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pi 9705-2016年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规定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3704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42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spi 9705-2016年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qspi 9705-2016年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qspi 9705-2016年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qspi 9705-2016年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qspi 9705-2016年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spi 9705-2016年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spi 9705-2016年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规定(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企 业 标 准 Q/SPI 97052016 代替 Q/CPI 1732015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 管理导则与深度要求 20160925发布 20161001实施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发 布 Q/SPI 97052016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要求 - I - 目 录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与术语 3 4 管理和技术要求 4 4.1 总则 4 4.2 可研设计管理 5 4.3 总体技术要求 7 4.4 太阳能资源 .10 4.5 工程地质 .13 4.6 工程任务与规模 .14 4.7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 .14 4.8 电气

2、设计 .17 4.9 电站总图设计 .27 4.10 电池组件支架及基础设计 29 4.11 土建设计 30 4.12 工程消防设计 34 4.13 施工组织设计 34 4.14 工程管理设计 36 4.15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 36 4.16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37 4.17 节能降耗 37 4.18 工程设计概算 38 4.19 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 42 5 附录 .50 5.1 可研报告附图 .50 5.2 支持性文件 .51 Q/SPI 97052016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要求 - III - 前 言 为了规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全资和控股

3、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光伏发电工程设计工作,明确和统一设计标准,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光伏发电工程的设计建设水平,提升工程全寿命周期效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了 Q/CPI 1732015。本标准与 Q/CPI 1732015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可研设计审查管理根据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办规划201593 号关于进一步简化新能源项目投资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相关规定调整。 增加山地地形图测量比例不大于 1:500 的要求。 增加水面漂浮使光伏的选址注意要点。 增加集散式逆变器方案的设计要求,组件逆变器容量配比建议适当上调。 增加对渔光互补等高温高湿地区的光伏发电项目宜设置防 PID

4、衰减的措施。 调整集控中心监控模式综合楼的面积指标。 根据集团公司光伏电站生产成本标准(试行) 修订财务评价相关内容。 增加国家及行业最新颁布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水电与新能源部提出、组织起草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部门) :国核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本次修订主要起草人:周平、贾约明、王丽筠、何小奥、刘春辰、李炅、申红霞、陈小丁、白洁、张大顶、徐振兴、孙春林、李良、钱贇、郭黎、李海臣、刘璇、董小改、余龙飞。 本标准本次修订主要审查人:夏忠、李树雷、毛国权、徐树彪、李晓民、袁蕊、王举宝、郭苏煜、张皖军、李品格、谢骊骊、胡国飞、莫玄超、郭伟锋、李广博、李佳林、王聚

5、博、刘家鼎、吴菡、杨萍、王玉青、杨洋、李国林、朱军、胡玮。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CPI 1732015。 Q/SPI 97052016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要求 第 1 页 共 51 页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要求 1 范围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集团公司光伏发电工程可研(初步)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加强和规范集团公司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推进光伏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化,统一设计方法和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其全资、 控股公司直接投资或控股投资的国内建设的光伏发电工程,战略性并购重组、已投产新能源项目并购、境外投资光伏项目可参照

6、执行。 1.3 本标准适用于接入 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地面并网型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其他离网型、微网型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1.4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合作开发的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改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1.5 本标准作为集团公司的指导性标准,在使用本标准时,尚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的产业政策和标准、规程、规范,如与国家和行业的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应按照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光伏发电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光伏发电区和升压变电站(开关站)两部分。光伏发电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按有关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7、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9964 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Q/SPI 97052016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要求 第 2 页 共 51 页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60 3

8、kV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0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797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T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5027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DL/T 5136 火

9、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65 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 D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5352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GD003-2011 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 NB/T31010-2011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NB/T 32027-2016 光伏发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 NB/T 32030-2016 光伏发电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标准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办规划201593 号关于进一步简化新能源项目投资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告201347 号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计价格2

