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腔肠动物门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483043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腔肠动物门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6腔肠动物门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6腔肠动物门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6腔肠动物门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6腔肠动物门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腔肠动物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腔肠动物门(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绵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只是一个侧支,是一 个死胡同。腔肠动物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在进化过程中 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所有其他后生动物都是 经过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腔肠动物为辐射对称、 具两胚层、有组织分化、原始的消化腔及原始神经 系统的低等后生动物。本门动物全部水生,绝大部分为海生。 由于体壁上具特有的刺细胞,故又称刺胞动物 (Canidaria)。,第6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腔肠动物的代表,水母,水螅,海葵,(一)辐射对称(radial symmetry)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有口面到反口面), 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具有这样体型的动物适于漂

2、流生活。 两辐对称(biradial symmetry) :在腔肠动物中有些种类(海葵)有且只有两个切面将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具有这样体形的动物适应固定生活。 演化:体制的演化是沿辐射对称 两辐对称 两侧对称的路线进行的。,6.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二)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gastrovascular cavity),1.两胚层外胚层保护,运动,感觉中胶层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内胚层消化 2.消化循环腔由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腔,即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具有消化作用(胞内外),且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份,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身体中央有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 称原始消化腔(从此类动物开

3、始有了消化腔) ,腔 肠动物由此得名。这种消化腔由于兼有循环的作 用,能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所以 又称消化循环腔(gastrovascular cavity)。消化循环腔只有口与外界相通,无肛门,因此 口兼有肛门的功能。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称细胞外消化。此外, 能借内胚层的皮肌细胞伸出的伪足将食物包起来, 进行细胞内消化。,(三)组织分化特点:上皮组织占优势;(上)皮肌(肉)细胞兼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在上皮细胞的基部突起之间具肌原纤维 (myofibrils),呈单向和垂直排列,其收缩机理 与高等动物相似。原始性:上皮肌肉细胞即属于上皮,也属于肌 肉的范围,肌肉与上皮还没有分开,

4、是一种原始的 现象。,(四)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或称扩散型神经系统)1. 组成:由分散的神经元组成。2. 特点:无神经中枢,传导不定向,传导速度慢。,原始性表现:无神经中枢传导无方向性传导速度慢(比人的神经传导慢1000倍,(五)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水螅型和水母型的比较水螅型 水母型外形: 筒状 伞形口面: 向上 向下生活方式: 固着 漂浮中胶层: 较薄 较厚生殖方式: 无性 有性,(六)具多态现象腔肠动物有些营群体生活的种类,有群体多态现象:群体内出现二种以上不同体型的个员,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的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如薮枝虫:有二种个员水螅体:专司营养生殖体:

5、专司生殖,6.2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水螅(Hydra),一、生活习性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丰富、水质清澈的淡水中。 二、形态体圆筒形,一端为基盘,另一端有触手和口。,三、生理机能运动:分布在外皮肌细胞间的感觉细胞受到刺激后把冲动通过神经传导给皮肌细胞。在内外皮肌细胞的协同作用下,使水螅产生运动。摆动、翻筋斗运动、尺蠖运动、上升下降运动。,四 、结构,外胚层,内胚层,腺细胞:分泌黏液,润滑及黏住食物,内皮肌细胞:具2条鞭毛、环状肌肉纤维,收缩时使身体变细;具消化作用,腺细胞:分泌消化酶于消化腔中,行细胞外消化,感觉细胞和间细胞,中胶层:胶状物质,对身体起支持作用,分,泌,分,泌,神经细胞:神经网,

6、神经细胞:少量,未成网,五、营养摄食 触手、口消化 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吸收 消化循环腔六、 呼吸与排泄通过体表扩散交换气体,代谢废物以 氨的形式扩散排出。多余水分和食物残渣 通过口排出。,七、生殖无性生殖:出芽生殖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精卵结合 (1)出芽生殖:由母体长出芽体,芽体经过发育长出与母体相同的器官,然后从母体上脱落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有性生殖:雌雄异体(少数同体),多行异体受精。外层间细胞分化形成卵巢和精巢.,受精卵发育成实心原肠胚后包上粘性厚膜形成休眠体,从母体脱落下来,次年春末环境条件适宜时,胚胎脱膜而出,继续发 育成小水螅:受精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卵囊 小水螅,八、

7、 再生再生:生物体恢复其丧失部分的能力称为再生。,6.3 腔肠动物门的分纲,根据形态和有无世代交替现象,将腔肠动物门分 为 3 个纲。 一、水螅纲(Hydrozoa) (一)代表动物薮枝虫(Obelia)1. 生活习性及形态螅根、螅茎围鞘、共肉及共肉腔水螅体生殖体(生殖鞘和子茎)体形:伞形,边缘有触手和缘膜消化循环系统:口胃辐管环管,水螅型,水母型,薮枝虫,2. 生活史,世代交替: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二)水螅纲的主要特征1.生活史具水母型和水螅型,多为海产;2.无口道,消化循环腔简单,无隔膜;3.水母型的伞缘有缘膜,无触手囊,触手基部有平衡囊;4.内胚层无刺细胞,生殖腺来源于外

8、胚层. 5 单个或群体,多数有世代交替现象,并且多有多态现象:在同一个群体中分化出多种不同形态的个体,并各自执行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如取食、生殖、防御等,这种现象称多态现象(polymorphism)。,(三)水螅纲的几种代表,僧帽水母,僧帽水母,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oyi):生殖腺呈红色,常发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水母在水中漂游,白水夹红色,酷似桃花,故称桃花水母。产于我国四川嘉陵江及长江沿岸各湖泊中,因桃花水母的盛发期正值长江天然鱼类产卵期,对鱼苗危害性很大。,2002年已经被正式列为世界最高级 别的“极危生物”。,桃花水母,桃花水母,钩手水母,二、钵水母纲(Scyp

