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第1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3036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第1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第1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第1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第1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第1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第1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__明清第1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考纲要求 1.明清时期的思想:阳明心学;李贽的“异端”思想;黄宗羲、顾 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2.科技成就:农政全书;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文学艺术:文人画;明清小说;京剧,本讲考点,考点1 明清时期的思想,考点2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1.阳明心学 (1)背景 a.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b.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2)思想主张 a.宣扬“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的命题。 b.提出“致良知”和“ 知行合一 ”的学说。 (3)王阳明心学的特点和实质 特点:王阳明将一切合法性和合

2、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 良知,强调道德自律。 实质:要用加强对封建道德信仰的办法,消灭一切反抗意识,让人们甘心 服从封建统治。,考点1 明清时期的思想,2.李贽的离经叛道 (1)背景 a.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b.经济:江南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c.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神圣。 d.个人: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 (2)表现 a.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儒家经典 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b.批判道学家“ 存天理,灭人欲 ”的虚假学说,强调人正当的私 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3)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

3、上反映了 资本主义萌芽 时期的 要求。,思维启迪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指出,“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 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 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 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 形成丛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认识“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 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提示:明清之际,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 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思想上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 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3.明末清初的三大

4、进步思想家,特别提醒 正确认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 明清之际由于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君主专 制空前强化,儒家思想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无法从根本上 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因此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在当时并未占据主 流地位,理学仍占主导地位。 图解历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术语必背 (1)儒家思想在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社会环境 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2)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仍是理学和心学,主要原因是当时政治上君主 专制;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

5、上文化专制。 史料呈现 史料1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结”,史料2 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其理论依据却是依据古礼制,不脱离天 理之说与纲常伦理之教,却正是源于主流思想儒学,并没能真正解决 反专制、限君权的理论基础问题。其思想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内在自相 矛盾,缺乏理论的自洽性,只是一种对旧理论作并无新哲学基础的阐 发。 丁翀源头活水来自哲学高度史料3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

6、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 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 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读史指导 (1)史料1属于现代评论史料。史料主要论述了李贽思想产生的必然 性。强调经济和外部思想影响李贽思想的产生。 (2)史料2属于现代评论史料。通过阅读史料可知,史料主要论述了黄宗 羲的思想主张以及对该思想的认识。体现了黄宗羲思想与传统儒 学的关系。 (3)史料3属于古文献史料。根据省略号进行分层,第一层强调学习的目 的是救世;第二层批判传统的教育,不是学以致用。强调传统学习不 能为现实服务。,史料应用 (1)依据史

7、料1、2、3,归纳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提示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 色彩,提倡经世致用。 (2)史料2表明明清之际的思想仍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畴,是对儒家思 想的批判、 和 。 提示 继承 创新 (3)史料3反映了顾炎武批判空谈,注重实学,讲究经世致用,开 学风的先河。 提示 朴实,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 虚假说教。 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害。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

8、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 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 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2)评价 进步性:明末清初的四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 出了新的观点,使得儒学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联系更紧密,从而 又一次发展了儒学;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背景下产生 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 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局限性: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 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

9、的思想,无法动摇封 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典例 (2017北京石景山一模)黄宗羲曾指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 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顾炎武也说:“以天下之权,寄天 下之人。”下列对他们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推崇先秦时期封建制度 B.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 C.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D.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 解题关键 理解材料中黄宗羲、顾炎武的言论含义。 答案 D “推崇先秦时期封建制度”,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 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并没有对当时的君主专制政体造成实质 性的冲击,它起到的仅是一种思想启蒙的作用,故B项错误;无论是黄宗 羲还是顾炎武,他们

10、批判和抨击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而非中央集权制 度,故C项错误;以顾炎武和黄宗羲为代表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 想家,其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 以深刻启迪,故D项正确。,D,1.(2015北京文综)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 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 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 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B. C. D. 答案 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是理学思 想的两大流派,二者都是对

11、儒学的发展,故的表述错误,可排除,正确 选项为C。,C,2.(2017北京丰台期末)李贽提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 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黄宗羲认为所谓天下的公利,无非就是使天 下人人“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上述主张 ( ) A.是小农经济发展的产物 B.目的是发展私有制经济 C.是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 D.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颠覆 答案 C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 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材料中“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 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各得其私,各得其利”说明

12、人人有 私心,是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C,3.(2016北京平谷一模)亭林先生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 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 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 言。”与上述言论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经世致用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C 结合所学可知,“亭林先生”即顾炎武,根据材料中“不综 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可知,顾 炎武反对理学空谈误国、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故C项正确。,C,4.(20

13、16北京丰台联考)下列名人名言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A. B. C. D.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 可知,指的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指的是宋朝程朱理学 的格物致知思想,指的是明朝后期李贽的思想,指的是清朝顾炎武 的思想,故本题选D。,D,1.科技:徐光启编写 农政全书 。 2.绘画:文人画成就突出,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

14、代郑板桥的墨兰图都是写意画中 的精品。 3.明清小说 (1)背景:专制中央集权强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 阶层扩大;为 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2)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 异儒林外史等。 (3)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考点2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特别提醒 1.中国画的类型及特征 (1)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讲究借物抒情,集诗、书、画、印为一 体。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2)山水画: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 画的精粹。 2.明清时期古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色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

15、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 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思维启迪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 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 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依据材料 提炼作者观点。 提示: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小说的影响范围广。,4.京剧 (1)背景: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活跃。昆曲和 各种地方戏曲,同城争辉。 (2)发展过程:乾隆末年,四大 徽班 进京;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 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 调的

16、唱腔等,形成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号称 “ 同光十三绝 ”的著名艺人;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误区警示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形成,而不是京剧 的形成。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 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这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 成熟。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 5.李时珍 (1)编写本草纲目 a.原因:李时珍在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过程中,发现古代医书存在错误、 重复和遗漏。 b.经历:阅读 800多种参考书;实地考察,遍访百姓。 c.成书:经过 27年的努力,1578年完成此巨著。 d.内容:全书收载药物 1 892 种,附药方 11 096 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