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4653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总结学案,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网络构建,核心整合 整合主干 发散思维,热点探究 关注热点 学以致用,内容索引,核心整合,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温馨提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但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温馨提示 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还有层次性和有序性。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二、唯物辩

3、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温馨提示 运动变化并不都是发展,运动变化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倒退的、下降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温馨提示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不以形式的新旧、产生的先后、一时力量的强弱,而看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4、相符合。,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

5、2)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温馨提示 哲学上的矛盾与生活中的矛盾不同。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矛盾泛指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的关系。它表现为两种状态,一种是事物双方对抗性的不相容关系,例如阶级斗争;一种是事物双方的非对抗性的相容的关系,例如人民内部的矛盾。,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6、化。 (2)方法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要看到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

7、创新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五、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热点探究,城镇化建设不要抹去乡愁记忆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清晨鹿港的

8、黄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在台湾歌手罗大佑的鹿港小镇的歌词中,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结束了他对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题演讲,也道出了一个事实:“城镇化建设不能抹去乡愁记忆,不能只为看得见的东西而失去看不见的东西,一定要留住历史文脉。”,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看得见的东西与看不见的东西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只为看得见的东西而失去看不见的东西,一定要留住历史文脉。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树立整体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不能只为看得见的东西而失去看不见的东西。,3.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

9、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留住历史文脉并不是历史的倒退。 4.矛盾具有特殊性,城镇化建设中各地的乡愁各有不同,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不能只为看得见的东西而失去看不见的东西,一定要留住历史文脉。,1.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规划做不好,城市又会出现只为看得见的东西而失去看不见的东西。因此,城镇化建设要 A.依靠规划,充分发挥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B.探寻建设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解放思想,在规划中实现城镇化 D.坚持

10、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解析,材料表明,城镇化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做好规划,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故选B项。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 依靠规划实现城镇化是纸上谈兵的主观主义做法,故C项错误; 材料表明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考虑文化旅游不符合题意,不选; 说法不科学,“村民”与“人民”不是一个概念; 符合题意,故应选B。,2.城镇化建设不要抹去乡愁记忆,这表明城镇化建设要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抓住主要矛盾,首先考虑文化旅游 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站在村民的立场上看问题,满足村民的利益 A. B. C. D.,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