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精讲溴乙烷__卤代烃

上传人:爱****馆 文档编号:5483830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精讲溴乙烷__卤代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化学精讲溴乙烷__卤代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精讲溴乙烷__卤代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精讲溴乙烷__卤代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解析复习专题辅导考点解析复习专题辅导 46溴乙烷溴乙烷 卤代烃卤代烃1 1复习重点复习重点1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水解、消去反应) ; 2卤代烃的物理通性、化学性质、卤原子的检验。2难点聚焦难点聚焦 一、溴乙烷 1 1溴乙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溴乙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注解注解 溴乙烷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得到的。乙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溴乙烷分子是极性分子,这是因为溴乙烷分子中,溴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碳和溴原子之 间的成键电子对偏向溴原子一边,因此,CBr 是极性键。 溴乙烷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均不电离,是非电解质。 溴乙烷的官能团是Br。 2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溴乙烷的物理性质纯净

2、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其密度Co4 .38大于水的密度。 3 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实验实验 6 61 1 课本第 146 页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向试管中滴入溶液后有浅黄色沉淀生成。3AgNO解释 溴乙烷在 NaOH 存在下可以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氢,溴化氢与溶液反应生成 AgBr 浅黄色沉淀。3AgNO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检验溴乙烷水解的水溶液中的时,必须待试管中液体分层后再吸取上层液,以免Br 吸取到未水解的溴乙烷。检验前,先将较多的稀溶液滴入待检液中以中和 NaOH,避免干扰Br3HNOOH的检验。BrHBrO

3、HHCOHHBrHCNaOH 5252也可写为:NaBrOHHCNaOHBrHC5252点拨点拨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条件:过量的强碱(如 NaOH)。 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实质是可逆反应,通常情况下,正反应方向趋势不大,当加入 NaOH 溶液时可促进水解进行的程度。 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可看成是溴乙烷分子里的溴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因此溴 乙烷的水解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溴乙烷分子中的溴原子与溶液不会反应生成 AgBr。3AgNO(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溴乙烷与强碱(NaOH 或 KOH)的醇溶液共热,从分子中脱去 HBr,生成 乙烯。反应条件反应条件 a有强碱(如 NaOH、KOH)的

4、醇溶液 b加热 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Br 等)生成不饱和不饱和OH2(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注意 消去反应必须是从相邻的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成物中 有双键或三键。 小结小结 1知识网络如下图。2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说明,受官能团溴原子的影响,当溴原子与碳原子形成 C Br 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溴原子,所以 CBr 键的极性较强,在其他试剂的影响下,C Br 键很容易断裂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3溴乙烷的水解和消去反应的区别1.1.官能团官能团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

5、团。常见的官能团有:卤素原子(X)、 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硝基(NO2)、磺酸基(SO3H)、氨基(NH2) 等。CC 和 CC 也分别是烯烃和炔烃的官能团。2.2.溴乙烷的性质溴乙烷的性质 (1)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沸点 38.4,密度比水大。 (2)溴乙烷的化学性质:由于官能团(Br)的作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 发生许多化学反应。水解反应:C2H5Br+HOHC2H5OH+HBr。 NaOH卤代烃水解反应的条件:NaOH 的水溶液。 由于可发生反应 HBr+NaOHNaBr+H2O,故 C2H5Br 的水解反应也可写成:C2H5Br+NaOH

6、C2H5OH+NaBr。消去反应: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反应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 HBr 分子。由此可推测, CH3Br、(CH3)3CCH2Br 等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 H2O、HBr 等), 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 二、卤代烃 1 1卤代烃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如:、ClCH3、22ClCH3CHCl4CClBrCHCH232 2分类分类(1)根据分子里所含卤素的不同,卤代烃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22CFCF 溴

7、代烃()等。BrCHCH23(2)根据分子中卤素原子的多少可分为:一卤代烃(、)、多卤BrHC52代烃(、)等。3CHCl4CCl22BrCH3CHBr(3)根据烃基的不同可分为:饱和卤代烃(、)、ClCH3BrHC52ClCHBrCH22不饱和卤代烃(、)、芳香卤代烃等。22CFCF CHClCH23命名(只需了解简单卤代烃的命名) 原则:以连有卤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主链,卤原子和其他支链都作为取代 基,从离卤原子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其余步骤同烷烃的系 统命名法。 如: 4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卤代烃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2)卤代烃分子的极性比烃分子强,卤原子的质

8、量比氢原子的质量大许多,因此齿代烃 的沸点和密度都大于同碳原子数的烃。 (3)相同卤代物中,它们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因碳原子数增多分子量增 大,引起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密度却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因碳原子数增多,卤 代烃分子中卤原子的质量分数降低)。 (4)室温下少数低级卤代烃(13 个碳原子的氟代物,l2 个碳原子的氯代物和溴甲烷)为 气体,其余为液体,高级(碳原子数多)卤代烃为固体。 释疑释疑 课本第 147 页讨论。 烃基不同时,一方面氯代烃的沸点随烃基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另一方面,如果 烃基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相同时,氯代烃的沸点随烃基中支链的增多而降低。 5 5卤代

