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培训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3279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信用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信用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信用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信用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培训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一、人行和银监会要求: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财务、非财务因素)、还款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银行的信贷管理等六个方面(银发2001416号) 贷款的预期状况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 重组贷款应给予特别关注,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二、内部评级法的要求: 内部评级法下合格的评级体系必须具有独立的、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维度:借款人违约风险(同一借款人不同贷款的借款人评级必须一致,不管每笔交易性质是否有差异) 特定的交易风险(如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等),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三、辽宁省农村信用社:

2、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两维评级的要求,参照国内、外银行的做法 省联社的法人客户信贷资产十级分类采用“客户评价+债项调整”的两步分类模式 各机构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是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因素,保证对同一借款人评价的一致性 个人客户采取“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的两步分类模式,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正常一级,正常二级,正常三级,关注一级,关注二级,关注三级,次级一级,次级二级,可疑级,损失级,正 常 类,关 注 类,次级类,不良贷款类,正常类贷款,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正常贷款: 正常: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含或有债务)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分为三档:特优

3、正常一级;优秀正常二级;优良正常三级)关注: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债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分为三档:一般关注关注一级;重点关注关注二级;特别关注关注三级,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不良贷款: 次级: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分为二级:较差次级一级;差次级二级) 可疑: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很差)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4、,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关注类资产:存在管理层应该密切注意的潜在不足之处。如果不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纠正,很可能在将来导致清偿能力的恶化。关注类没有被列入信贷扩张类别,贷款机构尚未暴露严重风险,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次级类资产债务人的资产状况及清偿能力难以对其贷款提供充分的保障,如果有抵押物的话,也不足以用于偿还债务。 次级资产的特征:1)最初作为清偿债务的来源明显贬值2)清偿基金出现偏差3)失误4)未能很好清除短期经营的界限5)在财务报表上出现净资产减少、现金流下降、盈利能力 下降,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疑类资产 资产具有次级类信贷的所有弱点,同时基于当前存在的现实情

5、况,该类信贷的另一个弱点表现为它对债务清偿有很大困难,甚至根本没有可能清偿。损失的可能性非常高,但由于一些特殊的悬而未决的因素可能会有利于提高其信誉度,其潜在的风险往往会在实际情况被确定后才被延迟暴露。 可疑类资产的特征: 在当前情况下难以定义的损失暴露抵押物未确定价值,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损失类信贷资产 被认为是不正确的,或者基本上无价值,以至于作为银行资产的不断扩张根本没有保障。这种类别的资产并不意味着它毫无回收价值或残余价值,而是表现为延迟核销这些基本上无价值的资产是不切实际的,即便部分贷款可能在将来会被回收。 损失资产的特征: 严重损失 无担保或无效担保,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

6、 管理细则(试行),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表内各类信贷资产和表外信贷资产。,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本办法所称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是指按照相关分类标准,综合分析客户的违约风险和特定的交易风险,将其细分为十个等级,以准确揭示信贷资产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信贷资产质量,以达到以下目标: (一)促进全省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反映信贷资产质量; (三)及时发现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分层级的信贷指导意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为提取和判断

7、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十级分类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真实客观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 (二)及时性原则。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变化,及时、动态地调整分类结果。 (三)充分性原则。对影响信贷资产分类的诸多因素,根据核心定义确定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分类。 (四)审慎性原则。对难以准确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贷款,适度下调其分类等级。,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十级分类的对象类别: 十级分类根据不同的借款对象,将信贷资产分为法人客户信贷资产和个人客户信贷资产。法人客户信贷包括:一般法人客户、小微企业客户和其他经济组织。个人客户信贷包括:农户贷款

8、、城市自然人贷款。根据各类客户风险特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分类标准。,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分类及统计: 十级分类采取“按季分类、按月调整”的办法,即各经营机构按季对所有信贷资产进行一次十级分类,同时将十级分类纳入日常信贷管理,根据信贷资产风险变化情况进行按月监控和调整,按月统计上报十级分类结果。,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核心定义: 本细则对十级分类的核心定义采用银监会关于印发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284号)的相关规定。根据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的风险特征和贷款类型的不同,在制定具体分类标准时对核心定义进行具体细化。,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核心定义: 正常一级

9、:借款人经营状况良好,连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借款人在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产品市场份额较高,所在行业前景好。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正常二级:借款人经营状况稳定,连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借款人处于良性发展状态,规模适中,所在行业前景好。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能力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正常三级:借款人经营状况稳定,连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所在行业发展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核心定义: 关注一级: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借款人经营稳定性一般,对借款人的持续偿债能力需加以关注

