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贵有理浅谈论述文写作论点之合理性与论证之条理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5010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贵有理浅谈论述文写作论点之合理性与论证之条理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文贵有理浅谈论述文写作论点之合理性与论证之条理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文贵有理浅谈论述文写作论点之合理性与论证之条理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文贵有理浅谈论述文写作论点之合理性与论证之条理性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文贵有理浅谈论述文写作论点之合理性与论证之条理性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贵有理浅谈论述文写作论点之合理性与论证之条理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贵有理浅谈论述文写作论点之合理性与论证之条理性(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贵有理浅谈论述文写作论点之合理性与论证之条理性,绍兴市稽山中学 宣方军,论述文是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论述文写作的要点是: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关于论述文,论点之合理性: 正确、鲜明、集中、新颖,写议论文第一要义: 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直截了当呈现自己的价值判断,你能判断哪一句是观点吗?,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

2、书馆在10点钟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深夜。如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后来的成功吗?,(观点不集中),1.“常乐者不知足”是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成语之一,其反意则是“知足者常乐”。这两句成语的语境都意味深长,使人回味无穷。面对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今天会有不同的思考。,关于“常乐者不知足”为论点的作文题,(中心论点不明确),2.古人云:“知足者常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恰恰相反,经常快乐开心的人是不会感到知足的。知足常乐是一种安于现状的体现。由于人有欲望,因此对于现实的需求永远不会满足。就像大海里的海水永远抽不干,我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需求,才能让自己价值不停

3、留在一个阶梯上,而是有所提高,对事情要有追根究底的毅力,同时当追求到某一种事物时,不应就此满足,而应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总之,经常快乐的人是不应感到满足的。,(论点的提出成了论证过程),3.知足,是现代生活里常被遗忘的一个词,今天的生活大部分是为了明天过得更好而打拼,日益激烈的竞争,每况愈下的争夺无时不在压迫着我们前进。如你知足,你停滞,那么给你留下的就只有落后和遗憾了,在今天的社会里,常乐者有时知足,有时很难知足,知足者有时则无法常乐。,关于“常乐者不知足”为论点的作文题,(观点不够明确),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因为自身的愿望获得满足了,就快乐了,知足了,这固然重要,但更可贵的,则是“常乐

4、者不知足”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使人们为了使实现自己的快乐,而不断地奋进。,(观点直接、明白,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来阐述观点,有说服力。),人生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即最一般意义上的书;“无字之书”,代指生活中的经验;“心灵之书”,则是对生命对世界最本质的追求与省思。如我所言,三本书各有侧重,但首要的是读好“心灵之书”。 善读心灵之书,人生必读书目中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而我却言人生只需“有字之书”。借有字之书品人生,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2017年浙

5、江语文高考作文题),论证之条理性,1.谋篇布局有章法; 2.论证说理有分析; 3.文句过渡有衔接。,【考点解释】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关于“结构”方面的四个等级要求是: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所谓“结构严谨”,就是作文思路的展开有步骤、有次序;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有头有尾,有过渡有照应。 总之,内容有序,布局有方,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一、谋篇布局有章法,结构一:并列式并列式结构是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各个分论点意义关系相对独立,且彼此间相互并列。运用这种模式时,要注意各个分论点或论据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注意彼此间的照应、衔接,不要东拉西扯,罗列一些不

6、相干的内容。,古人作文之道,谋篇布局,是一段最大功夫 。 清.曾国藩,图解 : 总分式、并列式,总,分,分,分,总,一、设置分论点应注意的问题1扣得住(扣中心,扣题目) 分而不离。 2分得开(多角度、多层次) 分而多彩。 3排得顺(由小到大或由浅入深)分而有序。二、分论点在文中的安排技巧1位置: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2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3结构:句式尽量要一致,使中间几个段构成排比段。 4表述:要把中心论点或标题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嵌入其中,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特别提醒】,练习:(1)中心论点:沉潜具有强大力量。分论点:写文章,讲求的是一种让人喟叹的气势。分论点:搞学术研究的

7、人尤其注意沉潜。问题: (2)中心论点:沉潜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分论点:沉潜,是为了下一次还能够爆发。分论点:沉潜,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爆发。分论点:沉潜,是为了掩藏自己的爆发行为。问题:,练习: 以“读书三乐” 或“读书三境界”为题列论述提纲。,读书三乐 (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 (2)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3)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三境界” (1)有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人生的避风港。 (2)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 (3)忘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气质的涵养源。,一、谋篇布局有章法,结构二:层进式层进式结构,就是要层层递进,写作时,先亮出中心论点,然

