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46244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使学生能够了解组织的概念以及组织结构,描述各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掌握MIS的基本结构,认识组织与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学习内容 2.1 组织的结构2.1.1 组织的概念和特征2.1.2 组织结构 2.2 MIS的基本结构2.2.1 MIS结构概述2.2.2 总体结构2.2.3 职能结构2.2.4 体系结构 2.3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关系2.3.1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客观联系2.3.2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2.3.3 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2.3.4 信息系统发展规律,2.1 组织的结构,2.1.1 组织的概念和

2、特征 组织(organization)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与力量的体系。 卡斯特对组织的定义是:一个属于更广泛环境的分系统,并包括怀有目的并为目标奋斗的人们;一个技术分系统人们使用的知识、技术、装备和设施;一个结构分系统人们在一起进行整体活动;一个社会心理分系统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们;一个管理分系统负责协调各分系统,并计划与控制全面的活动。组织的定义有很多,人们对组织的认识仍处于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随着人类实践的向前发展,人们的认识还会进一步演变和深化。,2.1 组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动词,就是为达成其特定目的与目标,必须经常

3、提供连续性活动,这些活动经由人力参与、权利控制、沟通与工作分配来完成,有目的、有系统集合起来。如组织群众,这种组织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另种是名词,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目标建立起来的集体,如工厂、机关、学校、医院,各级政府部门、各个层次的经济实体、各个党派和政治团体等等,这些都是组织。,2.1 组织的结构,从名词上说的组织可以按广义和狭义划分。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有组织的系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和系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

4、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对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二、组织的特征,组织的特征 1目标的确定性。目标即组织所期望达到的成果,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一个组织的结构往往与它的目标紧密相关。 2规模的灵活性。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只有一个人,组织的目标也难以实现,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其他人必须参加进来,也就是说组织必须有许多成员构成。 3结构的规范性。任何组织都存在分工与合作以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主要表现为工作的标准化,标准化指的是工作的角色和任务独立于履行这项工作的人的个人品质的程度。 4每个组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2.1.2 组织结构

5、,2.1.2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 structure) 是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设计的、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组织好员工的分工协作关系,其内涵是人们在职、责、权方面的结构体系。,2.1.2 组织的结构,特点: 1稳定性。组织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模式总是趋于保持某一状态。 2层级性。如对于一组织结构,我们可以划分为战略层、协调层,作业层,每一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活动方式。 3相对性。组织结构的层级性决定了组织结构的相对性。在大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高级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素,又包含了低级系统的结构;复杂大系统内部的结构要

6、素,又是一个简单的结构系统。一般来讲,高一级结构对低一级结构层次具有更大的制约性,而低一级结构构成高级结构的基础,并反作用于高层结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 4开放性及变异性。任何系统的结构,不会是绝对封闭和绝对静态的,任何组织结构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总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的结构也在交换过程中发生变化。任何组织结构在本质上都是开放的,目前的结构状态,是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受系统环境影响的结果。同时,目前的结构形态,又是形成未来组织结构的基础。,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1)直线制。直线制结构 (line structure) 是最为简单也是

7、最早出现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其基本特点是组织中的各种职位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机构简单,信息传递快,决策迅速,费用省,效率高。但要求领导者通晓各种业务。因此,这种组织形式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比较单一的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2)职能制结构 (functional structure),亦称“U”型组织。该模式是在直线制形式的基础上,为各职能领导者设置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 在职能制模式下,下级行政负责人除接受上级行政主管指令外,还需接受上级职能机构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其优点是将企业管理工作按职能分工,适应了现代企业生产技术比较

8、复杂,管理工作分工较细的特点,提高了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但是,容易形成多头领导,妨碍生产行政的统一指挥,不利于建立健全责任制。,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3)直线职能制结构 又称直线参谋制或生产区域制结构。 该模式综合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点,一方面保持了直线制领导、统一指挥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职能管理专业化的长处,实行厂长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但这种组织形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权力集中在最高管理层,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性差;企业信息传递路线过长,容易造成信息丢失或失真,适应环境能力差。,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事业部制结构 (divis

9、ional structure)亦称M型结构,是按照“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原则,将企业划分为若干事业群,每一个事业群建立自己的经营管理机构与队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5)矩阵型组织结构 矩阵制结构兼有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两种结构的优点,既能充分利用职能部门内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能促进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 然而,矩阵制组织同职能制组织在组织原则上又大不相同,职能制严格遵循统一指挥原则,矩阵制则从结构上形成了双头指挥的格局。 矩阵式结构能使企业迅速地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反映,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适合应用于因技术发展迅速而产品品种较多、管理活动复杂的企业,如军事工业、航天业

