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13650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看作家们是怎样谈写作的,一 要多读多写 要学好语文,上课、听讲、做作业,当然是主要的,但这还不够。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语文的门户大大打开,一定要除了课本之外,各人自己找书看,看到好书之后,同学之间还要相互介绍,也要向老师和家长请教。冰心做人应当老老实实,写文章不应当老实;要锐利,有风格,有力量。老舍,创作,是作品有新意,就是要求“入人意中”,而又“出人头地”,也就是要写出“人人心中所有”,而又“人人笔下所无”的东西。夏衍必须写自己看见的,感觉到的,而且要写得真切、诚恳才好。【俄】契科夫写东西一定要求精炼、含蓄。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只,不吃烂桃一筐”。这话是很值得深思的。不要使人读了作品之后,有“

2、吃腻了”的感觉,要给人留出回味的余地,让人看了觉得:这两口还不错呀!老舍,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在他),看看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够妥当之处。老舍你写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那是没有用处的,除非你能超越它。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要做的事情是写前人没有写过的作品,或者超越前人写的东西。海明威,二 多观察勤笔记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好的地方和谈话,都把它记下来。【俄】列托尔斯泰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所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我从来不是照书本、照什

3、么人的指示描写人物。倘使我写人写得不好,写的不像,那就是因为我缺乏观察,缺少生活,不熟悉人物。不管熟悉或者不熟悉,我开始写小说以来就不曾停止观察人。巴金,创作来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事,写出来的东西就不鲜明,不生动;没有生活中真正感人的情境,写出来的东西,就不能感人。冰心,三 要学会正确使用语言我还觉得要写好文章的人,最好能把语句变成你的精兵,用兵的时候,做到指挥若定,使每个字都能听到你的指挥,心到笔到,想写什么就能够写得出来,这是不容易的。你的工具若是不熟练的话,它就不听你的调动!冰心自己写出的东西要读得上口,多读几遍,多改几遍,先朗诵给自己的亲近的人听,不要急于求发表,这也是绝好的方法

4、,这便是古人所说的“推敲”。郭沫若,开采一克镭,需要终年劳动。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妥当,就需要几千吨以上的语言矿藏。【苏】马雅可夫斯基文字要写得简练。什么叫简练呢?简练就是话说得少,而意包含得多。举一两句作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只不过十四个字,可是包含多少情和景啊!老舍,一篇作品文字的多少,本来不能硬性规定,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但话有精炼与罗嗦之别。与其罗嗦而长,毋宁精练而短。茅盾初学写作的人,常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他立下大志要写出“名文章”,于是矫揉造作,无限度的使用形容词。实际上所谓的“名文章”,绝不是那种东西;它应该是最“容易使人理解的”文章,最简练“单纯”的文章,而又是“

5、最正确”的文章。这一点,我们必须牢牢的铭记心头。【日】小林多喜二,我写的时候就生活在自己描写的生活里。如果我有的作品还写得好一点的话,那就是我写作时也生活在文章里面。读者会流泪的地方,也是我流过眼泪的地方。我写东西时是最有感情的,没有感情时,我就不写。巴金在创作上,不能吝惜情感。感情付出越多,收回来的就越大。孙犁,四 写作技巧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就像在音乐中一样,第一句可以给整篇作品定一个调子,通常要费很长时间去寻找它。【苏】高尔基写作是没有万灵药方的,只有靠自己去逐步摸索,靠自己的长期练习,把敏锐的观察和速记的技巧结合起来,把生活中的精彩部分记录下来。田汉,要练技巧,另外也无别法,多读多写多想之后,大约技巧总会有一点长进的。郁达夫多读、多思考、多写、多改,一切技巧问题都在这几“多”当中。观察、感受需要锻炼,表现也需要锻炼;这中间有个衔接的东西,就是创作札记。严文井一篇作品,不能平铺直叙,始终如一,也不能从头到尾,一味紧张;总得有错综变化,迂回曲折。这些就叫做结构上的技巧。茅盾,写作而不加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苏】列托尔斯泰我把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二百多遍才最后复印。【美】海明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