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厦淹井提高追排水施工速度qc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2716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厦淹井提高追排水施工速度q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龙厦淹井提高追排水施工速度q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龙厦淹井提高追排水施工速度q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龙厦淹井提高追排水施工速度q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龙厦淹井提高追排水施工速度q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厦淹井提高追排水施工速度q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厦淹井提高追排水施工速度q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淹井灾害追排水施工方案的研究与应用,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龙厦铁路追排水施工QC小组 二0一0年五月,一、工程概况 二、小组简介 三、选择课题 四、设定课题目标 五、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六、问题的假想预测 七、制定对策 八、对策实施 九、总体效果检查对比 十、总结及巩固,汇报内容,象山隧道是新建龙岩至厦门铁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设计为单线双洞,左右线正线分别长15898米,占线路总长度的1/10,隧道设有辅助施工斜井5座。象山隧道为特长铁路隧道,其长度和难度在国内隧道建设史上均能名列前茅。隧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要克服煤层瓦斯、软岩变形、断层、岩爆、溶蚀地层、涌水等多种地质危害,被铁道部

2、评定为极高风险隧道。其中,1#2#斜井间施工过程中揭示该段为灰岩地段,存在较大的溶腔和溶槽,溶腔充填物为粉细砂及黏土,局部含有中砂和卵砾石,存在较大岩溶突水地质灾害。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承担隧道进口和1#、2#、3#斜井及对应正洞的施工任务。 2009年12月23日,象山隧道1#斜井右线出口YDK24+158掌子面发生岩溶涌水地质灾害,灾害发生后我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将施工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未造成人员伤亡。涌水速度最高达7227m3/h,随后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洞内涌水受地表降雨补给明显,个别时段涌水量依然达30004000 m3/h。本次灾情淹没象山隧道左右线各4100m,同时大量机

3、械设备、材料被淹,造成1#斜井停工长达8个月。,一 、工程概况,由于本工程工期要求紧,无类似施工经验,急需研究、制定科学、可靠、适宜的方案并实施,已确保追排水快速、安全进行。邀请高级工程师翟学东担任本QC小组技术顾问。 QC小组组长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主要人员名单如下:,二 、小组简介,制表人:高战飞 时间:2010.4.10,三、选择课题,淹井是矿山、隧道等井下施工企业的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原因多数是由于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或隧道、井巷与岩溶、富水断层、采空区布置不当,导致顶、底板与强含水层或积水区透水。如2005年9月25日中铁12局施工的祈岳山隧道、2006年1月21日中铁11局施工的马鹿箐隧

4、道、2007年8月5日中铁十六局施工的野三关隧道、2008年7月21日中铁一局施工的云雾山隧道均因岩溶突水淹没隧道。地震、洪水等严重自然灾害也可能造成淹井事故,如2010年07月24日中交一航局施工的紫竹园隧道山洪灌入造成淹井。战争破坏,矿井排水能力不足,管理不善等也都可能引起淹井事故。淹井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以2010年3月28日发生的“王家岭”透水事故为例,153人被困井下,事故发生七天后,救援队伍迟迟下不了井?通风没有问题,安全措施完备,但排水慢却成了一道难以迈过的坎! 象山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发生后,涌水抽排成为恢复施工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本公司在此工程中无类似工程施

5、工经验可以借鉴。 项目部需要创建新型的追排水施工方案 本次QC小组活动的课题为“淹井灾害追排水施工方案的研究与应用”,(一)问题的提出,(二)课题确定,在淹井排水中,随水位下降而跟着移动的排水设备称为追排水设备,淹井排水一般称之为“追排水”。,四、设定课题目标,目标,目标值,目标的可行性论证,象山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发生后洞内蓄水追排快速、安全进行。,拟在4个月内完成DK20+003DK24+158段左右线各4100m洞内蓄水46.5万m3及溃水口地下水动态补给,即平均每天向前推进约40m,抽排蓄水40000m3 ,抽排动态补给涌水72000m3,,根据现有隧道作业空间,合理化配置抽水设备,另

6、外通过对溃口处理,将动态水量补给控制在追排水能力的范围内,通过现场组织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在追排水开始之前,围绕课题,QC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目前动态涌水量达约为4000m3/h,在进行追排水施工前,必须采取措施将溃口动态补给水量减少,再通过合理的追排水方案进行施工,并提出三种排水方案进行讨论,分别为直接排水、多段排水、混合排水。 三种方案分析选定见附表5-1(详见下页)。 通过比较分析,直接排水方案评为最佳方案,五、提出方案确定最佳方案,方案的提出,方案的必选,最佳方案确定,最佳方案出来了!,制表人:郭泉 复核:刘龙卫 时间:2010.2.1,六、问题假想原因预测,1、追排水设备

7、排水能力不足; 2、溃口涌水量过大; 3、电力供应不足; 4、水泵每推进一次抽水量少; 5、由于洞内作业空间较小,泵站移动后,再安装排水管,工作效率过低; 6、频繁移动泵站,排水设备有效作用时间短; 7、停机瞬间回水压力大,设备、管路故障率高。,假想问题主要归纳如下:,七、制定对策,制表人:高战飞 时间:2010.4.15,制表人:高战飞 时间:2010.4.15,实施一:,合理化抽水设备配置,结合隧道已经完成衬砌、沟槽施工后的断面及现有正洞左右线、斜井巷道,计划共投入3组移动泵站进行追排水施工,其中正洞左右线每组移动泵站 由4台500m3/h抽水机组成,斜井移动泵站由4台280m3/h抽水机

