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糖尿病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84966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概论糖尿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临床医学概论糖尿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临床医学概论糖尿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临床医学概论糖尿病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临床医学概论糖尿病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概论糖尿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概论糖尿病(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糖 尿 病 Diabetes Mellitus,皖北医学南院大蜀山内分泌代谢科 华 弱,2,一、定义糖尿病是一组代谢综合征,是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继发脂肪、蛋白质以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共同主要特征,常伴有心血管、肾脏、神经、眼部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因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而威胁生命。,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近年来直线上升。我国1980年报道该病患病率为0.69%,到1998年升至3.5%,在欧美国家可高达710%。由糖尿病引起的死亡人数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2、、恶性肿瘤,称为“第三杀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有:遗传因素、肥胖、高龄、缺少体育活动、吸烟、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4,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伴随人类历史进展的全过程。早在7000年前古埃及莎草纸文献已有记载,在古中国 黄帝内经 有 “ 消渴症” 描述。,5,古埃及莎草纸文献,黄帝内经,6,二、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7,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糖尿病,糖尿病病因的三个基本因素,8,(一)遗传因素,9,(一)、遗传因素,1. 1型糖尿病1型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某些表型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而且不同种族之间也有明显差异。一般认为遗传缺陷不是1型糖尿病的首要病因。,1

3、0,2、2型糖尿病,遗传缺陷目前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首要病因。一般认为为多基因遗传。2型患者常有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父母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超出普通人群1030倍。2型糖尿病家系中患者的某些基因存在突变,如胰岛素受体基因等,这些基因的异常决定了大多数2型患者的发病。但最终发病还需环境因素的参与。,11,(二)、环境因素,1.1型糖尿病病毒感染与1型糖尿病发病有一定关系。从1型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科萨奇B4病毒接种动物后可引起动物发生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病多在病毒感染流行的秋冬季,发病前常有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等病毒感染。感染与发病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12,2.2型糖尿病,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

4、2型糖尿病发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肥胖可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引起胰岛素抵抗,引发糖尿病。此外,创伤、感染、手术等应激因素可使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对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也会导致血糖升高。,13,(三)、 免疫因素,免疫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首要病因。目前认为该病为自身免疫型疾病。在患者血清中可以检出多种自身抗体,其中具有特异性的是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细胞表面抗体(ICSA)等。1型患者还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s病等。2型糖尿病一般认为与免疫缺陷无关。,14,糖尿病诊断的三个步骤,一、判断有无糖尿病; 二、对糖尿病进行分型; 三、判断

5、是否存在糖尿病并发症,15,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症状,同时任意血糖11.1mmol/L;2.FPG7.0mmol/L; 3.OGTT中,2h血糖11.1mmol/L;具备上述三项中任何一项,即怀疑糖尿病,具备其中任意两项(可以同一项重复)即可确诊糖尿病。,16,异常的血糖代谢状态,糖耐量受损(IGT): 空腹血糖 7.8mmol/L(140 mg/dl )并 6.1mmol/L(110mg/dl )并 11.1mmol/L,正常人2h血糖 7.0非空腹: 4.4 - 8.0 10.0 10.0 糖化血红蛋白 7.5 血压 mmHg 130/80- 160/951.1 1

6、.1-0.9 4.0 这些数据来自欧洲,体重指数和血脂应在各自国家人群的正常值范围内,40,(1)一般治疗(糖尿病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教会他们自行监测血糖、尿糖和学会注射胰岛素的技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2)饮食治疗根据标准体重和工作性质,计算每日总热量,然后分配为糖、脂肪和蛋白质所占的比例。再进一步确定食物的种类和三餐进食量,应长期坚持。,41,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终身坚持 个体化是成功的关键1型糖尿病: 饮食计划配合胰岛素应用, 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 2型糖尿病: 肥胖者,降体重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血中Ins水平改善高血糖和高血脂,42,饮食治疗,原则: 1 按理想体重及工

7、作性质计算总热量。 2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3 合理的脂肪摄入量 4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量 5 丰富的膳食纤维 7 合理的餐次分配,43,饮食治疗- 热量的计算, 理想体重: =身高(cm)-105 标准体重20%为肥胖,标准体重20%为消瘦 使体重逐渐达至标准体重的5%重体力 中体力 轻体力 卧床消瘦 40-50 40 35 20-25 单位: 千卡/kg正常 40 35 30 15-20肥胖 35 30 20-25 15*儿童、孕妇、哺乳、消耗性疾病酌情增加,44,饮食治疗- 热量的分配,糖: 占总热量50-60%,包括纤维素40g蛋白质:成人0.8-1.2g/kg儿童, 孕妇, 乳母, 消耗性疾病者1.52.0g/kg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者0.8 g/kg肾功能不全者0. 6 g/kg1/3来自动物蛋白脂肪: 占总热量20-30%,约50-60g, 饱和脂肪酸占1/3,胆固 醇 300mg/日分配: 三餐: 1/5, 2/5, 2/5 或 1/3, 1/3, 1/3 四餐: 1/7, 2/7, 2/7,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