9、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这是由于卤原子(官能团)的作用所致。卤原子结合电子的 能力比碳原子强。当它与碳原子形成碳卤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卤原子,故碳卤键的极性 较强,在其他试剂作用下,碳卤键很容易断裂而发生化学反应。 (1)水解反应HXOHROHHXRNaOH或写作:NaXOHRNaOHXR注解注解 卤代烃水解反应实质是可逆反应。为了促使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水解时一定要加 入可溶性强碱并加热,加强碱可与水解生成的卤代氢发生中和反应,减少生成物浓度,平 衡右移,加热可提高水解反应的速率。 所有的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看成是卤代烃 分子中

10、的卤原子被水分子中的羟基取代(卤代烃分子中碳卤键断裂),故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又属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注解注解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不同。卤代烃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时,卤基 被羟基取代。而卤代烃和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在醇这类弱极性物质中钠氧键 不断裂,所以不能发生羟基的取代反应,只能发生消去反应。 消去反应与加成反应不互为可逆反应,因为它们的化学反应条件不相同。 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即无 aH) 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等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6 6卤代烃的作用卤代烃的作用 在烃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常常是改变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

11、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 的桥梁作用。 有些卤代烃特别是一些多卤代烃可直接用作溶剂、农药、制冷剂、灭火剂、麻醉剂 和防腐剂等。氟氯烃是一类多卤代烃,主要含氟和氯的烷烃衍生物,有的还含有溴原子。氟氯烃大多 为无色、无臭的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曾被认为是安全无害的物质,加之其具有不 燃烧、易挥发、易液化等特性,几十年来被广泛用作冷冻设备和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 以及用于制雾化剂,聚乙烯等泡沫塑料的发泡剂,电子和航空工业的溶剂、灭火剂,等等。 但是,也恰恰是由于氟氯烃的化学性质稳定,使其在大气中既不发生变化,也难被雨雪消 除,在连年使用之后,每年逸散出的氟氯烃积累滞留在大气中,使其在大气中的含量逐年

12、 递增。大气中的氟氯烃随气流上升,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发生分解,产生氯原子, 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氯原子并没有消耗,消耗的只是臭氧,所 以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即使逸入平流层中的氟氯烃不多,但由它们分解出的 氯原子却仍可长久地起着破坏臭氧的作用。臭氧层被破坏,意味着有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 地面,而过多紫外线的照射,则会危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变 化。因此,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了共同的行动,签订了以减少并逐步停止生产和使 用氟氯烃为目标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公约。 3.3.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卤代烃的

13、一般通性 (1)物理通性:都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氯代烷的沸点随烃基增大呈现升高的趋 势;氯代烷的密度随烃基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2)化学通性: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通常比烃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取代反应:CH3Cl+H2OCH3OH+HCl (一卤代烃可制一元醇) NaOHBrCH2CH2Br+2H2OHOCH2CH2OH+2HBr (二卤代烃可制二元醇) NaOH消去反应:BrCH2CH2Br+NaOHCH2CHBr+NaBr+H2O (消去 1 分子 HBr) 醇BrCH2CH2Br+2NaOHCHCH+2NaBr+2H2O (消去 2 分子 HBr) 醇4.4.氟氯烃氟氯烃( (氟

14、利昂氟利昂) )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 (1)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氟氯烃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产生 Cl 原子。 Cl 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Cl+O3ClO+O2 ClO+OCl+O2总的反应式: O3+O2O2Cl实际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2)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 臭氧层被破坏,会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会危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 造成全球性的气温变化。 【重点难点解析重点难点解析】 一、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反应条件与产物反应类型反应条件主要产物相互关系水解(取代)反应NaOH 的水溶液,CH3CH2OH消去反应NaOH 的醇溶液,CH2CH2同时发生的两个

15、互相平 行,互相竞争的反应卤代烃在发生消去反应时,生成取代基较多的烯烃,这样的烯烃对称,稳定,(扎依采 夫规律)。习惯上称为“氢少失氢” 。如: 二、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 1.实验原理:RX+H2OROH+HX HX+NaOHNaX+H2O NaOHHNO3+NaOHNaNO3+H2O AgNO3+NaXAgX+NaNO3 根据沉淀(AgX)的颜色(白色、浅黄色、黄色)可确定卤素(氯、溴、碘)。 2.实验步骤: (1)取少量卤代烃;(2)加入 NaOH 溶液;(3)加热煮沸;(4)冷却;(5)加入稀硝酸酸化; (6)加入硝酸银溶液。3.实验说明: (1)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水解反应的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2) 加入稀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 NaOH,防止 NaOH 与 AgNO3反应对实验产生影响;二 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3 3例题精讲例题精讲例例 1 1 碳原子数在 20 以内的烷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的有多 少种? 寻求解题规律:解答这类题的常规思维方法是依次写出这些烷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 结构简式,然后仔细观察和分析,最后得出一氯代物无同分异构体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 种数。用这种方法解答此题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碳原子数在 20 以内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实在太多了(如 C10H22的同分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