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11992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治疗和预后,成人ALL免疫分型:T细胞20%-25%前B细胞70%-75%成熟B细胞5% 成熟B细胞:Burkitt型(FABL3) ALL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Burkitt淋巴瘤骨髓受累程度不同:若25%骨髓为恶性淋 巴样细胞侵犯ALL,成人ALL亚型特征和结果,亚型 临床特征 复发部位 LFS(%) ProB ALL t(4; 11)/ALL 1-AF4(70%) 主要骨髓 40-50高WBC100,000(26%) (90%)髓系共表达(50%) C-ALL/ 年龄常50y(24%) 主要骨髓 30-40 Pre-B ALL (90%)B-ALL Ph/BCR-AB

2、L(40-50%) 10器官累及(32%) 常为CNS 40-50CNS涉及(13%) (10%)年龄50岁(27%),成人ALL亚型特征和结果,亚型 临床特征 复发部位 LFS(%) 早TALL 纵隔肿瘤(50%) 年龄 50y(24%) 20-30CNS累及(9%) 为常CNS(10%) 胸腺TALL 高WBC50,000(48%) 50-60髓外(6%)成熟TALL 纵隔肿瘤(75%) 20-30青年50y) WBC(B一系) 30,000/ul 免疫表型 胸腺TALL B,早TALL,成熟TALL细胞遗传学 正常二倍体核型(?) t(9;22)/BCR-ABL 分子基因 超二倍体核型(

3、?) t(4;11)/ALL1-AF4 对治疗反应 达CR时间 CR2-4W 诱导后MRD 10-3-10-4 巩固治疗期MRD 10-4或,成人ALL不良预后因素,年龄60岁 发病时WBC计数30,000/ul(尤对B-ALL) 细胞遗传学:t(9;22), t(4;11), 8三体 CR的延迟4-6周 免疫表型:成熟B,前B,成熟B-ALL(FAB-L3),成人B-ALL:男性为主,1/3患者50岁传统方案CR30-40%长期存活很少 儿童B-ALL:Burkitt淋巴瘤治疗成功HD-Ara-C,HD-MTX,VDP,CTX或IFO在4-6W分次应用CR90%,DFS80% 成人B-ALL

4、:参照儿童B-ALL治疗CR率70-80%,DFS近50%,成熟B-ALL,采用上述强烈短期治疗策略 B-ALL复发:几乎都在第一年内复发 预后因素:高WBC计数LDH(500)髓外或CNS受累老年:较强不良预后因素(与其他成人ALL亚型不同),与其他成人ALL亚型相同,为不良因素,成熟B-ALL,治疗前诱导阶段:Pred+CTX避免和限制肿瘤溶解综合症 VDR+HD-CTX/HD-IFO(分次给予) HD-MTX/HD-Ara-C延长患者DFS B-ALL患者CNS受累率较高HD-Ara-C+HD-MTX+鞘内注射 若CNS放疗+MTX鞘内毒性较大,故CNS放疗常省略,成熟B-ALL:BMT

5、,ALL-L3,Sig(+), t(8;14)及变异型BMT 移植时机:1)接受上述强烈化疗未能CR者2)获CR者:DFS近50%,故 不主张在DR1进行BMT,前B,T-ALL诱导缓解治疗,VDLP:CR率为72-92% 成人ALL的多药联合诱导缓解方案 参考文献 患者 中位 诱导方案 完全缓解率数量 年龄 (%)Hoelzer等 368 25 V, P, D, Asp,Cy, Ara-C, 6-MP 74 Hussein等 168 28 V, P, Dox, Cy 68 Linker等 109 25 V, P, Asp, D 88 Mandelli等 541 30 V, P, D, Asp

6、, +/- Cy 80 Fiere等 511 33 V, P, D, Cy或V, P, Cy, Z 76 Larson等 197 32 V, P, Asp, Cy, D 85 Kantarjan等 128 39 V, Dex, Cy, Dox 91,前B,T-ALL诱导缓解治疗,VDLP基础上加用CTX或Ara-C:总CR率不可能明显变化对某些特殊亚型有益,尤其为T-ALLCR率,DFS和OS HD-Ara-C+MTN作为ALL诱导方案快速诱导缓解 诱导期间在G-CSF支持下,加强柔红霉素剂量,延长DFS,成人ALL缓解后治疗,前B,T-ALL缓解后治疗,药物:诱导缓解相似4-5种药物加用MT

7、X,6-MP,6-TG,CTX, HD-Ara-C,Vp-16 时间:1-3年 方案:6-MP/d,MTX/w,VP/qm 结论:任何随机研究均未显示维持治疗优越, 但不进行维持治疗,与历史对照相比 疗效差,强烈诱导缓解治疗 OS 25-50%,成人ALL缓解后治疗随机化研究,参考文献 患者 缓解后方案 维持 中位 无白血病 (年)数量 缓解 生存 持续时间(月) Sackman-Muriel等 112 L-Asp或 是 20 NG 无 是 13 NG Fiere等 146 D+Ara-C或 是 NG 38% (3年)无 是 NG 0 Ellison等 277 6-MP, MTX或 是 20.

