1,2的时间.,方法

2、总结,拓展提升1:(2017广东揭阳一中段考)(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AD,二、对x=aT2的理解和应用 【例2】 (2017广东揭阳一中段考)(多选)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秒,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

3、可求(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的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ABC,核心点拨 由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闪光间隔时间相等,可应用x=aT2及推广式求解.,方法总结,(1)对于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x=aT2求解. (2)对于不相邻的两段位移,则有xm-xn=(m-n)aT2,该式常用于实验中根据打出的纸带求物体的加速度.,拓展提升2:有若干颗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每隔0.1 s无初速度地释放1颗,在连续释放若干颗小球后,对准斜面上正在滚动的部分小球拍摄到如图所示的照片

4、,测得AB=15 cm,BC=20 cm.求: (1)拍摄照片时B球的速度;,答案:(1)1.75 m/s,(2)A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小球.,答案:(2)2颗,三、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例3】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思维导图,A,解析:在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移.由图像可知,汽车甲的位移大于汽车乙的位移,则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

5、的大,选项A正确,C错误;汽车乙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 ,选项B错误;由v-t图线的倾斜程度可知,甲、乙两汽车的加速度都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规律方法,(1)要深刻理解x-t图像和v-t图像中“点”“线”“面” “轴”“斜”“截”的物理意义. (2)对于给定的图像,首先要明确图像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看纵轴和横轴的物理量),然后根据物理原理(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 (3)结合图像明确图线倾斜程度、截距或“面积”的意义,从而由图像给出的信息求出未知量.,拓展提升3:(2017陕西宝鸡中学高一月考)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面说法

6、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C.两次相遇期间,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之间距离最大 D.在甲乙运动过程中先是乙追上了甲后又被甲反超,C,解析:t=0时刻乙物体从正方向距原点x0处开始运动,甲物体从原点出发开始运动,所以甲、乙两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选项A错误;由图看出,乙图线各点的倾斜程度(各点斜率)都大于零,说明乙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由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看出,在第一次相遇前,乙在甲的前方,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者距离减小;第一次相遇后,乙的速度先小于甲的速度,甲在乙的前方,两者距离增大,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减

7、小,直到第二次相遇.所以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选项C正确;图中先是甲追乙,然后乙又反超甲,选项D错误.,达标测评 随堂演练检测效果,1.(2017天津河东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 C.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 D.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B,解析:x-t图像的倾斜程度(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两图像的倾斜程度保持不变,故运动的速度不变,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由图可知乙从原点出发,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故两物体的出发

8、点相距x0,选项B正确;由图像知乙的速率大于甲的速率,选项C错误;甲在t=0时刻开始运动,而乙在t1时刻开始运动,故甲比乙早出发t1时间,选项D错误.,2.(2017徐州高一月考)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在4 s末速度相等 B.前4 s内A,B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 s末两质点相遇 C.04 s 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48 s内A质点的位移大于B质点的位移 D.A质点一直做匀速运动,B质点先加速后减速,8 s末回到出发点,B,解析:x-t图像中,图线中过某点的切线的倾斜程度(斜率)表示该点的速度.由于4 s末二者的斜率不

9、同,所以速度不同,选项A错误;04 s内A,B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 s末两质点位置坐标相同,表示相遇,选项B正确;04 s内A质点的位移等于B质点的位移,48 s内A质点的位移与B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由图线倾斜情况可知,A质点一直做匀速运动,B质点先减速后加速,8 s末回到出发点,选项D错误.,3.(2017甘肃定西市临洮二中月考)(多选)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的位移2 m,第4 s内的位移是2.5 m,那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24 s内平均速度是2.25 m/s B.第3 s末瞬时速度是2.0 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4.5 m/s2 D.

10、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2,AD,4.(2017全国卷,2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 (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相邻两个水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的.,答案:(1)从右向左 (2)0.19 0.037,点击进入 课时训练,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