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5005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集中,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生产集中,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垄断生产的原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

2、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垄断利润及其形成,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限制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这样一来,垄断资本家就有可能长期地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垄断利润的形成,2.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第一,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 第二,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第三,获取的海外利润;第四,通过国家政权进行国民财富再分配。,是指垄断组

3、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垄断高价:,垄断低价:,成本价格,垄断利润,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3.垄断价格及其形式,形式,4.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 从现象上看,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 从本质上看,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结论: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是

4、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914年一战前,(1)开始形成时期,一战至二战结束初期,(2)不稳定发展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需要),1929-1933年经济危机,(2)不稳定发展时期,三次高潮,(应付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需要),(3)广泛高度发展时期,从50年代开始,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

5、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国有企业,国家直接投资,收购原私有企业,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经济快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采购,国家直接投资,政府转移支付,调整税率对付经济波动,税收政策调节资源配置 缓解社会矛盾,财政政策,税收,财政部,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科技、教育、环保等领域,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政府社会福利保险、失业补助和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总量,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息率的变动来间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 利息率 总需

6、求,经济萧条,扩大,降低,刺激,经济高涨,货币供给量 利息率 总需求,缩小,提高,抑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s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微调货币供给量,rediscount-rate policy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息率 调节货币供给量与利息率,再贴现率政策,法定准备金率,Legal reserve rate 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根据存款所必须持有的最低准备金量的比率 防范信用危机,维持金融稳定,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第一,在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

7、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 第三,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第四,加快了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本质: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1.垄断资本国际扩展的动因,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8、。,(1)经济动因,(2)政治、外交、文化上的利益,(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3.垄断资本国际扩展的影响,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 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大大改善了国家收支状况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对于资本输出国的影响,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干部 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 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对于资本输入国的影响,积极影

9、响,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的代价; 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 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 债务负担加重; 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资本输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不利影响,4.国际垄断同盟及其组织形式,早期:国际卡特尔协议 当代: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国际垄断同盟,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联盟,即国际垄断联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的组织形式,二战以来的国际性协调组织,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垄断资本主义

10、的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2.帝国主义的实质,(1)帝国主义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为达此目的,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3)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实质。,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所谓

11、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概念,(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跨国公司,(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1.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 2.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

12、济过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吸引外资,扩大就业 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组建大型跨国公司,3.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1)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出现“数字鸿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发展中国家获益很少 (3)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4)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5)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6)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4.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原则,共赢 平等 公平 共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