9、hozoa),全部海生,多为大型水母(最大的霞水母 (Cyanea arctica) 伞面直径可达 2米,触手长达30米)。 本纲一般都有世代交替现象,但水螅型退化,水母型发达,是生活史中的主要时期。,(一)代表动物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Lamarck,身体圆盘状,在伞的周围有触手,并有8个缺刻,每一个缺刻中有一个感觉器(触手囊),能感知引力、光等。,消化道较复杂,口后依次是:食道(短)胃腔胃囊(4个)辐管(由胃囊分出,多条)环管(位于伞缘)。 水流:外界口胃腔胃囊辐管环管胃囊胃腔口外界。,生殖腺:位于胃囊内。雌雄异体,产生的配子先落入胃囊,由口排出。受精卵经浮浪幼虫发育成螅状

10、幼体,然后身体从上而下分层,形成钵口幼体,身体继续分层,形成横裂体,横裂体成熟后依次脱下来,形成碟状体,由此发育成水母成体。,(二) 海蜇 (Rhopilema esculentum):,伞呈半球形;伞边无触手(与海月水母区别);幼体有口,成体口消失;口腕基部愈合在一起,未愈合的端部分支成根状,并在边缘形成许多吸口和触手,可猎食浮游生物。,海蜇生活史示意图,有性世代,无性世代,幼蛰,成蛰,卵裂,浮浪幼虫,螅状体,足囊,横裂体,碟状体,海蜇富含营养,可食用,海蜇的伞部可加工成海蜇皮,口腕部可加工成海蜇头。 除海蜇外,大多数的钵水母对渔业有害,不仅危害幼鱼,而且破坏鱼网。此外,刺丝囊有毒,能刺伤人

11、体。,(二)钵水母纲的主要特征 1、全为海产,且多为大型的水母类; 2、生活史有或无世代交替现象; 3、水母体为生活周期的主要阶段,水螅体退化为幼 虫。有的种类生活史中只有水母体; 4、钵水母体无缘膜,感觉器官为触手囊; 5、中胶层厚; 6、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钵水母与水螅水母的不同点:,三、常见种类,海蜇,海荨麻,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三、珊瑚纲 (Anthozoa):,本纲约 6000 种,全部海生,多暖海、浅海海底,有单体和群体。生活史无世代交替,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一般见到的只是其骨骼。口道发达,大多数可以形成骨

12、骼;生殖腺由内胚层产生,外胚层均有刺细胞,消化循环腔内有隔膜。如红珊瑚、红海葵。,海葵,(一)主要特征,2、生活史无世代交替,只有水螅体,没有水母体,1、体制为六射、八射或多辐射对称,3、水螅体构造复杂,有外胚层内陷而成的口道,有内胚层及中胶层向内突出形成的隔膜,隔膜游离端有隔膜丝,4、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5、全部海产,单体或群体。多数有骨骼,常见种类:,(一)海葵: 无骨骼,单体,固着生活在潮间带的岩石上或穴居在沙石中。 体呈长筒形,触手伸展时,很似盛开的菊花。 雌雄异体,生殖腺长在隔膜上。 雄体的精子成熟后由口流出,进入雌体内与卵结合(也有的在海水中受精)。孵出的浮浪幼虫离开母体后发育成新

13、的个体。 无水母型。无性生殖为纵分裂或出芽。,身体构造复杂,具有外胚层下陷而形成的侧扁口道,口道两侧各有一口道沟(纤毛沟)。消化循环腔的内壁生出了许多垂直隔膜,将消化腔分成许多小室,增加了消化吸收的面积。,珊瑚纲与水螅纲的螅型体的不同点:,(二)珊瑚虫:,种类多,群体生活,大多具骨骼(由外胚层细胞分泌),形成珊瑚礁或暗礁,生活在礁石最上面的是一小部分活的珊瑚虫。 外胚层细胞移入中胶层,分泌角质或石灰质,形成骨针或骨片。 常见种类:海鸡冠:骨片位于中胶层中。海鳃:骨片外露。红珊瑚:骨片愈合成中轴骨。,八放珊瑚亚纲:触手和隔膜各8个,如海鸡冠,海鳃,柳珊瑚,红珊瑚等。,柳珊瑚,软珊瑚,六放珊瑚亚纲

14、:触手和隔膜一般为6的倍数,如:海葵,角珊瑚,石珊瑚等。,日本红珊瑚,扁脑珊瑚,粗糙刺叶珊瑚,短指软珊瑚,短足软珊瑚,蜂窝珊瑚,华丽童星珊瑚,角珊瑚,叶状孔珊瑚,珊瑚焦的形态,硬珊瑚骨骼,腔肠动物的原始性 辐射对称的体型 两胚层 不完全的消化系统,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同时存在并以细胞内消化为主 上皮与肌肉没有分开 扩散式神经系统,6.4 腔肠动物的起源和分化,一、起源理论:起源于类似于浮浪幼虫的群体鞭毛虫祖先。理由:浮浪幼虫与群体鞭毛虫相像。二、各纲的关系1. 水螅纲最原始理由:水螅纲的水螅型和水母型结构最简单,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2. 钵水母纲和珊瑚纲起源于水螅纲。理由:后两纲生活史中一般都有水螅型。,1 腔肠动物与海绵动物的差异。 2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上的位置? 3 掌握水螅体壁的基本结构。 3 本门三个纲如何鉴别?依据哪些特征? 4 何为水螅型、水母型?如何区分水螅纲水母和钵水母纲水母? 5 举例解释世代交替、多态。 6 初步了解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