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理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81923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药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麻醉药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麻醉药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麻醉药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麻醉药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药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药理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种类很多;专用静脉全麻药:氯胺酮、羟丁酸纳、依托咪酯、异丙酚等;还有可用于静脉全麻的药物: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安定)等;阿片类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普鲁卡因。 苯二氮卓类特点:毒性小,临床效果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安定药,有替代巴比妥类的趋势; 作用机制:增强GABA的作用。GABA:-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阿片类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是指作用于CNS,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的药物。吗啡:常用,镇痛作用强;哌替啶(杜冷丁):镇痛强度较小, 约为吗啡的1/10;芬太尼:是当前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镇痛强度较大, 约为吗啡的75

2、-125倍。,成瘾!,普鲁卡因: 为短效局麻药,小剂量静脉使用,对CNS具有镇静和提高痛阈的作用; 复合全身麻醉中,可用于麻醉维持。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种类很多;专用静脉全麻药(一 ) 氯胺酮; (二) 羟丁酸钠; ( 三) 依托咪酯 ; ( 四) 异丙酚等。,过敏!使用前须 皮试,做过敏试验!,一.氯胺酮 (一.) 作用机制 ( 二. ) 药理作用( 三. ) 体内过程 ( 四. )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二.羟丁酸纳作用特点:三 .依托咪酯作用特点:四.异丙酚作用特点:一.氯胺酮Ketamine 氯胺酮是有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也可肌注给药;是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其右旋氯胺酮的麻醉效价强,为

3、左旋的4倍,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较少。,(一.) 作用机制 氯胺酮产生一种独特的麻醉状态-分离麻醉;根据脑电图研究发现: 氯胺酮对丘脑-新皮质系统低幅慢波(抑制作用); 而对丘脑边缘系统高幅快波(兴奋作用); 具体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轻微,镇痛作用特别强 ,不成比例;俗称分离麻醉。 中枢表现分离; 主观感觉与外周分离;镇痛作用与其它作用分离。(木僵、镇静、遗忘、显著镇痛),氯胺酮作用机制: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L- 谷氨酸)与NMDA-R(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互相作用;即: NMDA-R非竞争性拮抗剂; 与 阿片受体结合,兴奋-R,产生镇痛作用。( 二. ) 药理作用1.氯胺

4、酮对CNS的作用:(1). 对意识的作用:氯胺酮 iv ,意识逐渐消失,界限不分明,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轻微,病人常有眼睛睁开、凝视,肌肉不自主活动等。(2).镇痛作用特别强 ,与意识抑制轻微不成比例;俗称分离麻醉。,(3).脑电图:波活动减弱,出现和波;脑电图出现慢波,说明脑电活动受抑制。(4).颅内压 ,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 ; 预防:过度通气,造成PCO2 可纠正; (PCO2 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 ).,(5).苏醒期可出现精神运动性反应。,预防:氯胺酮 麻醉前用药,给予地西泮、巴比妥类药, 以减少术后恶梦、精神异常等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心血管系统: (1) 氯胺酮综合结果以兴奋为主

5、(一般病人):直接抑制心肌;兴奋交感神经中枢而间接的兴奋心血管。一般人:兴奋交感神经中枢作用直接抑制心肌作用 ; 间接的兴奋心血管!,氯胺酮是静脉麻醉药中唯一对循环系统有较明显兴奋作用的药物; 一般认为,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兴奋作用是中枢性的; 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兴奋效应是:抑制摄取去甲肾上腺素;促进交感神经节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可使 病人HR 收缩力 CO BP,(2)但在危重病人: 例休克、大手术时,病人已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之中,心血管功能处在代偿的边缘,几无心力贮备可以动用; 就会使氯胺酮由中枢兴奋而掩盖的循环抑制作用明显表现出来; 具体表现为循环抑制;出现BP 甚至心脏骤停!,3.呼吸系统:(

6、1) 缓慢iv ,对呼吸影响小,且很快恢复;(一般不需插管,吸O2即可).(2) iv 快或量大,尤其是与麻醉性镇痛药伍用时,则呼吸抑制显著,偶可呼吸暂停;(准备好插管、呼吸机).(3)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哮喘适用).,(4) 呼吸道分泌物 .4.其它:(1) 眼压轻度 ;(2) 增强妊娠宫缩的频率和强度, 可致早产、流产;(3) 不影响肝、肾功能。,预防:麻醉前用药,必须给足量的抗胆碱药,阿托品或东莨菪碱,以减少其唾液和支气管分泌物。,( 三. ) 体内过程1.起效快:氯胺酮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浓度迅速增加 ;iv氯胺酮1min血药浓度达高峰;2.苏醒迅速:氯胺酮与血浆蛋白很少结

7、合,迅速从脑再分布到其他血运丰富的组织;,3.肝代谢:氯胺酮主要经肝微粒体酶转化为去甲氯胺酮,其代谢产物由肾排出; 去甲氯胺酮也有药理活性,其麻醉效价约为氯胺酮的1/5-1/3,消除半衰期更长;,氯胺酮麻醉结束后仍有 一定的镇痛作用!,反复应用氯胺酮可加速药物的 降解,产生耐药性;地西泮延迟氯胺酮的生物转化,使其作用时间延长。,( 四. ) 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临床应用:(1) 单纯氯胺酮麻醉:主要适用于一般全麻难以施行的场所;(一般不需插管,吸O2即可). 例:设备条件差:基层、野战医院;插管困难:小儿、烧伤病人。 (2) 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氯胺酮是静脉复合或静吸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