10、00210 号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Q/SPI 97052016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要求 第 3 页 共 51 页 (发改价格20153044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 财税2008170 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3 定义与术语 3 定义与术语 3.1 光伏组件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太阳电池组件。 3.2 光伏组件串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

11、,形成具有一定直流输出电压的电路单元。 3.3 光伏发电单元 光伏发电站中,以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串,通过直流汇流箱多串汇集,经逆变器逆变与隔离升压变压器升压成符合电网频率和电压要求的电源。 这种一定数量光伏组件串的集合称为光伏发电单元。又称单元发电模块。 3.4 光伏方阵 将若干个光伏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又称光伏阵列。 3.5 光伏发电系统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3.6 光伏发电站 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包含各位建(构)筑物及检修、维护、生活等辅助设施在内的发电站。 3.7 峰值日照时数 一段

12、时间内的辐照度积分总量相当于辐照度为 1000W/m2的光源所持续照射的时间,其单位为小时(h)。 3.8 光伏发电站年峰值日照时数 将光伏方阵面上接收到的年太阳总辐照量,折算成辐照度 1000W/m2下的小时数。 3.9 安装容量 Q/SPI 97052016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要求 第 4 页 共 51 页 光伏发电站中安装的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计量单位是峰瓦(Wp)。 3.10 年发电利用小时数 将光伏方阵年度发电总量与安装容量的比值,即年发电量/安装容量,计量单位为小时(h)。 4 管理和技术要求 4 管理和技术要求 4.1 总则 4.1.1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的

13、基本原则 a)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适用的要求; b)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应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扩建工程建设的可能性; c)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区已有的设施,统筹考虑分期建设情况,避免重复建设; d)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中,工程建设用地应与规划、国土等部门相协调,必须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 e)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应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 f)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应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落实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g)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科学方法,减少损耗

14、,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h)光伏发电工程监控系统模式原则上采用“远程集中监控、现场少人值守”的原则。 4.1.2 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 按照 GD003-2011 和 GB 50797 开展勘测、设计工作,设计成果满足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或审批的要求。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a)确定工程任务和规模,论证工程开发必要性及可行性,并简要说明电力消纳情况及弃光风险。 b)对光伏电站太阳能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太阳能资源评价结论。 c)查明光伏电站站址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价意见和结论。如果光伏电站Q/SPI 97052016 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管理导则与深度要求 第 5 页 共

15、 51 页 附着基础为建筑屋顶等特殊场地,则需查明建筑屋顶结构和稳定条件,给出评价结论。 d)选定太能电池组件及逆变器的型式及主要技术参数,确定太阳电池阵列运行方式、太阳电池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并计算光伏电站年、月上网电量。 e)分析提出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技术要求的实施方案。根据审定的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方案,比较确定光伏电站升压变电站站址位置、电气主接线及光伏电站集电线路方案,并进行光伏电站及其升压站的电气设计,选定主要电气设备及电力电缆(架空线路导线)的型号、规格及数量,落实接入系统工程的审查意见。进行光伏电站及其升压变电站(开关站)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控制电源系统、通信系统的设计

16、。 f)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中央控制室的建筑结构型式、布置和主要尺寸,拟定土建工程方案和工程量。 g)拟定消防方案。 h)确定工程占地的范围及建设征地主要指标,选定对外交通方案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总布置,提出施工总进度。 i)拟定光伏电站定员编制,提出工程管理、运行维护和拆除方案。 j)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 k)拟定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方案。 l)拟定节能降耗方案。 m)编制工程设计概算。 n)进行财务评价与社会效果分析。 4.2 可研设计管理 4.2.1 集团公司及其全资、 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拟开展建设或合作开发的光伏发电工程应进行可研设计(初步设计深度);集团公司水电与新能源部是光伏发电工程可研设计的归口管理部门。对二级单位在境内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的光伏发电新能源项目在立项和开工阶段实行备案制管理。 4.2.2 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