8、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层次进行论证,或者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分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论点。运用这种结构模式要求文章各段落、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次序不能颠倒,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论述观点。,图解 : 层进式,提出问题(是什么) 分析问题 (为什么) 解决问题(怎样做),摆 现 象,论 危 害,挖 根 源,揭 实 质,提 办 法,要求: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地展开论证。,作论文,正如剥笋,皮壳不尽,真味不出。明.曾异,以“谈风度”为题列出论述提纲。,1.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2.有了风

9、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能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3.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办),学会礼让 荷兰古镇德拉赫腾的“无红绿灯”现象,使我不禁想到我国许多地方的“无视红绿灯”现象。 在我国大小城市,红绿灯、电子警察遍布交叉路口和要道,可谓设施完备,然而时常可见高速奔驰的汽车乱闯红灯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国,“人让自行车,自行车让汽车”倒成为人们“默认的规则”。 (摆现象) 不懂礼让的行为贻害无穷,使我们愧称“文明古国”的称号 当大批中国游客走向世界各地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和粗鲁的代名词。 (论危害) 由此可见,缺乏文明素养,不懂得体贴

10、人和尊重人,过于追求功名是造成“不懂礼让”的根源。 (挖根源) 学会礼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于己、于人、于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提办法),一、谋篇布局有章法,结构三:正反对照式正反对照式结构,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性质、特征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加以比较,来讲清道理,阐明观点。运用正反对照式的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对坏的事物予以否定,对好的事物予以肯定,能起到对比鲜明、深化观点的作用。,正,反,深 入,联 系,总 结,观 点,图解:正反对照式,请以“自知者明”为中心论点,采用正反对照式写出其分论点。示例:分论点:(反面)过高估价自己,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就会停滞不前;过低

11、估价自己,妄自菲薄,畏首畏尾,就会故步自封。分论点:(正面)正确估价自己,见己之长,明己之短,才能找准位置,成就人生。,二、论证说理有分析,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关于“深刻”的要求: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3)观点具有启发性,劣质的议论文:观点+例子,油水隔离式,优秀的议论文:,观点+例子+分析,水乳交融式,重复是创新的前提。质变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小溪汇入大海要经历千百次的撞击与摩擦,而新事物的出现也总需要反复地失败与磨练。爱迪生在试验了上千次后才最终发明了电灯;居里夫妇日复一日提炼废铁才最终发现了新元素镭;袁隆平经历了十余年试验方才研究出新型杂交水稻,造福人类

12、他们都曾重复着在别人眼中看似枯燥无聊的实验,但他们却从未放弃,因为他们相信在重复中获得经验,在重复中总结教训,在重复中厚积薄发。重复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或许人们只会记得闻名于世的大仲马而不知道他的儿子小仲马,他不甘心于父亲的盛名之下,一心希望有所成就,就匿名投稿了自己的处女作茶花女,然而,它并没有被发表,而是被退了回来,但是他并没有因此透露父亲的名字以此取得“捷径”。而是通过一次又一次不断地进行修改,一次又一次不断地进行投稿,他将自己的作品不断的重复,不断地进行积淀,最终被一家出版商所选中出版。在不断地重复中茶花女终于闻名天下。如果当初小仲马没有如此这番执著,或许在世界文学中又会少了一部著作,

13、又会少了一颗明星。重复的价值在于不断地积淀,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操作,如果没有前者,终成朽木不可雕也。,A,B,明确的观点,对观点进一步解说,连用三个相关材料,运用方法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得出结论,再次肯定自己的观点,贤哉,回也!(观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材料)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分析)贤哉,回也!(结论),一个清晰明确有条理的论证段落应该包括以下五种不同功能的句子。观点句 阐释句 材料句 分析句 结论句(观点句),我们需要“重复”。(观点句)任何发展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反复的摸索,不断地尝试,科学才会发展,文化才会聚积,艺术方能升华!(阐释句)是的,没有反复的探究,重

14、复的实验就无法造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赫然成就;离开了多次尝试,反复的雕饰,谁又能谱写出诸如亨德尔弥赛亚这样的音乐剧作?(材料、分析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有不断的重复作为积淀,方能绽放人类文明的花蕾。(结论句),典型议论段落示例1:,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下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

15、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典型议论段落示例2:,二、论证说理有分析,1.揭示实质法(归纳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示例: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

16、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被掀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的”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惟有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主要步骤】 列举事例;找其中的共同点;归纳其本质特点(结论),学生试笔:运用归纳法分析事例,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靠着弟弟接济;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参考示例】这些历史名人都饱受贫苦的困扰,也正是幼时的贫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使他们更积极地去改变现状,最终成就别样人生。(分析句)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结论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