8、组成,3台移动泵站额定排水能力合计为5120m3/h。 每组移动泵站运输大车尾端朝向掌子面,以便于进口管路安装,移动泵站前面紧跟一辆自制移动变电车,负责向泵站供电。具体相见右图。,八、对策实施,单组移动泵站照片,根据上述指标对溃口进行封堵,采用美国T685车载顶驱定向钻车自地表钻孔至洞内,孔径为215mm,并下177mm套管,利用套管向孔内投碎石+浆液,在洞内形成混凝土挡水墙式塞体,将溃口封堵或将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本隧道为防止封堵后水压上升,采用半封堵方式将出水量控制在910m3/h以内。,为尽快恢复淹井,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洞内水位上涨、地表径流、降雨量、地下水位检测,并分析水源来向及突水地点

9、。根据掌握的资料推算突水稳定后,掌子面溃口涌水约为3500m3/h,且受地表降雨补给明显,波动较大,不能直接进行追排水,续封堵溃口。 Q动= 推算 Q动应小于910m3/h Q动最大动水量,m3/h; K 围岩中静水经裂隙流水使动水增加的系数,取1.11.2; n 排水设备能力利用率,立井:n=0.65,斜井:n=0.5; Q总排水能力,考虑到移动泵站交错向前移动,按2000m3/h控制。,地表钻孔封堵施工图,实施二:,控制溃口涌水量,根据设备吸程,将进口管长度由10m增加到40m,考虑移动泵站涉水长度,每推进一次正洞水位可在原基础上再降低0.33m。相当于减少了三分之二的泵站移动次数,大大提

10、高功率。,1、延长进水管长度 进水管管材选用材质较轻的PE管,将PE管连接成整体,一端利用软管与抽水机连接,一段安装吸水笼头,并在水笼头上设置浮船,实现龙头可随水位变动而自由升降。移动进水管前将管内积水放完,然后利用浮船及PE管自身浮力人工推动进水管向前移动,即加快了移动进水管的速度、降低了作业强度,又提高泵站移动步距。 2、提高泵站涉水深度 由于移动泵站装配在自卸汽车上,通过对自卸汽车排气筒的改造可提高泵站涉水深度,有效增加泵站移动步距。,实施三:,增加泵站移动步距,减少移动次数,PE管及浮船施工示意图,追排水采用250排水钢管,单根6m长的钢管重大 kg,且隧道内衬砌、沟槽均已施做完成,作

11、业空间小,人工搬运钢管困难且劳动强度大,作业现场自制管道搬运车进行管路倒运,即加快了管路搬运速度又降低了工作强度。 为了减少管路、设备因停机瞬间回水压力大,造成管路、设备故障率高。排水管路正洞每隔500m、斜井每隔200m安装一个止回阀,靠近抽水机出水口 处安装一个止回阀,降低停机瞬间回水压力对管路、设备影响。,实施四:,自制管路搬运车,设置止回阀,自制管道搬运车,排水管路增设止回阀,九、总体效果检查对比,1、安全效益: 追排施工过程中,通过进行“回水”试验,准确掌握了溃口涌水变化情况,结合泵车高度及时调整泵站移动步距,确保了追排水的安全进行。 2、进度效益: 象山隧道追排水原计划3.5个月,

12、实际自4月18日开始,6月28日结束(含砂袋挡水墙拆除、清淤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 3、经济效益: 象山隧道追排水施工比计划工期提前的一个月,为岩溶段施工争取了时间,一个月期间直接用于抽水的人工费、机械费、电费、就高达 万元 ,同时减少岩溶段施工窝工费用 万元。 4、社会效益: 象山隧道追排水工作受到了铁道部工管中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QC小组活动效果图,0,活动后,250,500,750,1000,1250,制图人:郭泉 时间:2010.7.1,1150m/月,目标值,1500,1750,1600m/月,十、总结,(一)制定追排水方案前须

13、搜集的资料,1、隧道淹没时,水位上涨与其对应时间的淹没曲线。 2、经水量按标高分布的图表。 3、预计动水量与排深有关的变化曲线。 4、静止水位、井口、井底及各水平标高。 5、隧道总平面布置图及 井上、下对照图。 6、可供布置排水设备的斜井、平导断面图。 7、淹没隧道、斜井的稳定情况,出水点位置及其周围地址破坏情况。 8、涌水的水质分析资料:如酸、碱度及泥沙含量。,(二)追排水前须确定追排水方案和计划的主要内容,(一)制定追排水方案前须搜集的资料,1、隧道淹没时,水位上涨与其对应时间的淹没曲线。 2、经水量按标高分布的图表。 3、预计动水量与排深有关的变化曲线。 4、静止水位、井口、井底及各水平

14、标高。 5、隧道总平面布置图及 井上、下对照图。 6、可供布置排水设备的斜井、平导断面图。 7、淹没隧道、斜井的稳定情况,出水点位置及其周围地址破坏情况。 8、涌水的水质分析资料:如酸、碱度及泥沙含量。,(三)注重管路选择及连接方法的选用,象山隧道排水管路采用250钢管,普通法兰盘连接,但进水管选用了材质较轻的PE管及快速接头(管箍),其安装、连接速度远远大于普通的排水钢管及其连接方式。根据追排水过程中工序时间统计表分析,泵站在进行“停机移动(前进)开机”这一系列重复的动作时,占用时间最多的就是管路断开、接长、连接工作,若排水管路全部采用材质较轻的PE管及快速接头(管箍),可大大提高追排水效率,降低人工作业强度。,发表结束, 请专家们给予指导,谢谢!,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龙厦项目经理部 追排水QC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