10、、科研机构等多采用这种结构。,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6)立体多维型组织结构 立体多维型结构(solid-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是职能制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和事业部制结构的综合发展。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组织结构形式。,2.2 MIS的基本结构,从总体角度考察,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总体概念结构和具体概念结构; 从管理角度考察,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高层战略结构、中层管理结构和业务职能结构; 从技术实现角度考察,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总体构架、软件体系结构和硬件体系结构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MIS的软件结构指支持MIS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软件

11、模块所组成的系统结构。,销市 售场,生 产,后 勤,人 事,财务 会计,信息 处理,高层 管理,公用程序,模型库,公用 应用 程序,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专用文件,公用数据 文件,应用软件 用于,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等信息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系统的结构又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大类型。1. 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称为集中式系统。,物理结构,远程通信,终端,终端,多用户系统,磁 盘,光 盘,打 印,集中式系统的主要优点是:1、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2、专业人员集中使用,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作用,便于组织人员培训和提高工作

12、;3、信息资源利用率高;4、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这类系统的不足之处有:1、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高,集中式系统的复杂性迅速增长,给管理、维护带来困难;2、对组织变革和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差,应变能力弱;3、不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精神;4、系统比较脆弱。主机出现故障时可能使整个系统停止工作。,2. 利用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等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就形成了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不同地点的硬、软件和数据等信息资源共享,是分布式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 分布式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各地与计算机网

13、络系统相联的计算机系统既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统一管理下工作,又可脱离网络环境利用本地信息资源独立开展工作。,中继器,中继器,图 5-7 分布式结构,网络服务器,外 设,小型机,图形工作站,外 设,小型机,微 机,微 机,图 5-8 集中式结构与分布式结构的结合,微机,微机,主机1,服务器,主机2,工作站,终端,终端,终端,终端,分布式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和存取方便来配置信息资源;2、有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系统对用户需求变更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3、系统扩展方便。增加一个网络结点一般不会影响其他结点的工作。系统建设可以采

14、取逐步扩展网络结点的渐进方式,以合理使用系统开发所需资源;4、系统的健壮性好。网络上一个结点出现故障一般不会导致全系统瘫痪。,分布式系统的不足之处有:1、由于信息资源分散,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的标准、规范不易统一;2、配置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资源一般分属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管理上协调有一定难度;3、各地的计算机系统工作条件与环境不一, 不利于安全保密措施的统一实施。,2.3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关系,从经营视角来描述,信息系统是组织和管理上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问题)方案,同时,组织本身与管理及信息技术一道,也是信息系统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

15、,信息系统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一方面,组织对于是否引进信息系统,引入什么样的信息系统,由谁来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问题具有决策权,并且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必须以现存的组织结构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组织影响着信息系统。 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建立促使组织结构变化和业务流程改革,因此信息系统又影响着组织。信息系统必须与组织紧密结合起来,为组织的各级决策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而组织也应当根据环境的变化,通过使用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这种双向关系可以通过中介因素体现出来,,(1)信息系统与典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信息淤积现象,避免由于组织的扩大所带来的决策延滞问题。对于常见的

16、官僚层级结构而言,信息技术扩大了控制跨度。通常说来,在传统手段下,可行的直接监督要求控制范围不超过5至7个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通信、监控、分析手段的加强,这一控制跨度可以得到显著的扩大。跨度的扩大可以相应地减少管理层级,使得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快的反应能力。,(1)信息系统与典型的组织结构,对于事业部结构,信息技术有助于消除总部与事业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总部可以更为及时、全面地获取事业部的运营信息,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使战略决策更具合理性。同时,事业部之间的横向沟通与联系也可以得到加强,从而有可能提高事业部的协同性。此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总部有可能将一些职能性分工从事业部中抽取出来,合并到总部,向着矩阵式的结构转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机构重叠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矩阵式结构变得更具可行性,因为电子化的沟通和控制手段有助于克服由于双重监督而带来的混乱情况,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之间可以实现更为有效的沟通,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职能部门化和产品部门化两种形式的互补优势。目前,在信息技术应用较为深入的组织中,例如软件企业和管理咨询企业,矩阵式结构应用得比较广泛而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