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精品课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3629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精品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3年7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韩国总统卢武铉举行会谈时表示,中国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是一贯的,我们支持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和解与合作,支持朝鲜半岛最终实现自主和平统一,中方将一如既往地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我国采取上述外交政策的依据是: A、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B、联合国的各种决议 C、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意愿,C,2003年3月6日,外交部部长唐家璇 就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答记者问,第二框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第二框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重点 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2003年3月

2、6日,外交部部长唐家璇 就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答记者问,法新社记者:中国多次说在伊拉克问题上希望有一个和平的解决,你刚才也说如果有1的机会争取一个和平的解决,中国也会尽中国的能力。我想请问,在这方面包括中国用它的否决权吗?在联合国安理会里用否决权利吗?在考虑用不用否决权的时候,中国会不会考虑中美双方的关系受到影响?谢谢。(15:23) 唐家璇:我觉得你现在提出这个问题,为时还稍许早了一点。我们认为现在围绕着伊拉克问题,特别是在安理会的外交台上,政治解决的道路尚未穷尽。使用政治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15:23) 唐家璇:至于你追问的投票态度,中国在处理这类问题上,从来就是根

3、据客观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按照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15:24),想一想:唐外长的讲话体现了哪个基本点?,基本立场:独立自立,(1)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2)坚持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3)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4)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5)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科学生活方式,一、我国外交政策

4、的基本点-重点,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2003年9月,王光亚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驳斥“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提案,1999年3月,江泽民主席出席在日内瓦的裁军谈判会议。图为他在作推动裁军进程、维护国际安全的演讲,1996年9月,钱其琛外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2003年8月,朝、韩、中、美、日、俄在北京举行第一次朝核六方会谈,2004年6月,朝、韩、中、美、日、俄在北京举行第三次朝核六方会谈,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重点,1、基本立场-独立自主,2、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首要目标)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3、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基本立足点-,加

5、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5、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1955年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2004年6月2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题为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的主旨发言。,1955年6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访华,中国是第一个承认越南建立并与之建交的国家,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乒乓外交”),1972年2月中美关系正常化,1998年6月,克林顿总统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3年12月8日温家宝会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

6、,03年12月9日,温家宝总理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核心和基础),(保证),(目标),有机统一整体,2004年6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发表了题为“深化睦邻互信,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他在演讲中回顾了中乌建交12年来友好合作以及中国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的历程,提出了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建议,宣示了中国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北京宣言指出,“交流、合作、发展”既是本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鲜明主题,也是亚洲各国政党和政治家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

7、妨碍亚洲各国政党的相互交往与合作。对彼此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应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通过对话和磋商谋求妥善解决;亚洲的合作不是排他性的,也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亚洲应在对世界开放中发展,在同世界交往中进步。,2004年9月5日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会议组委会副主任王家瑞接受记者采访,1960年9月,中古建交,古巴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1984年8月,李先念主席访问罗马尼亚时参观康斯坦察县农村,1988年10月,杨尚昆主席会见肯尼亚总统莫伊,1988年12月,邓小平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1991年10月,邓小平会见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1999年7月,江泽民

8、访问蒙古时参观“戈壁”公司,2003年2月11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市火车站参观,坦赞铁路,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援助赞比亚修建了坦赞铁路,坦 赞铁路成为中赞友谊的象征。坦赞铁路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的新卡比里姆博希,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考察、勘测、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该项目于1968年5月开始进行勘测设计,1970年10月正式开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

9、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多达1.6万人。坦赞铁路建成后,成为坦赞两国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赞比亚铜金属出口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铁路沿线涌现了不少新兴城镇,成为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坦赞两国人民乃至整个非洲把坦赞

10、铁路誉之为“自由之路”、 “南南合作的典范”。 2002年,中国政府又捐赠5000万元援助赞比亚政府完成政府办公大楼的建设工程。,“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2001年11月10日,2003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实兵演习,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第三节 我国的外交政策,课堂练习,2003年8月29日,世人瞩目、媒体聚焦的北京第一次六方会谈按预定日程落下帷幕。经过美、朝、中、日、韩、俄六国代表的努力,本次会谈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这次会谈中,中方劝和促谈的不懈努力和为会谈所做的周到安排,受到了与会其他各方的一致赞赏。这是由于:(1)中国

11、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解决国际争端(2)中国与其他国家并无利害冲突(3)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拥有否决权 (4)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1)(2)(3) B、(2)(3)(4)C、(1)(4) D、(2)(3),C,(2004年.上海卷.13题)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斡旋下,至2004年2月已成功进行了两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六月底将如期举行第三轮会谈。这说明: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则D、六方会谈是与会各国间的常设性议事机构,B,(2004年.全国文综.33题)在国际关系中,第三

12、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合作的对象,因为: (1)第三世界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2)团结第三世界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3)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4)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A、(1)(2)(4) B、(1)(3)(4)C、(1)(2)(3) D、(2)(3)(4),C,(2004年.蒙、海、藏文综卷.32题)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和平崛起信心和决心的宣示。中国领导人有关“和平崛起”的表达向国际社会传递的信

13、息是: (1)“冷战”后传统不安全因素不再对和平构成主要威胁 (2)中国的崛起对国际社会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3)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4)中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和平崛起成为可能A、(3)(4) B、(1)(2)C、(2)(4) D、(2)(3),D,4、简答题: 2003年9月1日,吴邦国委员长在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四届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政府从全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制定的一项长远战略,今后,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将毫不动摇地坚持。我们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

14、针,加强区域合作,与各国一道,携手营造和平、合作、和谐的地区环境。 远用政治常识回答: (1)我们为什么毫不动摇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与各国携手营造和平、合作、和谐的地区环境?,参考答案: (1)第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第二、坚持这一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 (2)第一,“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就业是要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局面,营造和平、合作、和谐的地区环境。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平是人心所向,稳定是众望所归。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的和平与稳定。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第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通过外交活动,维护世界的和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友谊、信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