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3221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7.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国国国F单元学习总绪JlnCnlultOUIeC四网多芍毯|精整合建体系国意自口阿着形绘的宣化而起更福肖会政河洁胡皎的发属客化团炳裂旌理|梳脉络理线索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演变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苟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荷子世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瞌中的大完。一命2-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吸收诺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眉权被捷“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汊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性想。3-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一一理学。“程朱理学“是宋代理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4-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资揭需了逊学宇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恩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经世致用,重禄工商业(发履,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团重

3、点门郎|析重难释内涵一、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1俊家推祭“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怡想。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沥集柳国家,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4-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二、对儒家思想的评价与认识1积极影响(具体影响: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2)现代价值: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本怡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流体制的完善。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