8、其镇痛作用特别 强 ,起效特别快的优点!,2.不良反应:(1) 苏醒期精神运动反应(2) 少数可出现复视、变形甚至失明;(3) 循环兴奋或抑制;(4) 依赖性。3. 禁忌证:(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2)颅内高压;(3)精神病患者。,项目 硫喷妥钠 与 氯胺酮的比较-1C N S 普通抑制 分离麻醉颅内压 脑血流脑耗氧镇 痛 无 强循 环 抑制 兴奋为主H R B P 呼吸抑制 重 轻局部刺激 重 轻,二.羟丁酸钠作用特点:GABA:-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羟丁酸钠是GABA的中间代谢产物;可增加GABA的合成和释放。 抑制 CNS活动,催眠效应有剂量依赖性;

9、 不影响脑血流量,不增加颅内压;,3.无明显毒性,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轻度兴奋心血管 BP轻度 ,脉搏缓慢、有力,CO基本正常或稍有增加,同时增加心肌对缺O2的耐受力; 4.肝、肾无明显毒性;黄疸病人也可选用。 5.起效慢;因通过血脑屏障慢; 6.几乎全部体内代谢;在体内进行氨基转换,进入三羧酸循环,并产生能量。,7.临床应用:(1)静脉诱导;主要用于老人、儿童或不宜用硫喷妥钠 的危重病人;(2)麻醉维持:复合麻醉维持成份,经常与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合用;8.禁忌证:低钾血症病人慎用,术中作ECG监测,以防心律失常;,羟丁酸纳在代谢过程中,使血浆K+转入细胞内,注药后15min可出现一过性血清

10、钾降低。,三 .依托咪酯作用特点:又名:甲苄咪唑,仅右旋异构体有镇静、催眠作用。1. 起效快、持续时间短、麻醉作用强;效价为硫喷妥钠 的12倍,脑电图同硫喷妥钠。2.诱导期兴奋,肌阵挛;,预先注射芬太尼,有助于减少不随意肌肉活动的发生!,3. 对心血管抑制轻(突出优点);4. 抑制肾上腺皮质(重要缺点);使皮质醇合成明显减少。5. 刺激性强;可发生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6. 适用于不宜用硫喷妥钠的病人;,主要作全麻诱导; 可作麻醉维持,复合麻醉。,四.异丙酚作用特点:又名:丙泊酚或二异丙酚,常用。1. 不溶于水,脂溶性高;临床应用的是白色乳剂;2. 速效;起效迅速,苏醒迅速。(比硫快).异丙酚

11、 iv 后即起效,持续约5-10min,麻醉效价约为硫喷妥钠的1.8倍。3.麻醉深度易控制;4.降低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5. 心血管抑制重 BP ,小剂量使用时,呼吸抑制轻;6. 无肝、肾影响;7.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使皮质醇合成明显减少;8.蛋白结合率高(98%);脂溶性高,分布广;9.刺激性强;可发生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10.用途:,静脉麻醉诱导; 复合麻醉的麻醉维持(主要用途); 门诊病人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等短小手术的麻醉; ICU病人的镇静。,临床无痛胃镜, 全麻用药丙泊酚(异丙酚)120mg芬太尼 0.02mgSig:iv sos,常用麻醉药物对全麻不同成分的影响-2

12、药物名称 意识抑制 疼痛抑制 肌肉松弛硫喷妥钠 + 氯胺酮 + + 依托咪酯 + 异丙酚 + ,常用静脉麻醉药物特性比较-3:药物名称 麻醉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硫喷妥钠 诱导快,苏醒快, 诱导麻醉,但镇痛、肌松作用差; 复合麻醉氯胺酮 分离麻醉, 短时小手术,痛觉消失,意识模糊 小儿基础麻醉,复合麻醉;,常用麻醉药物对全麻不同成分的影响-8药物名称 意识抑制 疼痛抑制 肌肉松弛 吸入麻醉药 + + + 静脉: 硫喷妥钠 + 氯胺酮 + + 依托咪酯 + 异丙酚 + (注)吸入麻醉药 :安氟醚、异、七、地氟醚。,病案讨论-31. 病历摘要2. 全麻用药3.苏醒期表现4.分析与讨论,1. 病历摘要:

13、某男,38岁,65kg,因全身重度烧伤于全麻下行削痂植皮手术。术前用药:阿托品、鲁米那(笨巴比妥钠);入手术室实施心电监测,并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HR90次/min, BP 14/9KPa (105/68 mmHg)。,2.全麻用药:首次氯胺酮2mg/kg iv,用药5min后开始手术,15min时安定10mg iv,术中间断氯胺酮 iv维持麻醉,生命体征稳定,手术顺利,历时4 hour ,术毕安全送回病房。,3.苏醒期表现:病人回病房2 hour后苏醒,但神志恍惚,大声喊叫,语无伦次,躁动,打人、骂人等表现;第二天神志开始清醒,第三天,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家属否认有精神病史及家族史。,4.分析与讨论:氯胺酮 :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表现出:苏醒期产生幻觉、噩梦、躁动等 精神运动性反应。成年人较小儿更易发生,多用于 小儿或作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