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复习2013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4500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复习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PLC复习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PLC复习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PLC复习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PLC复习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复习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复习2013(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逻辑与可编程控制系统,幻灯制作:四川大学 张春雷,2012年12月,复 习,逻辑控制(程序控制)P1在对生产过程运行状态检测的基础上,依据预先编制好的操作规则,对输入状态进行逻辑运算、或计数、或定时、或对某些变化量进行判断等,然后根据这些结果作出控制决策,控制执行机构协调动作,完成以开关量控制为主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程序,逻辑运算 计数 定时 算术运算 ,电机启/停 电磁阀开/闭 指示灯亮/熄 报警器响/停 ,按扭 行程开关 继电器触点 变化参量 ,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逻辑控制的特点(P23)(1)信号特点:开关量(ON/OFF)(2)程序特点:顺次控制条件控制时序控制,第一章

2、 绪 论,逻辑控制的要素(P3)(1)动作的转换如何从前一步转换至后一步?(2)动作的执行每一步干什么?,生产工艺,编程控制器的概念 (P3),第一章 绪 论,采用继电器、接触器、半导体逻辑元件,甚至加上微处理器等器件组成的,能够完成逻辑控制(即程序控制)的装置,称为程序控制器(Program Controller)。,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P4),按照组成器件分类: 1)机电式程序控制器 2)继电器程序控制器 3)半导体逻辑元件程序控制器 4)存储式程序控制器(即PC或PLC),按照控制程序的“存储”方法分类: 1)继电器及半导体逻辑元件程序控制器 2)矩阵式程序控制器 3)可编程控制器(即P

3、C或PLC),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的概念(P8),第二章 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是根据外界输入的特定信号和某种要求,自动地接通和断开电路,断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或运行状态,实现对电路或非电路对象的切换、控制、调节和保护的一种自动控制电路。,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决策部分执行部分,控制规则是以硬件的固定联结来实现的。,2.1.2.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二章 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决策部分执行部分,第二章 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按扭 开关 转换器 凸轮控制器 ,行程开关 接近开关 压力继电器 速度继电器 热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逻辑输入部分,主令信号和检测

4、信号构成控制线路的输入信号。,2.1.4.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的设计,第二章 继电器逻辑控制技术,在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为了保证系统的使用效能和正确的动作程序,目前常用的是采用经验的方法,即将常用的、典型的控制电路组合成符合要求的控制电路。,可编程控制器的概念(P30),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在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和生产过程。,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5、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MC:Programmable Matrix Controller PSC: Programmable Sequence Controller,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P3031),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1)通用性和灵活性强 2)可靠性高,抗干扰的能力极强 3)产品系列化、模块化、功能完备、性能优良 4)编制程序简单、容易 5)设计、安装、调试周期短,扩充容易 6)体积小、重量轻、维护方便,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P3132),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1)开关量逻辑控制 2)运动控制 步进、伺服电机控制 3)过程

6、控制 过程参数检测与控制、PID 4)数据处理 各种运算功能 5)通讯 通讯接口、现场总线,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PLC选择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P3233) 1)重要技术参数及I/O规模 2)功能 轴定位、PID、计数 3)结构 整体式和模块式 4)编程语言及编程终端 5)产地和公司,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P3435),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可编程控制器,输入部分,输出部分,CPU部分,微处理器,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按钮 限位开关 继电器常开触点 电源,线圈 指示灯 电磁阀 电源,系统程序是调度、管理、运行、诊断PLC的各个部分,使之协调有序工作的“灵

7、魂”。 用户程序是用户按照生产工艺预先编制好的程序。 系统程序与用户程序的关系是:系统程序解决适时调度用户程序运行的问题,但不具体参与生产过程的控制;而用户程序则具体参与生产过程的控制。,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可编程控制器扫描周期的运行步骤 (P44),采样输入,执行用户程序,输出刷新,自诊断,通信,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逻辑功能 (P51),继电器逻辑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继电器,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计数器逻辑复位信号计数信号设定值当前计数值 触发器逻辑 移位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硬件模块(P53) CPU模块,第三章

8、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CPU芯片: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或位片式处理器8位机(8051)、16位机、32位机(DSP/ARM)GAL/CPLD/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 存储器(内存):系统内存、用户内存、数据内存EEPROM、EPROM、FLASH 振荡器及分频器:晶振等,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硬件模块(P54) 开关量I/O模块,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开关量直流输入电路,开关量交流输入电路,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硬件模块 开关量I/O模块,继电器 输出电路(交流和直流),负载能力较大(25A),响应慢(810ms),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硬件模块

