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多媒体教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4188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多媒体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社会心理学多媒体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社会心理学多媒体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社会心理学多媒体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社会心理学多媒体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多媒体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多媒体教程(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社会心理学 是试图理解与解释个体的 思想情感 行为是如何受到环境影响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社会化 Socialization,社会动机 Socialmotive,社会认知 Socialcognition,态度 Attitudes,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利他行为 Altruism,群体 Group,应用广告、 环境 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侵犯行为 Aggression,个 体,社会 交往,个体,一、什么是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 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内容-文化,文化(culture):人类群体或社会共享的成果,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社会遗产。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知识、技能与经验价值观(value)人生追求的目标是否有价值规范(norm)在具体情境下如何思考、体验、行动的期望法律、道德、风俗等,五、社会化的目的与结果 社会角色,合格社会成员-分工-角色(技能/规范)(一)、定义:社会角色(social role):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社会规定了的该位置应具有的一套行为模式。 主席-总理-部长-局长-司长-科长-职员/ 祖父母-父母-子女 先赋角色:与生俱

3、来的、自然获得的角色(遗传) 父子 自致角色:经个人努力与活动获得的 职业、婚姻1、社会角色由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决定的,2、社会对每一角色规定了一系列责任与义务,角色期望(role expectation):社会或个人对于某种角色应表现出哪些特定行为的期望。 儒家 五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医生:救死扶伤 教师:教书育人 职业道德3、个人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就要学习并符合相应的角色期望 津巴多(1973)罪犯-看守 公主日记,第三章 社会动机,Social motive,问路,我们的行动一般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达

4、到一定目的。 心理学中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需要”、“目的”基本同义的一个术语是动机(motive)。早期-需要 有些动机是天生的,有些是经社会化形成的。 一、定义 动机是引起、维持、推动个体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1、只有当需要有某种特定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从事活动。需要 动机 行动 目标,二、动机的特征 (一)动机的强度:有强弱之分 越缺乏什么,想得到它的动机就越强 指标:行为的力度与持续性 (二)动机的清晰度:动机指向目标的意识程度口头报告法:为什么这样做?目的是什么?好朋友-女朋友 (三)动机的更替:存在两种以上动机(目标),不能同 时满足或不知如何选择,产生动机冲突

5、1、双趋式:两个目标对个体都有吸引力 (鱼、熊掌 段王爷)2、双避式:两个目标都想回避,但必须选一个 (工作)3、双重趋避式:两个目标各有利弊 (男友)冲突斗争更替,三、动机分类(一)按动机性质分 自然动机: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饮食、睡眠、性(天生的)社会动机: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 成就、权利,(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他们是超越文化、国家、民族、社会形态的,即是人类共有的。1)、生理的需要: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民以食为天, 食色,性也 金钱 2)、安全的需要:身体与心理上的安全 3)、归属与爱的需要:北漂 4)、尊重的需要:他人的尊重/自尊(前倨

6、后恭)人要脸,树要皮 社会地位( 面子) 能力、人品 5)、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个人的潜能、理想,马斯洛:人类需要的层次理论,马斯洛(19081970),2、这五种需要是逐级上升的,低级的需要基本满足之后,较高级的需要才能提到日程。(金字塔形排列)并非指100%的满足。 管子动物 人/个体发展过程 批评:没有考虑特殊人的需要,重遗传作用而忽视了社会作用3、也有例外(晚年的修改) 理想信仰 (江姐/朱自清)/个体差异,四、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一)、成就动机(need for achievement ) 1、定义: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内

7、在力量。(尊重 代表人物: 莫里(Murry HA,1938)/ 麦克兰德(McCllelland DC,1953) 2、测量: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原理: 内隐动机,自己也不能总是准确地说出投射测验的一种,要求参加者就一系列摸棱两可的图画编故事,把自己的价值观、动机等投射到画面的人物身上优缺点: 3、有关研究 对儿童独立、自律训练 成就动机高 国家经济发展快,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二)、亲和动机( need for affiliation,合群动机) 1、定义:个人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