10、。 关注二级: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借款人经营稳定性和所在行业一般,存在可能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不利因素。 关注三级: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借款人经营效益、经营性现金流量连续下降,存在可能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不利因素。,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核心定义: 次级一级:借款人目前的还款能力不足或抵押物不足值。此类贷款存在影响贷款足额偿还的明显缺陷,如果这些缺陷不能及时纠正,银行贷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较大。 次级二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级: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

11、,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级: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贷款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分类方法: 十级分类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现场、非现场查阅和分析,获取借款人的财务、现金流量、担保、非财务等方面信息,将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各种因素综合评估结论,作为判定信贷资产风险类别的主要依据。,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分类认定权限: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认定权限按关于印发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暂行办法的通知(辽农信联2007104号)的相关要求执行。,县联社权限分类流程图,不良类,市联社、市办权限流

12、程图,不良类,超权限直接签字上报,正常类超权限直接签字上报,省联社权限流程图,不良类,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分类调整: 资产质量分类的调整是指对已经审定分类结果的信贷资产,根据其风险状况进行重新分类。 对于资产质量分类结果向下调整的(由正常类转不良贷款类),由信贷管理部进行初审后报送风险管理部进行审查,并由风险管理部出具审查意见报请风险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对于资产质量分类结果向上调整的(由不良贷款类转正常类),由风险管理部初审后报送信贷管理部进行审查,并由信贷管理部出具审查意见报请风险管理委员会集体审议。,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分类后管理与监测检查: 一、各级机构应严格按照

13、规定标准和流程进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严禁越权、弄虚作假等违规操作行为。 二、各级信贷管理部门应对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重点监测信贷资产质量的迁徙情况,对迁入迁出频繁、迁徙比例较高、迁徙跨度较大等异动情况要深入分析,掌握迁徙发生的主要原因,必要时向相关机构或部门发送风险提示。 三、对信贷资产质量比上期劣变较大的,各机构应根据十级分类标准中所考虑的各项评价因素,剖析信贷资产质量劣变的原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对劣变至关注三级等分类临界点的信贷资产应重点分析,提前采取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防止资产质量继续劣变。,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检查内容: 各级机构应加强对辖内信

14、贷资产质量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以下内容: (一)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和权限 (二)相关分类资料和录入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对分类的标准掌握是否合理,信贷资产质量是否真实。 (三)是否存在越权或滥用职权干预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工作的行为。,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经省联社监测检查发现下级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偏离度较大的,省联社可根据偏离度对下级机构的原总体分类结果进行调整,并以调整后的总体分类结果作为对下级机构考核的依据。,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省联社每年对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至少组织一次现场检查,包括专项检查和常规检查;市联社(办事处)每年对辖内县级联

15、社信贷资产质量应至少组织两次现场检查,对信贷资产质量出现重大问题的,要提高检查频率。,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各级机构要对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借款人及保证人在财务、非财务方面或抵质押物等发生重大变化,以至于影响到其风险类别时,应当对信贷资产风险级别进行及时调整。当信贷资产发生重大风险时要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管理细则:,附件一: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法人客户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标准 附件二: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个人客户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标准 附件三: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十级分类流程图,法人客户信贷资产质量 十级分类操作要点

16、,法人客户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操作要点:,本标准所称信贷资产,是指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为法人客户(含小微企业)办理各类贷款业务形成的信贷资产,包括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项目贷款、房地产贷款等,以及各项表外信贷业务垫款等。,法人客户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操作要点:,正常一级:借款人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规模优势明显,市场竞争能力很强,现金流量充足,融资能力和还款能力很强,还款意愿很好,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能够按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或虽不满足上述条件,但本笔信贷资产符合省社规定的低风险业务特征,且未出现逾期欠息。 正常二级:借款人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现金流量充足,融资能力和还款能力较强,还款意愿很好,没有理

17、由怀疑不能够按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 正常三级:借款人还款能力较强,还款意愿良好,发展前景良好,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法人客户信贷资产质量分类操作要点:,关注一级:借款人经营稳定性一般,业务办理与后续管理中未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制度要求,或出现可能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不利因素,但借款人有能力偿还债务本息,还款意愿较好,本笔债务未逾期、无欠息。 关注二级:借款人经营稳定性和所在行业一般,业务办理与后续管理中未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制度要求,或出现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其他不利因素和突发事件,或本笔债务临时出现逾期或欠息,但借款人仍有能力偿还债务本息,还款意愿尚可。 关注三级:借款人经营效益、经营性现金流量连续下降,还款意愿不强,或存在对借款人偿还债务本息有较大不利影响的因素,或本笔债务出现逾期或欠息且尚未达到不良信贷资产认定条件,但借款人尚有一定能力偿还债务本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