9、开关量I/O模块,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晶体管 输出电路(直流),负载能力较小(0.30.5A),响应快(0.51.0ms),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硬件模块 开关量I/O模块,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晶闸管 输出电路(交流),负载能力比半导体较强(0.52A),响应较快(接通12ms,关断810ms),编程器(P56),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专用编程器,简易编程器 (便携式编程器),图形编程器,个人计算机程序开发系统(P57) 编程软件 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 实时操作员接口软件 仿真软件 其它软件,电源及外围设备,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外围设备 (P59

10、),PLC人/机接口装置 外存储器 打印机 EPROM写入器,电源 (P59),交流电源:220V/110V 直流电源:24V,电流容量,可编程控制器功能扩展模块(P61),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及原理,高速计数模块 位置控制模块 模入模出模块 温度控制检测模块,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P6263),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最基本的PLC指令系统大致包括以下六大类指令: 1)基本逻辑操作指令:与、或、非、锁存等; 2)输出类指令:基本输出、计时、计数功能指令等; 3)数据处理类:数据传送指令、数据移位指令等; 4)数据运算类: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比较、数制转换等; 5

11、)程序流控制类:程序分支与跳转、子程序调用与返回等; 6)其它类:新开发的特殊功能指令等。,现代PLC操作系统支持的软件包一般可分为三个级别: 1)基本指令软件包 2)高级指令软件包 3)扩展指令软件包,C200系列PLC的指令系统(P67),梯形图指令,基本梯形图指令举例(P68),指令表,00101:启动 00501:正转 00110:停止 00502:反转,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P7072)低速定时器指令TIM,计数器指令CNT,锁存继电器指令KEEP(11),子程序指令(P92)(1)子程序定义指令SBN(92)/SBN(92)特例:SBN99是调度中断程序(2)子程序调用指令SBS(9

12、1)/SBS(91),步进指令STEP(08)N 和 SNXT(09)N (P9394)步进指令用于主要顺序控制;STEP和SNXT成对使用;N无意义时,标志步进程序段结束;,程序区 数据区 参数区,存储区空间,S7-200 PLC 指令的数据区(P97),变量存储区(V) 输入信号的缓冲区(输入映像存储区I) 输出信号的缓冲区(输出映像存储区Q) 内部标志位存储器(M) 特殊标志位存储器(SM),数据存储区数据对象存储区,定时器 T 计数器 C 高速计数器 HC 模拟量输入 AI 模拟量输出 AQ,S7-200 PLC 指令的寻址方式(P99101),1)常数及其类型2)数据存储器的寻址3)

13、数据对象的寻址 An 4)间接寻址方式 5)数据存储器的停电保护 6)变量说明,十六进制:16#6C8E 二进制:2#10010011 ASCII码:SIMATIC,(1) 数据地址的一般形式:Aa1.a2 (2) 数据类型符的使用:B(字节)、W(字)D(双字或长字),区域地址,首字节地址,位地址,区域地址,序号,S7-200 PLC 基本逻辑指令(P103104),LD n,LD n1 AN n,LD n1 A n,LDN n,LD n1 O n,LD n1 ON n,定时器P105,计数器P105,MOV_X EN ENO IN OUT,MOVX IN, OUTX=B、W、BW、R,XX

14、,数据传送P108,数据比较器P113,n1,n2,XX,n1,n2,XX:=、=、=:B、I、D、R,1) LD I0.0 2) LD I0.1 3) AN I0.2 4) O I0.3 5) LD I0.4 6) A I0.5 7) OLD 8) ALD 9) LD I0.6 10) LD I0.7 11) A I1.1 12) OLD 13) ALD 14) O M0.7 15) AN I1.0 16) = M0.7 17) LD M0.7 18) LD I1.2 19) CTU C7,300 20) MEND,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4.1.1.程序设计方法概述,三)

15、程序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2. 参数表的定义,3. 程序框图的设计,4. 程序的编制,5. 程序测试,6. 程序说明书的编写,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4.1.2.继电器梯形图程序设计,一)梯形图语言,1)每个梯形图有多个梯级组成,每级有单个或多个支路; 2)一个梯级一般由多个编程元件和一个输出元件构成,输出元件必须在最右边; 3)梯形结构表达了两个要素:一是扫描顺序,二是信号流向; 4)在梯形图编程语言中,每个接点、线圈、继电器均为存储器中的一位,内部继电器的常开/常闭接点有无穷多个; 5)定时器、计数器等类输出元件不能直接输出,须以其接点为输入,采用I/O的输出线圈作输出; 6)每个支路均不能以输出元件开始; 7)在梯级的竖线上不能设置任何元件; 8)完整的程序应当以END结束。,4.1.2.继电器梯形图程序设计,四)梯形图的顺序控制设计法,1. 经验设计法存在的问题,(1) 设计方法不规范,难于掌握,设计周期长 (2)装置交付使用后维修困难,2. 顺序控制设计法及其设计思路,(1) “步”的划分,(2)确定各相邻之间的转换条件,1 2 3 4 5 6 7 8,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