8、4 NG Ara-C, D 是 21 NG Stryckman等 100 MTX, Ara-C, 6-TG, 是 NG 40% (5年) 然后+/-L-Asp 是 NG 40% (5年) Fiere等 572 Ara-C, L-Asp, D或Z 是 22 29% (8年) 或强化,然后auto-BMT 否 15 34% (8年) 或强化,然后allo-BMT 否 20 46% (8年) Forman等 117 是,但不特异 是 NG 55% (2年)或allo-BMT 否 NG 66% (2年) Attal等 135 MTX, Ara-C,然后allo-BMT 否 NG 71% (3年) 或强

9、化,然后auto-BMT 否 7 29% (3年) 或强化,然后auto-BMT+L2 否 10 27% (3年),缓解后治疗新策略,成人ALL大多数CR大多数复发 既往方案未解决上述问题 新策略据预后因素选择缓解后治疗方案,前B和T-ALL(低危组),无不良细胞遗传学异常 年龄30岁 获得CR50% T-ALL: 预后改善部分和诱导缓解方案中加 入CTX和Ara-C有关,前B和T-ALL(低危组),SCT 缓解后强化治疗疗效并不优于标准化疗 研究任务:新的药物应用于巩固治疗以改善其长期生存,治疗ALL有效的新药,参考文献 药物 作用机制 临床前作用 临床作用 Consolini等 Taxot

10、ere Tubulin抑制 有 NT Gore等 Topotecan 拓朴异构酶抑制剂 有 有 Waselenko等 Flavopridol 周期素激酶抑制剂 有 NT Byrd等 FR901228 不明确; 下调c-myc 有 NT Shinn等 UCN-01 蛋白激酶C抑制剂 有 NT Kurtzburg等 506U78 Ara-G的前体药物, 有 有嘌呤类似物 Uckun等 Genistein CD19特异性免疫毒素 有 US结合Ab Koltz等 Campath-1H 抗CD52单克隆抗体 NT 有 缩写:Ara-G,9-Darabinofuranosylguanine;NT,未测定;

11、US,研究中,中危组,标准:不具备低和高危组预后特征的ALL 患者特点:主要由前B-ALL患者组成年龄常60岁 前B细胞类型,WBC100,000/ul 获得CR4-6周,高危组,特征:B细胞WBC100,000/ul和/或不良预后因素标准方案预后差3年DFS预计0-20%60岁以上也是预后不佳患者,高危组,年轻高危患者: 若有合适供体CR1AlloSCT 法国LA87方案:高危成人ALL缓解治疗后 AlloSCT _ AutoSCT或化疗 随访中位97个月:AlloSCT OS 44% p=0.009化疗 11%,优于,Ph1(+)ALL,占成人ALL 1/4 缓解:Ph1(+)和(-)患者

12、频率相同 长期疗效:但尚无标准联合化疗显示良好DFS AlloSCT:唯一获长期DFS治疗方法(达30%)无关供体资料也有类似结果 方法:有合适供体:CR1AlloSCT应在缓解后马上进行否则易于复发,方法:60岁Ph1+ ALL患者微小移植 免疫治疗 新策略:针对BCR/ABL融合基因产物反义分子或特异酪氨酸激 酶抑制剂,t(4;11)ALL,约占成人ALL5% 表型为前B细胞,常表达髓系抗原 高危亚型中进行异基因SCT(CR1)疗效最为显著,DFS60% HD-Ara-C和MTN强化治疗改善延长DFS 强化治疗后PCR检测t(4; 11)为可靠预测指标,年龄60岁ALL患者,约占成人ALL 1/3 特点:年迈化疗耐受性较差生物学预后特征Ph1(+)比例高尽管大多数患者可达CR,DFS较差大部分研究不包括老年患者 方向:支持治疗(G-CSF,GM-CSF)改进自体SCT和“微小”移植开展新型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