8、协作、友好关系的一种内在欲求。(归属与爱的需要)关禁闭 惩罚 2、为什么有亲和动机? 1)、本能:鹅、婴儿的依恋/ 结群生活合作 生存 2)、后天习得的:不和群受排斥 3)、焦虑-亲和假说(Schachter,1959)经历不安的人,亲和动机强A实验:电流 高度恐惧 10与大家在一个房间等 ( 62.5% /1/3)低度恐惧 单独等,(三)、权力动机( need for power),、定义:指对权力的欲求,即影响他人、控制他人,获得支配地位的需要。 、为什么会产生: )资源的获得(满足生理需要等)代表一种成就,获得尊重 )阿德勒(1929):无能 自卑 补偿 极端的权力 3)温特(1973)

9、:无能的恐惧+社会控制的渴求消极的权利动机 积极 、例子:只要你了解就行了,第五章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二、社会知觉的定义,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穿戴、长相、语言、姿势、行为等)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的过程。,如 对情绪的感知,兴奋、愉快时, 瞳孔会放大不快、厌恶时, 瞳孔缩小, 眯眼、皱眉打牌,面部表情,a) 快乐, b) 惊讶, c) 害怕 d) 悲伤, e) 生气, f) 厌恶,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如 对性格的感知,三、社会知觉的内容(范围),1、对情绪的认知 2、对人格的认知

10、个体具有的较稳定的思维、情感体验与行为方式。反映个体的独特性。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4、对事件与行为原因的推断,第二节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了解对方的性格、人品、能力等,从而决定是否与对方交往,交往的深度如何;是否该信任、与对方合作等。中国人对知解人心非常重视 “刨树刨根,看人看心”,一、印象的内涵,印象(impression):外界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形象。对人的看法、认识 、持维度观(dimensional View)的学者(如Osgood, 1977) 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的潜在维度: 评价(evaluation):一个人品质的好坏(good-bad 决定

11、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 能量(potency):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 尊重 活动水平(activity):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消极被动。,、持类型观(typological View)的学者 (如Anderson & Sedikides, 1991)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知觉他人。如我们把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外向的,李四是成熟的,陈五是忧郁的。在日常生活中,以上这两种方式都用,二、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有研究(Berry & McArthur, 1985) 表明,人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

12、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子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即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语言 “口为心苗,言为心声” 由于一个人所说的话能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言不由衷的话已司空见惯。“卖瓜的谁不说瓜甜”,、非言语线索,)面部表情:忧郁快乐 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敌意、爱慕的信号。)身段表情:姿势,)言语表情(副言语),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速度很快 : 心直口快 轻声曼语的女孩,常会给人留下温柔恬静、有涵养、小鸟依人的印象。,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

13、象(first impression)。 “先入为主”。“新官上任” 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的交往。 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的。,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却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 三国演义: 周瑜死后,鲁肃把凤雏庞统举荐给孙权。孙权见他“浓眉掀鼻,黑而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以至于孙权“誓不用之”。,五、印象的作用,我们对他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仍然如此;这种倾向被称为保守性偏差 (perseverance bias)。 选择信息、证实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

14、判断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左右我们对后获得的信息的解释 假设我们在看欢乐总动员或正大综艺等节目 定势(set):先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倾向。,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 Rosenthal 与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也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女孩白裙子/标签理论/,刻板印象,所谓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也有人

15、译成定见) 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对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是由正、负性特征构成的 另外,刻板印象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解是不正确的;但多无法测量与验证,因没有合适的效标。,二、刻板印象的形成,一是个人的亲身经验;二是社会学习:从父母、老师、同学、课本及大众媒体习得而来。例如,张德(1990) 就认为,我国大中小学生对性别产生的刻板印象深受小学语文教材的影响。,四、刻板印象的利与弊,一看到或听到有关类别的线索,有关相应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自动浮现在脑海中。所以,使用刻板印象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 弊端: 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念的偏差; 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第四节 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人们通常都希望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定的控制力与预测力,这样人们才会感到安全。(控制需要)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一、何时归因 1 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2 负性的事件 3 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肯定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