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_生态环境的保护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2324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_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一轮复习_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一轮复习_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一轮复习_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一轮复习_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_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_生态环境的保护(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2 生态环境的保护,1.人口增长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现状:人口 和 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 的行列。 前景:人口 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 。 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亿以内; 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低生育水平国家,基数,增长,14.5,21世纪中叶,,,(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被大量消耗。 加剧等。,人均耕地,自然资源,环境污染,(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继续控制 。 加大保护 的力度。 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加强 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推进 。,人口增长,资源和环境,生物多样性

2、,生态农业,2.全球性环境问题 (1)列举环境问题,水资源,全球气候,臭氧层,荒漠化,生物多样性,(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连线),思维诊断 (1)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 (2)人口过度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 (3)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 (4)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题组一 运用曲线分析人口增长问题 1.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

3、曲线b B.产生曲线b与曲线a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 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解析 A项正确,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S”型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 B项正确,曲线a(“J”型增长)和b(“S”型增长)的差别就在于环境阻力不同; C项错误,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 D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以下。答案 C,2.如图表示人与

4、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纳量降低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解析 从题图所示看出,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新的环境容纳量比原来的环境容纳量小。 答案 B,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分析 (1)模型(如右图),归纳提升,(2)分析 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其大量减少。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

5、,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 大部分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人口增长增加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的压力,增加了对许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压力。,题组二 环境污染实例分析 3.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

6、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生态修复,解析 A正确,由于藻类爆发,浮在水面上遮挡了阳光,导致沉水植物缺少阳光而死亡; B错误,藻类刚爆发时,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浓度下午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 C正确,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D正确,投放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通过捕食限制藻类数量,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可通过竞争阳光等资源抑制藻类爆发。答案 B,4.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

7、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双选)( ),A.B地有机物浓度低于A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解析 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 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 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 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答案 AD,水体富营养化分析,图形解读,考点二 生物多

8、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 、动物和 及它们所拥有的 和各种各样的 。,植物,微生物,全部基因,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基因,物种,生态系统,DNA,染色,体,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连线),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 。 (2) 。 (3)利用生物技术对 进行保护。 (4)加强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思维诊断 (1)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 (2)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3)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 (4)生物

9、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5)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6)某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招引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题组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的辨析 1.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B,2.下列有关

10、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双选)( ) A.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保护 B.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D.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解析 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易地保护,A错误;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答案 BD,关于“多样性”的归纳,归纳提升,题组二 结合实例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臭名昭著的入侵物

11、种有能和鳄鱼搏斗的缅甸蟒蛇、疯狂繁殖的亚洲鲤鱼、数量惊人的八哥等。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解析 根据生态学原理,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建立新的食物链,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但如果发生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如引入我国的水葫芦、食人鱼等),则首先会减少当地的物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

12、性(主要通过食物链的方式造成其他物种消失或者濒危);其次是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引起土壤元素的改变或者是减少,从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更新换代或破坏)。 答案 B,4.科学家在南极洲近海大陆架下850 m处的泥床盆地发现超过100万只巨型帝王蟹。在帝王蟹所在水域的上方,生活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其中棘皮动物包括海蛇尾、海百合和海参,这些棘皮动物都没有生活在海蟹所在水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极水域所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C.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D.要保护当地生物多

13、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可以采用合理的有计划的捕捞措施,解析 南极水域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棘皮动物包括海蛇尾、海百合和海参等不能生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要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就要减少帝王蟹的数量,可以采用合理捕捞措施。 答案 A,易错警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3个易错点 (1)从不同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基因(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体现生物多样性) (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

14、: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3)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模型解读 1.人口增长不同于自然种群数量的增长,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是人口增长过快,我国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降低出生率。 3.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4.各种污染物经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以及海洋运输时的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等造成海洋污

15、染。 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6.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名胜风景区等是就地保护的最有效措施。 7.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了破坏。,1.(2014江苏,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解析 A项,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项,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后,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C项,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能具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保护这些生物能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D项,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对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农田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