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实事求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4018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人物:实事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党史人物:实事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党史人物:实事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党史人物:实事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党史人物:实事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史人物:实事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人物:实事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史人物: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小故事,毛泽东说: “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经毛泽东改造之后,实事求是成为了一个从事物本身来寻求事物发展的规律的科学的概念和范畴,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来概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本不足为奇,但对一个权力很大,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领袖人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还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色,这就难

2、能可贵了。自奴隶社会以来,古今中外,有哪一个国家的第一号人物能象毛泽东那样自始自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洁自律呢? 他的这种美德恰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做人态度.,毛泽东的遗物还反映了毛泽东的革命风范,最突出的是艰苦奋斗。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在革命的岁月里,保持了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在革命取得胜利夺取了全国政权成为共和国的领袖,在北京长达几十年的时光里,仍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人们都还记得,在建国前夕党的七界 二中全会上,他语重心长的教育全党,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号召全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率先垂范,成为艰苦奋斗的楷模。在毛

3、泽东的遗物中,最大量的、最感人的就是这一部分。这首先反映在他日常的饮食起居、穿戴用具方面,如极其普通寻常的菜谱、与寻常百姓家无异的竹木筷、靠背用的旧军毯、用秃了的牙刷、穿过的补丁裤子,乡下人穿的长统袜、出巡用的旧行李袋、旧草帽和竹拐杖等等。其中一条毛巾被打了55个补丁;一件木薯棉睡衣补了73个补丁;一双旧拖鞋,破旧得连补鞋匠都不愿再补。这些,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曾多次劝他换成新的,但都被他拒绝了,理由很明确: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很苦,应该节俭过日子。人民领袖时时处处想着全国人民,这是多么崇高的感情啊!特别应当提到的是,遗物事典还别开生面地列了一个“收支家政篇”,公布了这个中国“第一

4、家庭”的日常开支一家人简朴而平常的生活。对于一些穷困乡亲和有困难的身边工作人员,毛泽东也慷慨给予资助,但一般都是从自己的稿费中开支。毛泽东历来公私分明,从不搞特殊。他外出巡视时,要求每餐按四菜一汤供给,不得超过伙食标准,而且一定要给钱给粮,遗物中就有他1965年重上井岗山时招待所交款交粮的收据。令人感动的是,当他发现身边个别工作人员,在随同他外出期间有多吃多占行为时,立即对此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处理,并从自己的稿费中作了赔偿。对来访的外国领导人赠送他的珍贵礼品,均令造册交公。,毛主席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捡起来吃掉,他的饭碗里从来没有剩下一粒米。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们不能在他的灶上

5、吃饭,要和工作人员一起到大灶上去吃饭。孩子们外出不能用他的汽车,也不准用公家的汽车,不管风里雨里都是骑自行车。 毛主席的大儿子同志,刚结婚不久,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不幸壮烈牺牲。毛主席十分难过,但不露声色,经过反复思考,为了儿媳刘思齐寄托对岸英的思念,他让我陪着刘思奇和她的妹妹去朝鲜给岸英扫墓。按照主席嘱咐,行动必须保密,避免给朝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增加麻烦,这次的一切生活费用完全由主席自己负担,用他的稿费开支。我们遵照主席指示执行,回来后,主席解除了悬念,并为思齐另选了佳婿。 后来,主席的女儿李纳因病住院,我们按照主席的精神,给她改名沈娟,说是我的女儿,也避免医院给她的特殊待遇。 毛主席进城

6、以后,经常到各地(特别是农村)去视察工作。他到各地视察,也同样注意节约人力物力,珍惜时间,尽量少干挠他人。他不让当地领导迎送,也从不接受宴请,经常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并不通知各地的领导,一路调查研究,亲自向工人、农民和战士们了解他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情况,调查之后,便回到火车上住宿,吃自己的一份伙食,以免当地专门为他组织人员接待吃饭、住宿,浪费人力物力。,毛主席每到一地,当地的领导同志一但发觉,都要赶来关照,并热切盼望主席接见。但主席说:大家各有各的工作,应该各司其职,互不干挠,他们要是把群众等着办的事放下不办,偏偏要来迎接我这个不速之客,我于心何忍嘛!我如有事要同他们商量,是会找上门去或是请他

7、们来的。我经常到各地去看一看,又行止不定,要是事先我选好地点,要在某月某日前去视察,集合一大群人像个“代表团”,让群众早就作好准备等在那里。“代表团”一到,使大家应接不暇,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那怎么能够作调查研究!应该注意节约人力物力和珍惜大家的时间嘛!有道是麦收一响,季节不等人嘛。 建国以后,毛泽东在全党全国有崇高的威望,国家日渐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毛泽东依然廉洁自律,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1953年至1962年,9年间毛泽东没有做一件新衣服,1960年自然灾害严重,毛泽东身体力行与人民同甘共苦渡过难关。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井冈山视察工作,第一餐饭,井冈山宾馆负责人考虑他一路辛苦,特地准备了茅台酒、水果。汪东兴见后,立即纠正:首长每顿四菜一汤,每天二块五毛钱伙食标准,一路上没有喝酒请你们将烟酒、水果撤掉,随行人员每天一块五毛钱标准就餐,一分钱也不能多。5月25日下午二时,张平化、刘俊秀、汪东兴三同志来到毛主席的住处汇报工作,一谈就是两个多小时,最后毛主席语重心长的说:今天井冈山比33年前大不相同了,上山坐汽车,住楼房,穿的是干净整齐的衣服真是神气多了,5月29日视察结束时,毛主席的生活秘书来到宾馆的会计室,找到雷良钊同志,以每天二块五毛钱的标准结了天的伙食费175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