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23801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及其影响(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灾害,考纲下载: 1)自然灾害的含义 2)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一、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2.地质灾害,3.水文灾害,4.生物灾害,二、自然灾害的类型:,1、台风,粤、桂、台、琼、闽、浙等沿海省区,(1)形成:,热带亚热带海区,中心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的 (北逆南顺),(2)发生时间:,夏秋季节,(3)影响范围:,亚洲东部及南部,美国东部,(4)在我国的分布地区:,热带气旋,台风的危害,1)狂风 12级或12级以上的强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可掀翻万吨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讯设施遭受严重损失。 2)特大

2、暴雨 一天中降雨量达5001000毫米,会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 3)风暴潮 严重时潮位可高出海平面56米,能破坏海堤,淹没岛屿。,台风的有利影响,带来丰富降水,减轻旱情,缓解高温酷暑,(5)预防措施:,1)加强台风监测,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2)营造沿海防护林和海堤 3)加强宣传,提高人们防范意识。 4)做好部分生产生活设施加固工作 5)完善排水系统,随堂演练:,例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 以来(双选)( ) 20世纪以来70年代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B、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

3、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BC,【2009.海南】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分),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2分),【2009.海南】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

4、、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8分),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2分),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2分),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4分),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减灾对策:,2、暴雨洪涝,连续性降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1)形成:,(2)分布:,西欧,东亚,南亚和美国 珠江-5月 江淮梅雨-6月 ,华北东北 夏季暴雨7、8月 ,南方地区-台 风影响,(3)危害:,a. 淹没或冲毁各种设

5、施造成 生命财产损失, 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 。,(气候条件),世界:,我国:,2、暴雨洪涝,连续性降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1)形成:,(2)分布:,世界:西欧,东亚,南亚和美国 我国: 珠江-5月 江淮梅雨-6月 ,华北东北 夏季暴雨7、8月 ,南方地区-台 风影响,(3)危害:,a. 淹没或冲毁各种设施造成 生命财产损失, 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 。,(4)预防措施:,工程措施: 1)兴修水库 2)退耕还湖; 3)修筑堤坝; 4)疏浚河道; 5)开辟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 1)增强防灾意识 2)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3)建立预报警报系统,纳入政府发展计划 4)实行保险制度 5)拟

6、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加剧洪水形成的因素,自然原因,降水强度大,历时长,大,高,低,多,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泥沙淤积严重,河流不通畅 如长江的荆江河段;如淮河下游河段;如黄河下游,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大规模围湖造田,建筑物占据河道或分洪区,人类活动对洪灾的影响,【练习4】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地区的地下水和转化为该地区的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30和28,回答问题: 1)该地区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A.气候异常,降水量显著增加 B.该地区开挖数条人工河道 C.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地下的开采 D

7、.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 2)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A.地区内空气湿度减少 B.地区内的植物蒸腾量减少 C.地区内发生洪水的频率减少 D.地区内的地下水水位下降,3、干旱,(1)形成原因:,长期无降水或者降水异常偏少,(2)在我国的分布:,西北干旱,华北春旱、 长江中下游伏旱,(3)危害:,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预防措施:,1)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的作物。 2) 兴修水利 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为什么我国旱涝灾害频发?,过关演练,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台风天气,季风气候不稳定性,夏季风弱,北旱南涝,夏季风强,北涝南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强盛,西太

8、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弱,加剧了南方地区的洪灾,【高考真题】干旱灾害是 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 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 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 图答问。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 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区 依据: 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 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2)分析、两区旱灾 季节差异的原因。 区: 春季降水少,升温快、 蒸发旺盛,多大风。 区: 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 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干燥少雨。 3)说明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森林火灾;遥感技术。,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9、快行 冷锋,大风、降温、雨雪、冰冻等天气,寒潮,1、农牧业生产,2、交通运输,3、通信和输电线路,4、人体健康,暴发原因,恶劣天气,不利影响,冷空气与生活 强冷空气有利于洁净大气,消灭害虫。特别是降雪能蓄水抗旱, 防寒保温,让冬小麦好好越冬,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冷空气的不利影响在于大风影响交通运输安全;寒冷刺激人体血 压上升,会使胃液分泌过多诱发胃溃疡,局部关节血液不畅造成关 节炎发作。感冒、哮喘、心脑血管等发病率升高。患冠心病的老人 容易发生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1)各种气象灾害里分布 最广泛的是_,2)在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成因是

10、_,_,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 以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旱涝灾害,农事活动早,冷空气实力强,春,1)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强 2)雨季还没来,降水少 3)春季是农作我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5)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在人类 带来的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 现为_,缓解旱情、,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助于降温解暑。,4)长江中下游地区在_,月也会发生干旱,其成因是,_,7、8,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而此时气温高蒸发强,C,D,例,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2008年广东卷)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

11、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 立完善的排涝系统。,修筑堤坝;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 增强防灾意识;提高森林覆盖率;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技术措施,B,五、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1.地震,一次地震只有多个烈度,(1)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因素

12、,震级大小、震中距远近、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稳定程度等。,板块边缘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带 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消亡边界)。,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往往诱发其他地质灾害。,(4)危害:,(2)地震分布:,(3)地震在我国多发区:,台、闽沿海,华山太行山西部青藏高原及川渝西部西北陕甘宁,()防治措施,加强地震的监测和预报 加强宣传,提高对地震灾害的认识 进行预防演习,掌握避震方法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2、火山,(1)定义:,地球内部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灼热的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2)火山组成:,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等。,(3)火山类

13、型:,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4)火山分布:,板块边缘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大西洋和东非地区。,:破坏农业用地和建筑;引起暴雨天气; 影响附近交通;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 :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沃;形成许多矿产。,思考:火山剧烈喷发时,为什么会引起暴雨天气?,因为火山喷发时,快速向大气中喷出大量尘埃和水汽。,(5)火山的影响,不利,有利,3、泥石流:,泥石流多分布在坡度较大、植被较少、多碎屑物质(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多暴雨和冰川融水的地区。,(1)定义:,(3)分布及产生的条件:,泥石流堵塞江河 摧毁城镇和村庄、 破坏森林农田道路。,(2)危害:,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由暴雨、

14、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暴雨泥石流、冰川泥石流),4、滑坡:,(1)定义:,(2)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3)分布:,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降雨(增加滑坡体质量,降低摩擦系数)地震(滑坡体失衡)在滑坡体上施工(增加滑坡体 的质量)人为破坏滑坡体下部。,(4)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滑坡面坡度;植被好坏;岩体性质;含水量,(5)思考:哪些因素可以诱发滑坡?,5、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自然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15、。,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人类活动间接或直接诱发自然灾害:,思考:我国为什么多自然灾害?,1)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两大地震带交汇处 2)季风环流不稳定,促进水旱灾害的形成 3)人口稠密(且都集中于东部地区),自然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大 4)我国经济基础薄弱,防灾减灾的投入不足 5)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发,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大,余震多;地形复杂,岩石破碎,产生范围广和极其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地形闭塞,交通、通讯中断增加了救援工作难度。,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31.0N,103.4E),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材料二、三:板块运动示意图、汶川强震震中构造示意图,(1)试解释此次地震的产生原因 (2)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1)台风 2)干旱 3)暴雨洪涝 4)寒潮 5)干热风,1)泥石流 2)滑坡 3)地震 4)火山喷发,高 中 地 理 选 修 五 课 件 X Y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