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外周神经系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45656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外周神经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三节外周神经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三节外周神经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三节外周神经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三节外周神经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外周神经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外周神经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外周神经系,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周围神经系的组成和分布。基本内容:周围神经系(包括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的组成和分布,一、脊神经: 脊神经为混合神经,既含有感觉纤维又含有运动纤维。在椎间孔附近由背侧根(感觉根)和腹侧根(运动根)而成。自椎间孔或椎外侧孔穿出后,分为背侧支和腹侧支。 (一)脊神经的背侧支 每一脊神经都分出一背侧支和腹侧支,每一背侧支又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分布于脊柱背侧部的皮肤和肌肉。,(二)脊神经的腹侧支 一般较粗,分布于脊柱腹侧、胸腹壁、四肢的肌肉和皮肤。现将重要的腹侧支叙述如下: 颈神经的腹侧支 第2颈神经的腹侧支分布到外耳、腮腺及下颌间隙的皮肤(

2、耳大神经和颈横神经)。膈神经,为膈的运动神经,由第5-7颈神经腹侧支的部分纤维组成。 胸神经和腹神经 主要形成肋间神经,伴随肋间动脉、静脉在肋间隙中沿肋骨的后缘向下伸延分布于肋间肌、腹肌和皮肤。 腰神经的腹侧支 前三对腹侧支分别称为髂下腹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荐神经的腹侧支 第3、4荐神经的腹侧支构成阴部神经,直肠后神经和盆经经丛(见植物性)。 臂神经丛:为第6、7、8颈神经腹侧支和1、2胸神经腹侧支构成,位于肩关节的内侧,发出下列主要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腰荐神经丛 由第4、5、6腰神经的腹侧支和1、2荐神经的腹侧支构成,位于荐骨的腹侧,发出下列神经:股神

3、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坐骨神经为全身最粗最长的神经。,二、脑神经 脑神经共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应注意其中有的是纯感觉神经,有的是纯运动神经,有的是混合神经。脑神经的名称: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记忆口诀:嗅视动眼,滑叉是展,面听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一、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含7种纤维成分)名称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发出部位端脑间脑中脑中脑脑桥延髓延髓延髓延髓延髓延髓延髓性质感觉感觉运动运动混合运动混合感觉混合混合运动运动注:有下划线的表示其内

4、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注:有下划线的表示其内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三、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内脏神经)定义:分布到内脏器官,血管,皮肤平滑肌,心肌,腺体的运动神经,主要参与调节机体与营养代谢、生长、繁殖、体温调节等有关的生理活动。,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比较(1)所支配的器官(对象)不同:自主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躯体神经骨骼肌。(2)躯体神经的运动神经元从中枢到靶器官只需要一级神经元,而植物性神经则需要经过二个神经元。(3)植物性神经纤细,多攀附于血管或加入躯体神经中到达靶器官。(4)躯体神经受意识支配,而植物性神经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识支配。(5)植物性神经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分布

5、于器官上是双重分布,其作用(对同一种器官)是拮抗的。,1交感神经 结构特点: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胸腰段(灰质外侧柱内),节后神经元位于椎旁神经节或椎下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布于内脏、心、所有血管的平滑肌、腺体、皮肤的汗腺。交感干 沿椎骨两旁从颅底向后直到尾部的一对纵向走行的神经干,可分为颈、胸、腰、荐、尾5段。沿途分布众多的椎旁神经节,组成交感链,与脊神经形成灰、白交通支,支配体壁的平滑肌和腺体。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和肠系膜后神经节也由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组成,发出纤维支配腹腔内脏器官。,2副交感神经结构特点 节前神经元位于脑干和荐部脊髓,节后神经元位于器官旁或器官内,可分颅部和荐部副交感神经。颅部副

6、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混于、脑神经内。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泪腺、腭腺、颊腺、腮腺以及食管、胃、升结肠(包括升结肠)之前的所有肠道、肝、胰、心、肺、肾等。荐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位于荐髓的3、4节段,经第3、4荐神经分出盆神经,节后神经元位于盆神经节内,节后纤维分布于盆腔器官。,第四节 脑脊髓传导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脑脊髓传导径的组成和分布。基本内容:脑脊髓传导径的组成和分布。,脊髓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传导功能,除头部的感觉之外,身体的大部分感觉是经脊髓传导到脑的;脑的许多神经冲动也经脊髓到达运动神经元。一、上行传导径所谓上行传导径即指感觉传导径,主要有本体觉传导径、痛温觉

7、传导径、触压觉传导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径 起于肌肉、关节、韧带等深部感受器,传导到端脑。由三级神经元接替传导。,反射性本体觉传导径:由脊髓小脑束传导,起于肌肉、关节、韧带等深部感受器,传导到端脑,由两级神经元接替传导。痛温觉传导径:由三级神经元接替传导到端脑,组成脊髓丘脑束,由丘脑发出纤维到达端脑。触压觉传导径:由三级神经元传导,第一级在脊神经节,第二级在脊髓背角,其发出的纤维交叉到对侧,到达丘脑后,由丘脑到达端脑。,二、下行(运动)传导径1、锥体束 是控制随意运动的主要传导束,由两级神经元构成,第一级在大脑皮质,第二级神经元即脊髓腹角的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联系范围甚广,参与调节的神经元众多,主要的有皮质纹体苍白球系和皮质小脑红核系。,(1)皮质纹体苍白球系:由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的纤维先到达尾状核和壳,由尾状核和壳发出纤维到达苍白球,由苍白球发出纤维到红核和黑质,由红核和黑质发出纤维到延髓的腹内侧网状结构,由此再发出纤维到脊髓的腹角运动神经元。(2)皮质脑桥小脑系:由大脑皮质发出纤维到脑桥的桥核,桥核发出纤维到小脑,由小脑发出纤维到红核,由红核发出纤维到脊髓腹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