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礼仪之电话礼仪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39454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往礼仪之电话礼仪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交往礼仪之电话礼仪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交往礼仪之电话礼仪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交往礼仪之电话礼仪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交往礼仪之电话礼仪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往礼仪之电话礼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往礼仪之电话礼仪(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交往礼仪,第五节 电话礼仪,电话礼仪,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的学会用电话,但正确的使用电话却不是每个人能做得很好的,正确的使用电话,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使用电话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打电话的礼仪,注意维护自己的“电话形象”。“电话形象”:是指人们在使用电话时留给通话对象以及其他在场人员的总体印象。构成“电话形象”的六大要素是:态度、表情、举止、语言、内容、时间的把握等方面构成的。“电话形象”是一个人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一个人的“电话形象”体现了本人的礼貌修养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因此,在社会交往中要十分讲究和注意“电话形象”,一、打电话的礼仪,1、礼貌的开头语和结束语 2

2、、一般通话不宜超过3分钟 3、通话时宜细语柔声 4、通话中发生掉线,双方应尽快恢复通话 5、通常由地位高者、主叫、长辈、客人先挂断电话 6、通话的最佳时间:约定的时间、方便的时间、非通话高峰 7、有些时间不宜打电话:早8点之前晚9点之后、午休时间、用餐时间、节假日时间 8、确定对方是否有时间接电话,(一)打电话的技巧,* 拨出电话 * 自我介绍 * 确定对方及问候 * 说明来电事项 * 再汇总确认 * 礼貌地结束谈话 * 挂断电话,二、接电话的礼仪,1、铃响不过三声接起 2、正确的姿势,保持最优美的声音(速度、音量、音调和笑容) 3、准备好笔和纸做好记录(记录的5“”规则:谁打来的、什么地点、

3、什么时间、什么事情、如何处理) 4、怎样挂断电话 5、恰当的言辞 6、友善对待打错电话者,不要恶语相加,(一)接电话的技巧,* 铃声响起 * 拿起听筒 * 报出名字及问候 * 确认对方名字 * 询问来电事项 * 再汇总确认来电事项 * 礼貌地结束电话 * 挂电话,8,(二)接电话者的应对顺序,放下话筒,(三)接打时的电话注意事项,* 听到电话铃响,若口中正嚼东西,不要立刻接听电话应迅速 吐出食物,再接电话* 听到电话铃响,若正嬉笑或争执,一定要等情绪平稳后再接电话* 接电话时的开头问候语要有精神* 电话交谈时要配合肢体动作如微笑、点头* 讲电话的声音不要过大,话筒离口的距离不要过近* 若是代听

4、电话,一定要主动问客户是否需要留言* 接听让人久等的电话,要向来电者致歉* 电话来时正和来客交谈,应告诉对方有客人在,待会给他回电* 工作时朋友来电,应扼要迅速地结束电话* 接到投诉电话,千万不能与对方争吵,(四)电话接听的三个基本要求和六不原则,1、在电话铃响三声接起,告知对方你的姓名或单位 2、电话机旁准备好笔纸进行记录 3、确认记录下来的时间、地点、对象和事件等重要内容,电话接听的三个基本原则,电话接听的六不原则,1、不要不理不睬 2、不要冷漠敷衍 3、不要出言顶撞 4、不要嫌弃对方 5、不要语气烦躁 6、不要傲慢粗俗,11,三、移动电话礼仪,在访客或会议中务必关机或由他人代接礼貌的向会

5、议室中所有对象道歉离开会议室(用餐场合)接听电话 回来后向大家道歉 降低通话的音量,缩短通话时间,(一)移动电话使用的注意事项,要避免手机的不安全的使用 注意通话安全 防止噪音扰人,本节小结,一、打电话的礼仪(一)打电话的技巧 二、接电话的礼仪(一)接电话的技巧(二)接电话者的应对顺序(三)接打电话的主要事项(四)电话接听的三个基本要求和六不原则 三、移动电话的礼仪(一)移动电话使用的注意事项,作业1,1、礼貌的开头语和结束语 2、一般通话不宜超过3分钟 3、通话时宜细语柔声 4、通话中发生掉线,双方应尽快恢复通话 5、通常由地位高者、主叫、长辈、客人先挂断电话 6、通话的最佳时间:约定的时间、方便的时间、非通话高峰 7、有些时间不宜打电话:早8点之前晚9点之后、午休时间、用餐时间、节假日时间 8、确定对方是否有时间接电话,作业2,1、铃响不过三声接起 2、正确的姿势,保持最优美的声音(速度、音量、音调和笑容) 3、准备好笔和纸做好记录(记录的5“”规则:谁打来的、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事情、如何处理) 4、怎样挂断电话 5、恰当的言辞 6、友善对待打错电话者,不要恶语相加,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微之处见精深。和同学们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